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地評線」紫金e評:“瘡口”變“視窗”需因材施策

2021-08-16由 九派雲旅 發表于 漁業

口長瘡怎麼辦

江蘇園博園,這座廢棄露天礦山宕口裡的城市“桃花源”,隨著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的舉辦而大放異彩,讓人們驚歎礦坑也能成“金礦”,“瘡口”也能變“視窗”。廢棄礦山如何進行生態修復,南京實踐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啟發。

城市周邊地區的廢棄礦場與群眾日常生活聯絡更緊密,成為生態修復的首要物件。在南京的實踐中,我們明顯能看出因材施策的改造理念,各處修復專案都結合自身需要,建設成公園、酒店、綠地、農田等不同形態。一些大型改造專案,獲得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比如湯山礦坑公園,透過復綠和景觀設計,建設成風景宜人的市民公園,一年接待遊客約53萬人、營收近千萬元;浦口蜂巢酒店,利用廢棄礦場的懸崖落差依山而建,為旅客帶來新奇的居住體驗,去年接待各類遊客11。6萬人次,實現營收3200萬元。

生態修復,“開發式治理”的好處顯而易見,但也應看到,不少城市周邊的廢棄礦山為數眾多,改造時不可能千篇一律。城市裡有一座礦坑酒店是新鮮,兩座、三座就讓人“見怪不怪”了;幾處礦坑公園還能吸引遊客紛至沓來,處處礦坑公園難免讓人覺得稀鬆平常。如果全部採用“大治理”的方式,不僅資金來源成問題,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同質化競爭中,從而嚴重影響同類業態的盈利能力。

讓城市周邊幾十處、上百處廢棄礦山都能完成修復“再就業”,就需要城市管理者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處理好“大治理”與“小改造”的關係,把這些廢棄礦山的未來同城市規劃緊密聯絡起來,實現礦業、農業、林業、商業等多產業的有機結合。在南京的實踐中,我們看到了不少“小治理”的成功案例。比如西崗街道樺墅村將礦山修復與土地復墾、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有機結合,打造出美麗鄉村建設的經濟增長點;六合團結砂礦,將開礦留下的深溝治理成景觀水塘,並利用泵站灌溉新增農田。這些生態修復專案,論產值也許不如酒店、公園動輒數千萬的營業收入來得驚豔,但它們適應能力強,可複製性更強。對多數廢棄礦山而言,找準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以“小而美”“小而惠”的姿態進行有限修復,哪怕只是惠及一個村莊,也不失為一個優秀的改造修復方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要踐行新發展理念、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廢棄礦山經過生態修復,都可以成為一座座“寶山”。

【來源:鎮江金山網】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