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2023-01-10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漁業

青少年睡覺出汗怎麼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眾所周知,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髮展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原生家庭當中的組成也是複雜多元的,有父親母親的影響,也有父母之間關係的影響,也有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等等。

那麼對於兒童來講,對於他們產生最大影響的是哪一部分呢?心理學家認為是母親。

無論出生在哪個國家或者是哪種社會環境之下,每個人與母親的關係都是最為親近的,試想一下你母親的關係如何?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在你與父母的相處過程當中是否發生過令你傷心的事情?

母親在家庭當中承擔著更多養育孩子的責任,

孩子吃穿住行全都有母親一手操辦,雖然說影響人格塑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母親對於兒童的成長和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無疑是最為關鍵的一環。

著名奧地利精神學家阿爾弗雷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幸運的人能夠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只能用一生治癒童年。”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著名心理學家蘇珊將會給孩子成長帶來負面影響的父母稱作是“有毒父母”,這類父母的有毒行為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持續的、長期的、習慣性的行為。

一、 控制慾極強的父母

有一部分父母在生活當中表現得控制慾十分強大,她們害怕某一天孩子不再需要母親,害怕孩子逃出自己的掌控。

這類母親通常希望孩子永遠生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永遠都不能獨立的自己生活,一旦孩子脫離了她們的控制,她們就會覺得生活沒有希望,充滿了痛苦,而自己的人生也失去了全部的意義。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這類父母通常認為自己的決定是最正確的決定,不會認真地考慮孩子的真實需求,只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給予孩子,即使孩子並不需要,也要強加給他們。而作為回報孩子必須要是百分之百聽從自己的話,否則就是不孝順。

這類父母在孩子做出反抗的時候,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孩子,並且一再試圖用強權來控制子女。

控制慾極強的母親在一定程度上註定了孩子的失敗,因為這類父母總是致力於挫敗子女的每一個決定,這會導致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在生活當中表現得唯唯諾諾,不自信。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二、 語言虐待的父母

孩子在童年時期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便是透過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父母就是孩子童年世界的中心,而孩子在這一時期正處於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和黃金時期,他們的自我評價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於他們的評價。

具有語言虐待傾向的父母,通常具有語言偏激和辱罵頻率較高的特點。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除此之外,便是辱罵孩子的頻率,有些母親習慣於將一件小事不斷擴大,並且會因為這件小事不斷地辱罵孩子,即使父母是出於好意,但是孩子處於這個年齡階段並不能接受長時間的否認,否則只會讓孩子在內心形成自我否認。

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會極度缺乏安全感,無法正常的生活在社會當中。

這類父母通常會在各個方面貶低和辱罵孩子,甚至質疑孩子作為一個人存在的價值,用較為偏激的語言辱罵孩子就屬於語言虐待。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我國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話,但是對於孩子的身體虐待,實際上並不能讓孩子真的變成孝子,反而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巨大的傷害。

三、 肢體虐待的父母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而具有身體虐待傾向的父母,即使是在孩子沒有犯錯的時候,也可能會主動找茬對孩子實施體罰,甚至會將工作或是其他方面的情緒帶回家中,並且把孩子當作自己負面情緒的釋放口。

這類父母的原生家庭通常也是充滿暴力的,

尤其是在童年時期,當孩子不停哭鬧或是做錯事情的時候,有些家長便會使用這種打罵的方法,希望能夠讓孩子“長記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以及人們思想的不斷變化,現在這種母親已經越來越少了。

真正毀掉你的也許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這3種“有毒”的父母

大多是父親在其童年時期會不斷地毆打母親以及自己,以至給他們的內心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並且讓他們以為暴力就是發洩負面情緒的唯一方式。

綜上所述,原生家庭的環境對於兒童的成長髮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母親必須要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免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