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一文讀懂迴圈水系統

2022-10-02由 大連廢氣裝置治理工程 發表于 漁業

迴圈的水為什麼有氧氣

一文讀懂迴圈水系統

工業迴圈冷卻水系統在執行過程中,由於水分蒸發、風吹損失等情況使迴圈水不斷濃縮,其中所含的鹽類超標,陰陽離子增加、pH值明顯變化,致使水質惡化,而迴圈水的溫度,pH值和營養成分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冷卻塔上充足的日光照射更是藻類生長的理想地方。而結垢控制及腐蝕控制、微生物的控制等等,必然的需要進行迴圈水處理。

迴圈水執行過程中主要產生的問題

(1)水垢:在迴圈冷卻水系統使用過程中,碳酸氫鹽的濃度隨蒸發濃縮而增加。當其濃度達到過飽和狀態,或經過傳熱表面水溫升高時,會分解生成碳酸鹽沉積在傳熱表面,形成緻密的微溶性鹽類水垢,其導熱效能較差。因此,水垢附著在傳熱表面,輕則降低換熱器傳熱效率,重則使換熱器堵塞,系統阻力增大,儀器負荷增大,水泵和冷卻塔效率下降,生產能耗增加,產量下降,加快區域性腐蝕。

(2)汙垢:汙垢主要由水中的有機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泥沙、粉塵等構成,垢的質地鬆軟,不僅降低傳熱效率而且還引起垢下腐蝕,縮短裝置使用壽命。

(3)腐蝕:迴圈冷卻水系統中,大量裝置是金屬製造的,長期使用迴圈冷卻水,會發生腐蝕穿孔。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有:冷卻水中溶解氧引起的電化學腐蝕;有害離子引起的腐蝕; 微生物引起的腐蝕等。裝置管壁腐蝕穿孔,會形成滲漏或工藝介質洩漏入冷卻水中,損失物料,汙染水體; 或冷卻水滲入工藝介質中,影響產品質量,影響生產安全,直接造成經濟損失。

(4)微生物粘泥:迴圈水中有充足的氧氣、合適的溫度及富養條件,很適合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如不及時控制將迅速導致水質惡化、發臭、變黑,冷卻塔大量黏垢沉積甚至堵塞,冷卻散熱效果大幅下降,裝置腐蝕加劇。因此迴圈水處理必須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危害

(1)細菌

細菌是單細胞生物,每個細胞都是獨立個體,許多單細胞個體趨向於聚整合群體(菌落),其中每個細胞仍然獨立生活。主要包括產黏泥細菌、鐵沉積細菌、產硫化物細菌以及產酸細菌。

(2)真菌

真菌和細菌的不同之處在於真菌有細胞核,比細菌結構更為複雜,形態與細菌也有很大差異,有單細胞和多細胞兩種形式。真菌大量繁殖將發生黏泥危害,如地黴和水黴的菌落,很容易掛在任何粗糙面上,黏聚泥沙,影響輸水,降低傳熱效率,甚至引起管道堵塞。

(3)藻類

藻類是低等植物,它含有葉綠素並能進行光合作用。冷卻水中的藻類主要由藍藻、綠藻和矽藻組成。藻類需要空氣、水、陽光和營養物來生長,尤以光的影響最為重要,藻類只能在能照到陽光或能反射到一些陽光的地方,例如冷卻塔頂、水池和進出水總管口等處。藻類不斷繁殖又不斷脫落,脫落的藻類又成為迴圈水系統中的懸浮固體和沉積物,堵塞管道,影響冷卻水的輸送並降低傳熱能力。藻類死亡腐爛後水質惡化,發生臭味,又為細菌等微生物提供養料。

濃縮倍數

迴圈水濃縮倍數是指迴圈水系統在執行過程中,由於水分蒸發、風吹損失等情況使迴圈水不斷濃縮的倍率(以補充水作基準進行比較),它是衡量水質控制好壞的一個重要綜合指標。濃縮倍數低,耗水量、排汙量均大且水處理藥劑的效能得不到充分發揮;濃縮倍數高可以減少水量,節約水處理費用;可是濃縮倍數過高,水的結垢傾向會增大,結垢控制及腐蝕控制的難度會增加,水處理藥劑會失效,不利於微生物的控制,故迴圈水的濃縮倍數要有一個合理的控制指標。

水垢的形成

在迴圈水系統中,水垢是由過飽和的水溶性組分形成的,水中溶解有各種鹽類,如碳酸氫鹽、碳酸鹽、氯化物、矽酸鹽等,其中以溶解的碳酸氫鹽如Ca(HCO3)2、Mg(HCO3)2 最不穩定,極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鹽,因此,當冷卻水中溶解的碳酸氫鹽較多時,水流透過換熱器表面,特別是溫度較高的表面,就會受熱分解;水中溶有磷酸鹽與鈣離子時,也將產生磷酸鈣的沉澱;碳酸鈣和Ca3(PO4)2等均屬難溶解度與一般的鹽類還不同,其溶解度不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大,而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在換熱器傳熱表面上,這些難溶性鹽很容易達到過飽和狀態而水中結晶,尤其當水流速度小或傳熱面較粗糙時,這些結晶沉澱物就會沉積在傳熱表面上,形成通常所稱的水垢,由於這些水垢結晶緻密,比較堅硬,又稱之為硬垢,常見的水垢成分為:碳酸鈣,硫酸鈣,磷酸鈣,鎂鹽,矽酸鹽。

迴圈水處理技術

根據企業迴圈水系統的特點和工藝條件,結合當地的水質特點,選擇適合企業執行條件的水處理方案,透過加藥等措施,控制迴圈水指標在一定範圍內執行,既保證生產裝置的長週期執行,又提高了迴圈水利用率。迴圈水處理技術的利用,既能給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又能為社會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所以迴圈水處理技術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