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2021-12-26由 風月書旅 發表于 漁業

花蘭螺絲有幾種

這裡的一街一巷,一磚一瓦,都鐫刻著時光的印記;這裡的一牆一院,一草一木,都充盈著古雅的氣息。

這裡的粉牆黛瓦上,有令遠方遊子魂牽夢繞的裊裊炊煙。這裡的半畝方塘中,有讓本地居民精心呵護的脈脈水源。

肇建五代,綿延千年;一村之隔,兩個世界。村外時光流轉,晝夜高速向前;村內時光沉醉,宛如桃源洞天。

——河陽古民居旅行散記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鄉村是文明的起源,鄉愁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柔弱的情感。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對家鄉的感情,都是無可替代的。

雖然出身於農村,但直到現在,心裡一直都特別嚮往鄉村生活,尤其喜歡古村。當然,理想中的美麗鄉村,一定是有藍天白雲、清新空氣,有古宅小院、良田美池的美好所在。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幅員遼闊的九州大地,不知藏了多少“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古樸秀美鄉村?這次來到縉雲新建鎮,看到了心心念唸的河陽古村,讓人讚歎不已。

鄉村是文明的起源,鄉愁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柔弱的情感。

,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河陽古民居,始建於公元933年,始祖為吳越國掌書記朱清源公,距今已有1100多年曆史

在縉雲縣乃至浙江省,

河陽山清水秀、民風古樸,號稱“煙灶八百、人口三千”,全村至今依然是聚族而居。村中朱姓村民佔據總人口的九成以上,都是朱清源公的後裔。

,因此

河陽山清水秀、民風古樸,號稱“煙灶八百、人口三千”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河陽古民居建築群,包含了

河陽古民居,都是儲存最為完好、建築面積最大的元代古民居

,大部分為明清兩代所建。

享有“江南罕見的古村落活化石”的美譽

其中的朱大宗祠、文翰公祠、何公特祠、廉讓之間、耕鑿遺風、循規映月等合院建築,都極具特色,很值得一看。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村中的建築體量較大,村民多以房間數量相稱。比如,大多建築都有十八間房,故叫“十八間”,有二十九間房的就叫“二十九間”。

據村民介紹,聚族而居的

十大宗族莊園,十五座古祠堂,五座古廟宇,百餘棟舊宅近1500間房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而且,除了古宅民居之外,村裡的街道、巷弄及水系,至今基本保持著元代村莊設計的格局,在城市化程序迅猛發展的今天,

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堪稱“江南一絕”,更是全國罕見。

,實屬難能可貴。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在村中行走,

河陽千年古村落,自五代時期建成至今,一直保留著“一溪兩坑,一街五巷”的整體佈局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工藝精美的磚雕、木雕,風格多樣的傢俱、壁畫、詩句、匾額,還有堪稱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的河陽窗花剪紙,以及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動,構成了這座江南罕見的千年文化古村。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第一次來此尋幽訪古的外地遊客,大概一定會感到很好奇,眼前群山環抱的偏遠山村,究竟是憑藉什麼建造起這些在全國範圍內都很少見的豪宅大院呢?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要想揭開謎底,只有親自行走,才能探尋答案。河陽人不僅恪守耕讀傳家、重農經商的祖訓,而且對這處世居祖地格外愛護。

河陽古村卻驚喜地留存了一處鮮活的元代村落風貌

,河陽古街的“八士門”就是因此而建。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隨處可見歷經歲月沉澱的老宅,錯落有致地分佈著,歷史韻味十足的黑白色調,讓這片古民居愈發瀰漫出滄桑的味道,就像陳年的老酒,年份越久,越是香醇

在朱元璋看來,一村出八進士,確實稀罕。

崇文重教,勤於耕讀,善於經商,兩條路齊頭並進,仕途與商界,各有人才引領風騷。一處偏遠的山村,竟能引起千里之外的皇帝的注意,著實了不起。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如此一來,

作為縉雲望族,一千多年來,河陽朱氏崇尚禮教,耕讀傳家,人才輩出。宋元兩代,村中走出了八位進士

,這大概是其得以繁榮千年並綿延至今的最主要原因吧!

漫步河陽古村,

穿街走

巷之間,一面面古民居外牆建築,輪番映入眼簾,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答樵路。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這條路上有

門前有一對造型怪異的無頭石獅,據說是朱元璋御賜之物,並取名“稀罕”。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斑駁陸離的古民居,愈發凸顯出滄桑的人文底蘊,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卻從未被歲月所湮沒,反而沉澱出一片歲月靜好的模樣。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河陽古村既有了良好的經濟基礎,也有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

那凹凸斑駁的牆體,是逝去的歲月贈給古村的年曆,石板路在腳下嗒嗒作響,彷彿正在訴說一段塵封的過往。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而我走過古井與深巷,也走過老宅和池塘,眼見青石的街道已然向晚,炊煙燃出煙囪,燈火點亮小窗。

直到一輪圓月升上天際,灑下如流水般的清輝,至此,一幅古村幽居圖渾然天成,畫中人還在踽踽獨行,探尋未知的風景……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32個馬頭狀的牆頭,高低錯落,緊密相連。遠遠望去,酷似一匹匹昂首奔騰的駿馬,在仰頭長嘯,氣勢非凡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述(最多18字

浙南1100年古村,有100棟老宅1500間房,因32方馬頭牆8名進士走紅

青石板從大處著筆,鵝卵石則見縫點綴,一座座古舊的民居,矗立於街巷的兩旁,牆面或為黃土碎石夯實,或是青磚疊拼砌築

@風月書旅,文化旅行者,檢視創作人!九州瞰風月,書旅話中國!@風月書旅,帶你賞閱別樣世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風月書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