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不打仗、謀發展、不變色!避免重蹈俄方覆轍,中國需遵循三大原則

2023-02-01由 利刃號 發表于 漁業

褐毛藻怎麼徹底處理

不打仗、謀發展、不變色!避免重蹈俄方覆轍,中國需遵循三大原則

在去年11月中旬的文章中,咱們指出,俄羅斯已然進入了“至暗時刻”,

中國正面臨嚴峻挑戰,應用“三大原則”來渡劫,分別為“不打仗”、“謀發展”和“不變色”。

之所以要提出這三大原則,主要是因為目前形勢對中國極為不利,普京出兵烏克蘭,大鵝的戰車深陷困境,這打破了中美俄三國博弈的“動態平衡”,讓北約“重新偉大”,讓美國初步建立起了反俄、反華的“統一戰線”,中國在臺海承受巨大的“戰爭壓力”。

那麼該怎麼渡劫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才提出了“三大原則”,也就是“不打仗”、“謀發展”和“不變色”。從字面上來看,這“三大原則”都很好理解,但其實想要做到,想要切實落實是有難度的,但都必須做到,否則中國這艘航船就會“很危險”,這絕不是開玩笑,也不是危言聳聽。崛起是非常艱辛的,是14億人幾十年的血汗積累,不允許將這來之不易的成就“孤注一擲”,這是極其不負責的。

首先,為什麼“不打仗”?原因很簡單,戰爭對中國不利。一來,臺海衝突或戰爭並不是大陸希望打的,

大陸寧可“擱置”這個問題,也要抓緊時間“升級”,如果某一天台海爆發了戰爭,哪怕是大陸主動出兵,就好像普京主動出兵一樣,那都是“被逼”的,大家用膝蓋想也知道,如果對手逼你出手,你出手了,這大機率是要“中計”的,是要掉入敵人的陷阱的,不信的人可以看看俄羅斯,看看普京,這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不打仗、謀發展、不變色!避免重蹈俄方覆轍,中國需遵循三大原則

二來,就算中國“忍無可忍”發起了“統一戰爭”,想要贏得最後的勝利也非常困難。

還是以烏克蘭為例子,烏克蘭人口4000萬,面積60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0人/平方公里左右,而臺灣島人口2300萬,面積3。6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達651人/平方公里。可以說,俄軍在平原遭遇城市戰,戰事久拖不決,而大陸如果“武統”臺灣,面臨的城市戰將遠甚於俄烏衝突,而且還要面臨戰爭難題——渡海作戰、登陸作戰。

三來,正如俄羅斯遇到的麻煩一樣,如果大陸“武統”臺灣,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都會直面美國主導的“代理人戰爭”。

歐盟、北約、美國還沒下場,俄羅斯已經夠嗆,中國綜合國力遠強於俄羅斯,所以美國為中國安排了更多的“開胃菜”,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甚至包括韓國,都將積極充當阻止中國武統的急先鋒,武力介入臺海衝突,中國面臨“開戰容易終戰難”的問題,很可能會打成“持久戰”、“消耗戰”。

最後

需要指出的是,咱們在此前的文章中指出過,

美國並不需要“正兒八經”地擊敗中國,它只需要惡化中國的發展環境,打斷中國的崛起就行了,擊敗中國或許很難,但要透過臺海衝突狙擊中國崛起,這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不管怎麼樣,如果中國不具備“閃電”解放臺灣的能力,就不要捲入任何同美國及其僕從國的戰爭,用前駐美大使崔天凱的話說,那就是

“原則上,不打無準備、無把握的賭氣仗、消耗仗”

不打仗、謀發展、不變色!避免重蹈俄方覆轍,中國需遵循三大原則

所以,咱們提出的第一個幫助中國“渡劫”的原則,就是“不打仗”,

一定要維持“戰略定力”,甚至在某些時候“夾緊尾巴做人”,這沒什麼可丟人的,因為“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咱們

必須要從全域性來考慮中國的總體利益,要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要計算開戰的利弊得失,

軍事家李靖對唐太宗表示,兵法紛繁複雜,但歸根究底就是一句話,那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

咱們在這個時候“打仗”,那就是明知前面是一個坑,還要往裡面跳,這不是勇敢,也不是熱血,而是愚蠢。因此,原則第一條就是“不打仗”,當然,

想要“不打仗”並不容易,這涉及到利益的讓渡,涉及到妥協,但還是那句話,“該妥協”就妥協,

就好像劉邦被逼去當漢中王,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就好像韓信受胯下之辱,就好像大唐初建向突厥稱臣、借兵一樣,政治家必須冷靜,必要時甚至要“不惜臉面”。

其次,就是“謀發展”,這是很好理解的,但又是容易“錯誤理解”的。

咱們希望

“不打仗”,並不是說咱們“躺平”了,而是要繼續發展,

不是學宋朝年年上貢,歲歲捱打,“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而是要繼續發展,繼續崛起。但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眾所周知,美國之所以要打壓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發展到了一個臨界點,如果再容忍中國繼續坐大,美國就會丟掉“全球霸主”的地位。

不打仗、謀發展、不變色!避免重蹈俄方覆轍,中國需遵循三大原則

現在中國既然要和美國“妥協”,還怎麼“發展”?一發展,就可能會超過美國,中美之間脆弱的和平就會被打破,這怎麼搞?

這才是“謀發展”的真正難處,也即怎麼做到“於無聲處聽驚雷”,既要壯大自己,又要隱藏實力。

對此,咱們認為,中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默默努力”

,其一,就是“藏富於民”,

以前是國富民弱,貧富分化巨大,從此之後,

中國要致力於消減貧富差距,普遍提升民眾生活水平,縮小地區差異。

咱們曾經提出過,中國就好像一個撿到絕世武功的無名小子,本身有天賦,一番勤學苦練之下,終於有了一身渾厚的內功(經濟實力強大),40年就走過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發展路程,這就等於是“一夜暴富”,必然是存在各種問題和隱患。所以,

2023年之後,中國要改變發展模式,放緩發展速度,轉而提升“發展質量”,具體來說,就是“藏富於民”,更多的提升民眾的財富,

就像漢朝初期的“休養生息”一樣。

其二,就是提升民眾的素質和覺悟。

列寧曾指出,

“一個國家的力量在於群眾的覺悟。只有當群眾知道一切,能判斷一切,並自覺地從事一切的時候,國家才有力量”

。現在國內早已出現了“過度娛樂化”的跡象,但卻沒有加以遏止,資本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如果無法扭轉這個趨勢,那麼可以肯定,長此以往必將“國將不國”,

不要讓資本“洗腦”人民,而要主動提高民眾的思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對現實的批判能力。

不打仗、謀發展、不變色!避免重蹈俄方覆轍,中國需遵循三大原則

這當然會對政府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民眾越具有批判精神,越會考慮問題,並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必然會“倒逼”公務員素質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歸根究底,就是不要把老百姓當傻子。老百姓不傻,問題掩蓋得了一時,也掩蓋不了一世,

要消解矛盾,而不是掩蓋矛盾,要解決矛盾,而不是解決發現矛盾的人。

老百姓很善良,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政黨,人民永遠會支援它,會永遠跟它走,無懼任何風雨。

其三,就是重塑政府的“公信力”。

近年來,國家出現了一個“怪現狀”,那就是經濟發展水平上去了,人民對於政府的信任度卻“不升反降”,就拿胡鑫宇案來說,不管警察怎麼說,大家就是不信,也不敢相信。為什麼會這樣,仔細想過沒有?要堅信一點,那就是絕大部分民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他們具備分辯是非的能力,只能說,

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的地方,這些問題被掩蓋了。

為什麼要提“正能量”?只要真相就夠了,正能量固然賞心悅目,但

如果它掩蓋了矛盾,不利於解決矛盾,相反還將小問題拖成了大問題,“正能量”的性質就變了,就變成了負能量,是粉飾太平,是偽裝的“歲月靜好”,而漠視了大量的民間疾苦,這樣的工作方法合適嗎?

哪怕初心是好的,那也“治標不治本”,甚至還妨礙了“治本”,長此以往,公信力也就消解殆盡了,因為老百姓生活在底層,他們心裡比誰都敞亮。

不打仗、謀發展、不變色!避免重蹈俄方覆轍,中國需遵循三大原則

至於“不變色”,這一點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咱們指出,在不得不妥協的時候就應該妥協,不打“無把握、無準備”的“賭氣仗”,這其實是“打落牙和血吞”,

讓步不是目的,讓步是為了更好的活著,是為了更從容的站起,是為了有朝一日沒人再對咱們“頤指氣使”,是從最全域性、最綜合的角度兼顧國家的利益,

但需要指出的是,

忍耐之後往往有兩種結果,一個是變得更強,一個是變得更弱。

如果劉邦被逼到漢中去,從此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失去了“奪取天下”的志向,那就不可能有漢朝,也不會有漢人、漢字、漢文化,匈奴人可能早就將華夏文明殺的乾乾淨淨。

妥協之後,如果咱們失去了對制度的信心,失去了內心的信仰,那就很難確保“不變色”,

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受點挫折就認為自己不行了,幹不過美國,這是最危險的思想苗頭,也是最沒出息的,是註定幹不成大事的。

所以,

必須要加強黨建工作,必須要樹立牢固的信心和信仰,

必須提高民眾的覺悟,

同時要自覺依靠人民,脫離群眾的政黨是沒有戰鬥力的,是不可能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

要做到這一點,就只能切實提升民眾生活水平,降低貧富差距,縮小地區差異,讓“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而不是停留在嘴巴上、檔案上、理論上,

只有上下一心,民眾和政府“同心協力”,民族復興才會真正的實現,這不是一個政黨的事情而已。

不打仗、謀發展、不變色!避免重蹈俄方覆轍,中國需遵循三大原則

退一萬步講,咱們實現民族復興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稱王稱霸嗎,是為了成為第二個美國嗎?當然不是,說白了,

還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不輸於西方人的生活。

所以,即便咱們中國沒有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

只要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照顧到了市井小民的生活、尊嚴和社會地位,就算它不是“天下第一”,“世界最強”,那也“無愧於人民”,就值得拼了命地去保衛,因為“衛國”,就是“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