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2021-08-17由 漁人劉文俊 發表于 漁業

魚類固著纖毛類怎麼殺

深知養殖從業不易,共謀水產行業繁榮。不誤導不誇大不炒作不標題黨。用養殖人的語境,讓你在短時間內享用一份精品!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聚縮蟲屬(Zoothamnium)屬於纖毛亞門纖毛綱緣毛目鐘形科,蟲體鐘形,

故又稱為

鐘形蟲,柄分枝形成群體,柄內有肌絲可以伸縮。

同屬一科

的還有獨縮蟲屬。獨縮蟲屬(Carchesium)和聚縮蟲屬(Zoothamnium)均屬於纖毛亞門纖毛綱緣毛目鐘形科,蟲體鐘形,柄分枝形成群體,柄內有肌絲可以伸縮。

兩者主要區別

:獨縮蟲的支柄肌絲軸鞘只伸展到分枝基部為止,不連續,因此每一枝柄只能單獨伸縮;聚縮蟲的所有支柄肌絲軸鞘都和主柄肌絲連線在一起,並不中斷,所有分枝均能同時伸縮。自然界中的獨縮蟲屬約有近10個種,聚縮蟲屬約有近40個種,汙水中大概各有1-2種。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顯微鏡鏡檢聚縮蟲)

聚縮蟲的生物學特性

聚縮蟲隸屬於原生動物門、纖毛綱、緣毛目、聚縮蟲屬。固著亞目的纖毛蟲有

單體和群體

之分,群體是由多個個體透過原生質的連線介質,即

,連線成為的統一體,而單體就是單個蟲體,蟲體之間不連線。

群體種類

(如聚縮蟲、獨縮蟲、累枝蟲等)和

單體種類

(如鐘形蟲等)的蟲體都具有

相似的外形特徵

:蟲體外形常如

倒置的鐘形

,上端為口面,與柄相連的下端為反口面。口面具有口圍盤結構,口圍盤的四周圍繞有一圈唇狀口圍緣。反口面連線著柄,蟲體透過柄附著於基質。某些類群不具有柄或者柄極短。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顯微鏡下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視覺中國)

固著亞目纖毛蟲

具有如下形態特徵:①口區位於頂面,具有相互平行並圍繞口區的單動基列和復動基列;②反口面具有帚胚,大部分固著種類的帚胚還能分泌形成具有固著作用的柄;③具有反口纖毛環,此結構僅在游泳體階段出現,其餘時間退化成原基。固著亞目緣毛類纖毛蟲

種類鑑定

依活體形態學、銀線系統、纖毛圖式及分子生物學進行。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固著亞目纖毛蟲依靠胞口纖毛的運動攝食攝取水中細菌和有機碎屑等,依靠柄的基部進行固著,如以柄固著於水下枯枝、水草、甲殼類動物、養殖魚類等之上。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聚縮蟲的模式圖)

聚縮蟲群體生活,單個體呈

倒鐘形

,群體上任何一個個員受到刺激收縮時,

整個群體上的群員均一起收縮

,因為群體中各蟲體個員的柄內肌絲是相互連線的。肌絲多在柄鞘的中央而不呈波浪式扭曲,因而柄收縮時呈

“Z”形

而不會呈螺旋形。淡水中常見種類如樹狀聚縮蟲。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獨縮蟲)

聚縮蟲的繁殖方式

聚縮蟲

繁殖方式

有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但主要為

無性繁殖

。無性生殖過程中,成熟群體透過形成游泳體繁殖下一代,在環境條件不良、突變或蟲體受到刺激的情況下,任何時期的群體都能形成

游泳體

,轉移到合適場所固定下來。這種繁殖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

抵制惡劣環境,以求生存的有效方法

。溫度是決定聚縮蟲蟲體長度、發育和繁殖的主要因子,聚縮蟲

生長的適宜溫度

為23—30℃。

影片點選:

聚縮蟲_騰訊影片

聚縮蟲對淡水養殖動物的危害

固著亞目纖毛蟲中有許多種類可對水產養殖經濟動物造成較大的危害,對蝦、蟹類的危害

尤為嚴重

。當蟲體感染強度較低時,對宿主的危害也較小,宿主亦可透過

退殼自愈

;但感染強度較大時,宿主則表現為行動遲緩、反應遲鈍:嚴重感染時會導致宿主死亡。固著亞目纖毛蟲

常見的種類有

累枝蟲、聚縮蟲、杯體蟲、鐘形蟲等。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聚縮蟲可寄生於各種水生動物的鰓、體表、鰭條及甲殼、附肢等,嚴格來說,聚縮蟲應是

體外共棲生活而非寄生

,然而因其存在於宿主的鰓、體表(甲殼)等敏感部位,從而影響養殖動物的呼吸、運動、攝食等生理活動,危害宿主的健康。在魚類、蝦類、蟹類的育苗與養殖過程中一旦爆發該病,往往會引起大量死亡。聚縮蟲常感染的養殖動物有對蝦、小龍蝦、河蟹等甲殼類動物,網箱養殖的叉尾鮰、鱖魚等也常患該病,

鱖魚

受精

最易感染

鐘形蟲和聚縮蟲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杯體蟲)

聚縮蟲病是

甲殼類養殖動物

(對蝦、小龍蝦、河蟹等)易患的疾病,大量附著於鰓上時、影響鰓絲的氣體交換,會引起缺氧而窒息死亡或繼發細菌感染;大量附著於體表和附肢時,形成許多棕色或黃綠色絨毛,頭胸甲發黑,全身粘滿汙物,或妨礙蝦蟹的活動、攝食和蛻殼,不僅影響生長,嚴重時會發生蛻殼不遂而死亡。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聚縮蟲寄生於叉尾鮰時,患病魚精神萎頓,攝食減少,離群獨遊,遊動遲緩,體質消瘦、對外界的刺激無反應,人為驚嚇也不潛入水下。聚縮蟲寄生於鱖魚的吻端、鰓蓋、鰓弓、背鰭,患病鱖魚的背鰭鰭條潰爛折斷缺損,附有成束灰白色絮狀物,在

水中尤為明顯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聚縮蟲病的防控措施

預防該病的

核心

是降低養殖水體中的有機汙物。

治療

全塘均勻潑灑

可用 0。77~1

/

立方米

的硫酸銅及硫酸亞鐵合劑(5:2),或用 20~25

毫升

/

立方米

的福爾馬林全塘潑灑

或用

硫酸鋅、

或用專殺纖毛蟲類的殺蟲藥。

另外,有資料說,治療該病時

禁用

光合細菌或EM菌全池潑灑。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備註:本文僅供參考和交流!內容和圖片大多來源於網路資料,如有異見請告知,歡迎指正和留言討論)

魚類體外共棲而非寄生的固著類纖毛蟲—聚縮蟲、累枝蟲、杯體蟲等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頭條號@漁人劉文俊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入西南漁業網

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