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汙泥處理裝置之活性汙泥介紹

2022-11-28由 中科世景助力環保 發表于 漁業

絲狀菌大量繁殖對活性汙泥處理系統有何危害

活性汙泥簡介

由細菌、菌膠團、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微生物群體及吸附的汙水中有機和無機物質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淨化汙水功能的絮絨狀汙泥。

活性汙泥的發現過程以及應用

1911年,勞倫斯試驗站的首席化學家克拉克(Clark)和蓋奇(Gage)

進行汙水曝氣實驗,發現隨著汙水的不斷加入和曝氣時間的增長,池內出現了絮狀沉澱物;並發現當曝氣停止後,隨著沉澱物排出,出水開始變清。——首次發現了絮狀沉澱物對汙水的淨化作用。

1913年,英國曼徹斯特戴維漢姆實驗室的化學工程師阿登(Arden)和洛克(Locket)特進行了曝氣實驗,在實驗室過程中未將絮狀物排出,而是把絮狀物留存下來繼續曝氣,發現汙水淨化週期從初始的3周減少到24h內。首次驗證了絮狀沉澱物對汙水的淨化作用。

汙泥處理裝置之活性汙泥介紹

活性汙泥組成

活性汙泥中有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其中好氧細菌是分解有機物的的主體。

真菌中主要是絲狀的黴菌,在正常的活性汙泥中真菌不佔優勢。如果絲狀菌顯著增長,則活性汙泥的沉降效能惡化。

原生動物和細菌一起在汙水淨化中起作用。在1mL正常的活性汙泥混合液中,一般存活著5×103 ∽2×104 個原生動物,其中70%∽90%為纖毛蟲類。原生動物促進了細菌的凝聚,提高細菌的沉降效率。原生動物以細菌為食餌,可以去除遊離細菌。

活性汙泥中的後生動物通常有輪蟲和線蟲。這些後生動物都攝食細菌、原生動物及活性汙泥碎片。

典型的活性汙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澱池、汙泥迴流系統和剩餘汙泥排除系統組成。

汙泥處理裝置之活性汙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