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2023-01-02由 寰宇科學新觀察 發表于 漁業

大白鯊是怎樣進食的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鱷魚的生命力頑強是眾所周知的,它們從兩億多年前就與恐龍生存在同一時代,恐龍在

6500

萬年前都滅絕了,鱷魚這個物種還能繼續延續下來,並分佈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水域中,成為地球上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世界上的鱷魚可以分為

23

個品種,其中體型最大的是灣鱷,活躍在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成年後體長可達

3~7

米,最長的甚至可達

9

米,這麼大的動物,別說是人類,就算是在恐龍時代,很多恐龍見了都害怕它三分。但是在最近一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鱷魚數量在不斷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為的捕殺和棲息地的消失。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科學家們此前也會把環境汙染算入鱷魚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之一,但是在中美洲,他們發現了不一樣的情況。哥斯大黎加的

塔爾科勒斯河

是中美洲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沿岸的居民區和工廠源源不斷地把幾乎沒有經過處理的廢水排入這條河,而這條河也會經常將輪胎和塑膠垃圾留在周圍的紅樹林中

——那是鱷魚棲息地。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儘管如此,大約

2000

美洲鱷似乎

已經適應了有毒河流中的生活,

它們

是該國幾十年來與廢物管理鬥爭的見證。

來自

哥斯大黎加國立大學

生物學家伊萬

·

桑多瓦爾

Ivan Sandoval

說:

這是一個超級汙染區,但這並沒有影響到鱷魚的數量。

這位鱷魚專家補充道:

塔爾科爾斯河是哥斯大黎加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也是中美洲汙染最嚴重河流之一

可以

檢測到濃度超高的

重金屬、亞硝酸鹽、硝酸鹽

,還有大量的

大量人類

生活廢棄物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的資料,經過幾十年的狩獵和棲息地喪失

之後

,世界上

的美洲鱷

僅剩約

2

000

。該組織將

美洲

的生存狀態

列為

易受傷害

”級別

,但表示近年來其數量有所增加

哥斯大黎加

的美洲鱷種群

健康、強健

”。

事實上,這些大型爬行動物

會爬上岸,

在陽光下曬太陽,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汙水對它們身體的影響。而且,它們

會吃從海里

遊進河流中

的魚,

即使汙水使它們的獵物減少,但這些來自海里的魚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鱷魚的食物缺口。最重要的是,這些鱷魚似乎沒有被

桑多瓦爾說在河裡檢測到的

150

種細菌

感染到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桑多瓦爾將

這種大型

食肉動物描述為

活化石

,能夠在非常惡劣的條件下生存

,而且它們在幾千萬年來身體沒有發生過任何改變

——跟源自幾千萬年前的鱷魚化石相差無幾。它們進化得很完美。

桑多瓦爾說,自

1980

年以來,哥斯大黎加鱷魚的數量

正在恢復

,並警告遊客活動的威脅

,附近隨時會有美洲鱷觸控。但

塔爾科爾斯河

中巨大的美洲鱷,也正是當地的一大旅遊熱點,每年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來這裡乘船遊覽,近距離觀賞這些動物。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一些

遊客試圖給這些

動物

投食

,這是被禁止的,桑多瓦爾擔心它們太習慣與人親近

,從而在面對盜獵者的時候,失去了攻擊的動機,讓盜獵者輕而易舉地將它們捕殺。

48

歲的胡安

·

卡洛斯

·

布伊特拉戈(

Juan Carlos Buitrago

)是其中一艘旅遊船的船長,他說,他和其他當地人經常從水中取出數百個輪胎和塑膠垃圾。他喜歡河流中的動物群,日落時金剛鸚鵡在前面飛過,

希望同胞們不要再汙染他的

辦公

場所

”。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資料,哥斯大黎加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環境認證,其三分之一的國土被標記為保護區,

98%

的可再生能源和

53%

的森林覆蓋率。然而,

很多計劃

並不總是嚴格

執行

的,就像塔爾科爾斯河的情況一樣。

哥斯大黎加的美洲鱷的數量雖然在河流重度汙染的情況下有增無減,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對河流汙染放任不管,鱷魚的生命力再頑強也會有極限。我們不願看到的是,生命力比恐龍還頑強的鱷魚,在地球上生存了兩億年,在短短几個世紀裡就滅絕在人類的手裡。

在重度汙染的河流裡,鱷魚的數量不減反增,為何生命力如此頑強?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寰宇科學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