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婁山深處憶童年|第十五章:漂亮補丁做功細,條條針線都是情

2022-12-03由 歸園閒筆錄 發表于 漁業

富農是什麼時候消滅的

第十五章:漂亮補丁做功細,條條針線都是情

八十年代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低,物質生活普遍比較困難,在農村孩子較多的家庭,往往是一套衣服老大穿完了老二接著又穿,直到每件衣服上的補丁遮擋完整套衣服為止。我家延續了這一優良傳統,我童年時代基本沒有穿過新衣服,我的衣服主要來源於姐姐穿過的舊衣服,經過母親巧妙的手藝修改後又可以穿上幾年。

同樣是在農村,也有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家庭,從小與我一起玩耍的一個小夥伴,他的家庭條件一直以來都比我家要好得多,因為他父親在我們村裡算是比較能幹的人物,掙錢的門道比較多,所以,他從小就沒有遭遇過苦日子。我和他同樣是農村孩子,居住在相隔不到一百米的距離,出生時間也差不多,然而,我與他的命運卻大不相同。他們家以前也種了很多土地,但是他卻從小到大沒有去過一次土地,莊稼是怎麼種出來的他都清楚,以至於他們家的土地在什麼位置他也不知道。

有一年夏天,小夥伴穿了一件剛買的新襯衣,純藍色的,是當時最流行的顏色和款式。他興高采烈地來到我家找我玩耍,他問我他身上的衣服好不好看,我翹著大拇指讚揚道,不但你的衣服好看,關鍵是你人更好看。我問他衣服買成多少錢,他充滿成就感地告訴我,整整花了七十五元。當時就把我嚇了一跳,七十五元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三百多斤大米的價錢。我身上最貴的衣服才花了十五元,還是下了很大決心才出手買的。

在學校裡,同學之間攀比和顯擺的也比較多。攀比是人的天性,在動物界也比較普遍,何況是高智商的人類呢。當一個人在自己身上發現了比周圍的人有一定突出或優越的東西,他就會急不可耐地要展示給身邊的人,如果他身上的優越性不被別人發現或讚賞,他就會憋得難受,不吐不快。而今電腦和網路為此類人炫耀提供了方便,所以炫富顯擺的人也越來越多。

婁山深處憶童年|第十五章:漂亮補丁做功細,條條針線都是情

記得我讀初一的時候,有一天正好上體育課,因為體育課要做劇烈運動,體育老師會提前通知所有學生換上運動鞋。我們班上有個周同學,因為家庭條件較好,每天上課都是西裝加上黑得發亮的皮鞋。體育課上,我們所有學生都按照老師的要求換上了運動膠鞋(時代經典3537牌膠鞋),只有他還是黑亮的皮鞋。體育老師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他把周同學抓出來狠批了一頓:“別的同學都換鞋了,你為什麼要搞特殊,你要特殊一點嗎”?“老師,我們家只有皮鞋,我們家不種地,所以沒有膠鞋,我從小都是穿皮鞋的,膠鞋穿不習慣”。我們所有同學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周同學,看著這位只有皮鞋的同學,因為我們穿的膠鞋從價格上對比,要十多雙鞋才能換來他一雙皮鞋,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在低調的炫富。

前段時間這位周同學花了很大功夫找到了我們的同學聊天群,他加上微信後在裡面發了言,說自己是周同學,結果沒有一個同學知道他是誰。我看了一下就知道是周同學,他在初中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就是家裡只有皮鞋的那個富裕的同學。

學生時代總會遇到幾個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現在更多的是“富二代”,攀比心理是人的本性,沒有資格攀比的同學就會產生極度的自卑心裡。

與喜歡攀比的人在一起,調整自己的心態很重要,我童年時代的心態很差,因為與身邊的小夥伴攀比時總是慘敗而歸,垂頭喪氣。上高中後,我改變了思維方式,別的同學都攀比自己的老爸是什麼大老闆,身上衣服都是什麼名牌之類的“炫富”標準,在他們眼裡“富裕”就要高人一等。隨著時代的進步,貧寒簡樸勵志的價值觀得到更多的認可,別的同學炫耀他的衣服花了幾百元時,我就毫不客氣地告訴他們,我身上的衣服最貴的沒有超過二十元,在我身上他們找不到成就感,就像一個武林高手與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決鬥一樣,人家才懶得浪費時間與我攀比呢,同學們覺得我很沒有意思,從此再也不在我面前炫富了。

進入初中時代,也就進入了青春期,同學們在穿著打扮上都比較重視,因為在意的是身邊異性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有一年我很想換一條新褲子,給母親提了好幾次未果。每次她都會說,這個我給你補一下就可以穿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還可穿三年嘛,按照她的邏輯,我就別想新衣服了。

母親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針線活,在針線縫補方面比較細心,經她縫補的衣服鞋子,與原來的底色相差無異。三十年前的農村,地主和富農都被消滅了,貧富差距不大,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相差不遠,衣服縫補後反覆穿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人們相互之間比的不是誰買了新衣服,而是誰做的補丁更漂亮。家庭主婦們相互見面都會問,這是誰的手藝,做得這麼漂亮,可不可以教教我之類的話。

母親做的補丁在鄰里之間好評如潮,我認為她做得最好的要算補鞋子。我穿膠鞋壞得比較快,新買的解放牌膠鞋穿在我腳上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就千瘡百孔。在報廢之前,母親會把膠鞋洗乾淨曬乾,用織布的方法,打上縱橫交錯的補丁。膠鞋前面的橡膠部分她都能用線像織布一樣密密麻麻地編織上一層,而且形狀很協調美觀。

讀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我有一條淺綠色的褲子,布料很厚實,連續穿了三年,除了屁股位置破了一個小洞,其他地方還嶄新如初。母親捨不得丟掉,於是就琢磨著打補丁的事情。為了使補丁看起來協調美觀,她找了一塊和褲子底色差不多的布料,將褲子破洞的位置兩邊均勻地縫補了一遍,補丁的位置比破洞的位置大了很多,她的目的是防止附近的地方壞掉才這樣補的。她將補好的褲子遞給我,我拿著看了一遍,覺得補丁的面積太大,很難以接受,我和她爭執起來,鬧了很久始終不願意再穿。後來因為家中沒有換洗的褲子,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我才勉為其難地接受。時間穿久了,補丁帶來的不自然感覺漸漸消失,克服了心理障礙,也就不再在意別人的目光和看法了。

這些年家庭經濟條件有所好轉,再也不用穿帶有補丁的衣服了,但回想起來還是感覺母親的付出十分不容易,那些年我們身上每件衣服都有母親打下的補丁,這是她維持家庭生活的需要,更是母愛的詮釋。讓我們一起誦讀孟郊同志的遊子吟,感謝天下母親的大愛無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