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世上因蟲而得名的樹,白蠟樹

2021-05-14由 一叢堂 發表于 漁業

蟲白蠟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樹,承載一段歷史,它就是白蠟樹。

甲午年開春時節,我到位於北京騾馬市大街北側,菜市口東北方向一個叫“四川營”的地方尋覓。在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大廈東鄰的一條小馬路邊破落的民居牆上掛有一塊牌匾上,看到寫著“秦良玉屯兵處”六個大字,這裡就是我的先祖秦良玉當年帶兵駐紮的地方。

在大明朝也就是1630年,秦良玉受命到京師勤王,帶領的一支扛著白杆槍的號稱“白桿兵”的川兵就屯兵在這裡。秦良玉治下的川兵在這裡紡紗織布,力爭自給自足,以補朝廷因連年應戰而造成的軍需不足,後人就把這裡叫作棉花衚衕,再後來此地設定了四川會館,接待南來北往桑梓客。現沿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比肩而起的京能四合上院高樓,有意無意地遮蔽了背後的破敗低矮窮街陋巷,艱辛困苦的京城市井小民還生活巷裡。還能見到棉花下二條、棉花下三條、棉花下六條的門牌,這三條衚衕被遮蔽在樓高車多、張燈結綵的亮燈工程之後。

世上因蟲而得名的樹,白蠟樹

所謂“白桿兵”,就是以持白杆長槍為主的部隊。這種白杆長槍是明末忠貞侯、四川總兵秦良玉同丈夫馬千乘根據當地的地勢特點而創制的武器。它用結實的白木做成長杆,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作戰時,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必要時,數十杆長矛鉤環相接,便可作為越山攀牆的工具,懸崖峭壁瞬間可攀,非常適宜于山地作戰。

白蠟樹,因特別適宜放養白蠟蟲而得名。我想,世上因蟲而得名的樹,應該只此一例,絕無僅有了吧?白蠟樹,屬於溫帶樹木,在我國廣泛分佈在黃河、長江流域。白蠟樹夏季開萼鍾狀白色花,不見花瓣。白蠟樹皮,是味中藥,俗稱“秦皮”,用以清熱解毒。為放養白蠟蟲取蠟,古時候許多地方曾特意開闢白蠟園。等白蠟樹枝條佈滿蠟絲,白蠟樹枝枝椏椏就如同穿上了厚棉襖。每逢這時候,就該揮刀砍樹枝取蠟了。剝取蠟花後,送至臘坊,放入沸水中熬煮,等到白蠟漂在水面,就可以得到雪白的蟲蠟了。被刀砍過的白蠟樹,萌生的新枝條有再生優勢,故而長得又細又長,成為做冷兵器的好材料。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的數十萬農民軍湧入四川,七十歲的秦良玉依然豪氣沖天,釋出《固守石砫檄文》,號召“白桿兵”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依然為大明王朝守著一片藍天而戰。不幸的是京城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明思宗不願南逃,在煤山上自縊身亡,李自成就在京師做了大順帝國的皇帝,僅僅歷時幾十天,農民軍就象山崩一樣的敗亡了,此時張獻忠還在四川大殺百姓,只有秦良玉所在的石砫能把農民軍擋在家門之外。

世上因蟲而得名的樹,白蠟樹

滿清入關了,清軍南下了,江南地區遭遇了空前激烈的抵抗,也遭到了極為慘烈的屠殺。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秦良玉接受了南明思文帝(即位於福州的唐王朱聿鍵)政權的任命,太子太保和忠貞侯的封號,有銅印,準備帶兵為南明效力。就在此時,鄭芝龍不顧大義,投降滿清,出賣了隆武帝,反清大業至此功虧一簣,清軍進入四川后,殺人無數,致使千里荒無人煙,引發了後來的湖廣填四川,但在秦良玉有生之年,清兵未能踏入石砫一步,秦良玉始終是大明的忠臣。公元1648年,秦良玉抱憾而終,享年七十四歲,下葬於龍河北岸的回龍山中,墓碑上刻著南明對她的封號,她走完了轟轟烈烈的一生,充滿傳奇又充滿遺憾,正如古人所言,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作為一個女人,秦良玉當之無愧。

世上因蟲而得名的樹,白蠟樹

時光的年輪一圈圈地轉動,歲月老人依舊馬不停蹄往前趕去。寄生在白蠟樹上的白蠟蟲,隨著近代石蠟的出現而風光不再。白蠟樹,木質堅硬,樹形美麗,因為不再擔負養育白蠟蟲的負累,不再做為冷兵器的材料,因而還原了其樹木的本色,成為城市綠化街道、廣場,綠化公園、社群的優質樹種,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減弱噪聲發揮作用,樹枝在微風吹拂下,不經意間還向過往行人招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