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農業記者辭職養豬,做出特色橡果豬肉,一斤賣出40元

2022-12-30由 三農致富能手 發表于 漁業

現在辦酒席政府限制嗎

他是一名農業記者,辭職返鄉養殖一種當地人嫌棄的豬。他也曾因賣不掉豬肉而發愁,最終從一片樹林中找到了靈感,從橡果中找到了出路,將豬肉平均價格賣到

40

元一斤,肥肉也變成了寶,

2020

年銷售額達到了

900

多萬元。他是如何巧發豬財?那片樹林到底藏著什麼秘密?本期子牙童趣三農致富能手,和你一起聊聊在深山養黑豬的劉全鎮。

劉全鎮,河南欒川人。畢業之後,他進入廣播站工作,因為表現出色,成為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的一位記者,也在鄭州安了家。工作閒暇之餘,他愛好寫詩。

農業記者辭職養豬,做出特色橡果豬肉,一斤賣出40元

2015

年,他突然提出辭職回家養豬的想法,這讓朋友們很不理解,大家覺得他目前的工作既穩定收入又好。最生氣的人是他的母親,因為母親知道孩子從大山走到城市,耗費了大量的力氣,能夠在大城市安家立業,極其不容易。

而劉全鎮這樣做是因為在家鄉探親的時候吃到了一道肉質細膩、噴香可口的菜。他一打聽才知道這道菜是用玉溪黑豬肉做的,當時黑豬養殖規模並不大,全縣只有

500

多頭玉溪黑豬。

作為農業記者,他拍過很多農產品,知道凡是有地方特色、品質好的農產品,銷路都不錯。如果因地制宜,利用好當地的資源,那麼玉溪黑豬肉一定能夠賺到錢。

而當地沒有大規模養殖玉溪黑豬,是因為黑豬生長的很慢,需要一年才能出欄,所以大家看不上黑豬。

2015年3月,劉全鎮辭掉了工作,把所有的積蓄全部拿出來,在老家的山腳下修建了一個養殖場,購買了300多頭豬仔,開始養殖。

農業記者辭職養豬,做出特色橡果豬肉,一斤賣出40元

2016

3

月,他的黑豬養了一年,可以出欄了。看著自己的黑豬長得膘肥體壯,劉全鎮滿心歡喜,可每次抓豬都不容易。他和工人甚至拿出了麻袋抓豬,然而豬精力旺盛,跑得很快,根本抓不住。為此,他摔得鼻青臉腫,身上有很多淤青的地方。

為了銷售黑豬肉,他特意在鄭州市開了一家專賣店,可現狀潑了他一盆冷水。消費者既想吃黑豬肉,又不想要肥的黑豬肉,而玉溪黑豬的肥肉很多,加上最初劉全鎮採取的是圈養的方式,豬鏢達到了五六釐米厚,所以完全賣不出去。

劉全鎮只能低價售賣黑豬肉,因此虧掉了大部分錢。他心裡很迷茫,就在這時,最初反對他養豬的母親給他買了一雙棉鞋,棉鞋上面還有兩隻小豬的圖案。他知道母親的用意,一直沒捨得穿棉拖鞋,好好儲存在家裡。母親自所以給他挑選小豬拖鞋是想鼓勵他回到養豬場,認認真真把豬養好。

這雙小豬拖鞋溫暖了劉全鎮的心,他有了繼續創業的動力,決定重振旗鼓,幹出樣子。他四處籌借了50多萬元,接下來就是著力解決豬肉太肥的問題。

農業記者辭職養豬,做出特色橡果豬肉,一斤賣出40元

一次,他在山林裡溜達,山林裡有一樣東西引起了他的注意。山林中有很多吃起來澀口的橡果,由於是農業記者,劉全鎮之前經常關注國內外農業資訊。橡果讓他想到了以前看過的一篇報道,西班牙有的養殖戶會利用橡果養殖黑豬,橡果黑豬做的火腿片特別漂亮,一袋只有一兩,卻能夠賣到

180

元。

橡果裡面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不飽和脂肪酸。用橡果養豬,營養物質轉化的過程中,容易在豬肉裡儲存。

他決定好好利用家鄉的橡樹林,生產出高品質的橡果豬,並且把黑豬趕上山吃橡果,可以將圈養變為散養,增加黑豬的運動量,能夠降低肥肉率。

他流轉了

2000

多畝有橡果的山林,每天早上七點多把餓著肚子的豬趕上山。豬為了填飽肚子,就會在山上跑來跑去找橡果吃。

但是很快,問題又來了。橡果在每年九月中旬到十月底成熟,黑豬隻能吃一個多月,他開始思考怎麼讓黑豬多吃橡果。

農業記者辭職養豬,做出特色橡果豬肉,一斤賣出40元

劉全鎮想了一個辦法,在橡果掉落的季節,帶著員工上山,收集橡果,還發動當地農戶撿橡果,以

1。1

元一斤的價格收購。他把橡果儲存起來,每天餵給黑豬,餵養時間從原來的一個多月延長到四個多月。

透過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黑豬肉讓劉全鎮特別滿意,劉全鎮開始發揮記者的優勢,把黑豬肉拍的非常好,消費者看著就想買。他還拍了很多影片,給照片和影片寫成推文,透過朋友圈、公眾號等網路釋出,吸引了很多人關注。

他告訴大家,如果大家對黑豬感興趣,可以免費參觀。遊客看了養殖環境,品嚐了豬肉做的農家菜,都對橡果豬肉產生了興趣。

農業記者辭職養豬,做出特色橡果豬肉,一斤賣出40元

遊客購買最多的時候,一個月銷售額可以達到

40

多萬元。他的橡果豬肉名氣也慢慢打了出去,鄭州的專賣店生意也好了起來。

2018

年,他的銷售額達到

600

多萬元。

生意順暢了,可有一件事一直讓劉全鎮很頭疼。好的豬肉被顧客挑走之後,必然會剩下肥一點的五花肉和一些碎肉。平均下來,每頭豬有

20

多斤不好賣的肉。他只能以一斤兩三元的價格售賣。他想把肥肉也變成寶,這時候,他想起老家另外一樣東西,八大碗。

八大碗是當地傳統美食,當地人很愛吃,裡面有好幾道菜都是用肥肉做成的。在欒川縣家有喜事,要辦宴席的時候,必不可少的就是八大碗。

農業記者辭職養豬,做出特色橡果豬肉,一斤賣出40元

劉全鎮找到做八大碗經驗豐富的師傅,兩人合作加工八大碗。他還買來真空包裝機,把剛出鍋的八大碗用真空包裝機包裝好,可不到一個星期食物就臭了。

原來是因為包裝袋會跑氣,一食物才變質了。他不斷做實驗,改進八大碗加工工藝,最後八大碗可以儲存半個多月。客戶收到貨後,用微波爐加熱幾分鐘就可以享用。

一份八大碗能夠賣

361

元,一個多月,他能夠賣出

400

多份,而黑豬肉專賣店也增加了兩家。他開始與農戶合作,回收農戶養殖的黑豬,帶動了

100

多戶農戶。每年,他的銷售額達到

900

多萬元,

劉全鎮在老家的深山裡紮根心,雖然遠離了城市的繁華,但能夠為自己的事業奔忙,領著農戶們一起前行,內心感到特別充實,滿滿的都是幸福。他創業能夠成功,一直以來都遵循這四個字,因地制宜。無論是選擇黑豬品種,還是利用橡果飼養黑豬,他都找到了地方資源,做出了特色。看了他的故事,你有什麼啟示?

以上就是本期影片的全部內容,喜歡本期內容的可以點贊關注一下,方便您收看下期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