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2023-01-09由 歷史輯錄 發表于 漁業

九節風的價格大概是多少

引言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知道,侯一元於明正德六年(1511)出生於浙江樂清緱山下,即今天溫州樂清市東北部的蒲岐鎮侯宅村。蒲岐是樂清灣上的一個海防重鎮,南宋淳熙年間因海防始建蒲岐寨,明初東南沿海倭寇氾濫,明太祖朱元璋命令信國公湯和巡海備倭,湯和在浙江沿海地區進行了廣泛的衛所建置。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記載:“蒲岐守禦千戶所,樂清縣東北三十里。洪武二十年建,隸

盤石

衛,築城週三裡有奇。東渡海至楚門所八十里,南至下堡海口五里。嘉靖中為御倭要地”。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蒲岐所城建於洪武二十年(1387),隸屬磐石衛,由朝廷駐兵屯守。

嘉靖年間,倭寇侵犯樂清近二十年,蒲岐所一直是抗倭前沿。侯氏所居住的侯宅就在蒲岐所城北,緱山腳下,據《蒲岐所志》記載:“城北逾山門橋者為侯家山,又名緱山,附連有蓮花峰,又有頓旗峰,以侯姓居之得名,延袤

二十餘

裡”。

侯氏家族的起源

侯氏在此地聚族而居歷史悠久,在樂清有

“千年侯”之稱。據《侯氏族譜》記載,侯氏始遷祖侯惟貫是在唐末為避黃巢之亂從福州遷來樂清緱山下定居,這一說法流傳較廣,徐定水的《溫州歷代遷入人口姓氏考述》、蔣振喜所編《樂清譜牒文獻選編》等著作中對侯氏家族來源的介紹都採用這種說法,認為侯氏是唐末遷入的。

這些著作中是根據侯一元所作族譜中的記載將侯氏列入其中,但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可靠的。

在1982年侯氏後人重修的《緱山侯氏宗譜》中還有一種說法是惟貫公是北宋嘉佑年間自台州遷來樂清的。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侯畐是侯氏家族歷史上第一個關鍵人物。侯畐的事蹟載於載於《宋史·忠義傳》:

侯畐,字道子,溫州樂清人,三貢於鄉,兩試轉運司皆第一

以武舉第一,授合浦尉、

柳城令,衛步軍司幹辦公事侍衛馬軍行司計議官。寶佑五年制置使,賈似道闢海州兼河南府計議官,李松壽據山東突出漣泗。畐鏖戰城下,死之,闔室遇害。太學生三十一人言於朝,即海州賜廟旌忠,諡曰節毅。仍立廟其鄉,所著有霜崖集。

侯畐以武舉出仕,宋寶佑五年(

1257

),兩淮制置使賈似道徵召侯畐為海州通判。同年,元軍將領李璮率軍對漣水、泗州一帶發動攻勢,侯畐在海州通判任上為抗擊元軍殉難,其家室也全部遇害。侯畐死後,朝廷賜廟旌忠,諡“節毅”,並立廟於其鄉。祭祀侯畐的旌忠廟,就立於蒲岐城北門外。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元大德八年(

1304

),樂清縣尹馮福京重建旌忠廟,並在記文中說:“侯以忠貞遺烈,貽福鄉民,旱澇疾疫,靡禱弗應。”

已經將侯畐提升為鄉族保護神的地位。

作為家族榮耀,明、清兩代旌忠廟均有侯氏後人重修重建,並由樂清知縣親臨主祭。

侯畐是侯氏家族歷史上第一個關鍵性人物,透過科舉仕宦之路,其活動舞臺走出了樂清,由鄉族社會進入了國家政治平臺。侯畐之後,侯畐的侄子西壑公侯凱孫,努力經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並建書院以勸學於族。

侯凱孫之子瑞四府君侯時覆在分家後,遷到李家岙即今天的上侯宅,這便是明代文儒獨盛的侯一元一支。

侯氏家族的文化積累

入明以後,侯氏通過幾代人的經濟積累到文化積累,從而發展成為一個地方望族的過程,在族人的傳記中有著非常清楚的呈現。(九世)忠九府君璩,字德玉,號湫隱,通經好古。洪武初,以明經薦,授荊州潛江教諭,秩滿休致。

(十一世)仁十府君諱宗潽,字尚震,號誠齋。性至孝,簡重寡默,動如禮法。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以詩舉永樂癸卯浙省進士,明年授會昌教諭。在官六年,學士大化。(十二世)

義四

五府君諱良潼,字欽爵,號介庵。生而英偉能文,為邑諸生,升國子。大司成周公洪謨雅知人,生徒萬人,獨視偉府君,乃延之私第,南面為其子師。時人以為寵,名卿子弟,多來受業者。成化庚子(

1480

),拜惠州興寧知縣。

忠九府君侯德玉是第九世,洪武初年,以明經授荊州潛江教諭。

仁十府君侯搢是第十一世,永樂二十一年(

1423

)中舉人,舉人是科舉考試中的高階功名,在明代舉人已經獲得了永久參與會試與入監和選官的資格。

侯搢先後任會昌教諭、仙遊教諭、巴邑教諭,景泰元年(

1450

)退休回鄉,人稱誠齋先生。義四五府君侯爵是侯搢的侄子,天順年間入太學,成化十六年(

1480

)任廣東惠州興寧知縣,在任三年,“廉勤為政,民懷吏畏,多所創造”,

嘉靖《興寧縣誌》中將其列入名宦傳,刑部右侍郎、國子監祭酒謝鐸為其作墓誌銘。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經過幾代人的積累,到到了正德至萬曆年間,緱山侯氏迎來了家族的輝煌,侯廷訓、侯一元、侯傅邦、侯應賓四代人相繼中進士,在科舉宦業上取得很大成功。

侯氏家族在科舉宦業的成功

正如侯一元在族譜中所說到的:“侯氏盛德之發祥,觀教諭公以後可見矣。教諭公一傳而直庵公,再傳而梅亭公,三傳而僉憲公、孝廉公,

龍翔虎步

,雙鳳齊鳴,朝野稱盛。”

侯氏自第十一世侯搢至萬曆年間第十七世侯應賓,科第相繼,名宦輩出,歷經正德、嘉靖、隆慶、萬曆諸朝而不衰,不僅有一門四進士,且有父子進士而同朝。侯氏雖然在人數上不是大族,但透過讀書科舉,入朝為官,侯氏躍升為地方大族。侯一元的父親侯廷訓是侯氏家族的第一位進士。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侯廷訓(1484—1546),字孟學,號筆山。

正德十六年(

1521

)中進士,同年明世宗朱厚璁繼位,“大禮議”之爭開始。

與張璁支援嘉靖皇帝不同,同為新科進士的侯廷訓支援禮部的意見,

上疏

請求以孝宗為皇考,並認為不應當對藩王府的舊臣有偏心,言辭較為激切。同年侯廷訓拜官南京禮部主事。

嘉靖三年(1524),張璁與桂萼等上疏世宗,再次挑起議禮之爭。

同時嘉靖帝正式批准楊廷和致仕,張璁、桂萼一派聲勢大振,但禮部尚書汪俊和吏部尚書喬宇堅持不讓,帶領兩百五十餘名官員,上了八十餘道奏章,要求明世宗以孝宗為皇考,以合大禮。

據《明史紀事本末》,侯廷訓不僅參與了此次上疏,他所作的《大禮辨》成為上疏的重要理論依據,“適主事侯廷訓據宗法為大禮辨,遍示群臣,俊得之喜,曰違斯議者當斬也”。到九月,嘉靖帝正式定下大禮,追尊其父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其母“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后”。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據《明世宗實錄》,侯廷訓對此非常不滿,又“刻議禮書本,潛寄京師,被訪,下鎮撫司栲問。

廷訓子一元,年十三歲,上書訟冤,詔下所司。”

侯廷訓將先前所作議禮之書潛寄京師,被下詔獄。不僅如此,侯廷訓的弟弟侯廷誡也被牽連,已考中舉人的侯廷誡被削籍為民。年僅十三歲的侯一元上書替父訟冤,侯廷訓被釋放,後連降三級,貶為泗州判官。

在泗州判官任上又因為得罪大吏,被貶為曲周縣丞,嘉靖二十二年

(1543

)在福建按察司僉事任上又遭巡按御史彈劾,被罷黜為民。

侯廷訓的仕途可謂非常坎坷,這一方面和他性格剛直有關,侯一元也認識到其父親性格過於剛直,為其不能協和上下而擔心,曾寫信給父親以“沉潛剛克,高明柔克”之語為諫,結果被叱責。

另一方面侯廷訓的仕途,深受大禮議及當時的政局影響。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胡吉勳曾以參與“左順門哭諫”的兩百餘官員為樣本,考察他們的仕歷、出處和遭遇,認為“繼嗣派官員的遭遇與當時的政治背景密切聯絡,特別是在嘉靖六、七年間被排斥在朝廷之外。”

並得出結論,嘉靖中後期朝廷的政治文化,導致官員的政治倫理由正直忠誠轉向柔靡逢迎轉變。

而性格剛直的侯廷訓在這種政治環境中自然更為艱難。

雖然仕途不順,但侯廷訓為官勤勉,所至頗有政聲。在他做過官地方,嘉靖《廣平府志》,嘉靖《南雄府志》,康熙《泗州志》、康熙《上杭縣誌》均對其在任期間事蹟有所記載。如嘉靖《廣平府志》中稱其:“不卑小官,盡心職務,凡所建立,惟懷永圖。立義倉以備荒,創小學以養士,居二年,人皆德之。”

明朝時期,文人侯一元所屬的侯氏宗族在建設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麼?

翻看《上杭縣誌》、《長汀縣誌》,可以看到侯廷訓在地方,整頓兵備打擊盜賊,修路修橋、建社倉,吏民頌德。

萬曆《溫州府志》將其納入宦業傳、雍正《浙江通志》將其納入循吏傳,都說明了侯廷訓為官頗有政績。

最後侯廷訓的為官生涯,以罷黜為民而結束,原因是“貪濫酷虐”。

結語

總的來說,侯一元自小隨父親學習,少年時代又隨父親宦遊四方,受侯廷訓影響很大。一方面侯一元性格更為平和,仕宦之路也相對更為平穩,另一方面受父親坎坷仕途的影響,侯一元的仕宦生涯中對於出處進退一直有種搖擺不定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