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我來自“江門” 很多不同領域的“中國第一人”都有一個共同故鄉

2022-09-28由 小康雜誌社 發表于 漁業

為什麼江門那麼多華僑

我來自“江門” 很多不同領域的“中國第一人”都有一個共同故鄉

我來自“江門” 很多不同領域的“中國第一人”都有一個共同故鄉

江門院士路上的雕像 圖/嚴建廣

中國小康網訊 文/嚴建廣 黃文生 中國舞蹈之母戴愛蓮,中國健美運動之父趙竹光,中國革命攝影事業的先驅沙飛 ,中國油畫第一人李鐵夫,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

這些“中國第一人”從事的領域各有不同,然而他(她)們卻有一個共同點——出生或祖籍在江門,他們都是江門人。

今年以來,江門這座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文化富礦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香港歌手譚詠麟、李克勤相繼到江門舉辦演唱會;2019年世界排球聯賽本月將在江門開戰;“戴愛蓮杯全國廣場舞大賽”本月將在江門舉行……

文藝明星之鄉:“中國舞蹈之母”祖籍江門

香港歌手譚詠麟、李克勤相繼到江門舉辦演唱會;“戴愛蓮杯全國廣場舞大賽”本月將在江門舉行;2019年世界排球聯賽本月將在江門開戰;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舞蹈節正在推動中……

今年以來,一場場具有區域乃至國內、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已經或即將在江門上演。江門市文聯主席尹繼紅表示,“江門深厚、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著各界人士。”

在影視領域,中國電影開拓者黎民偉,香港電影第一位女演員林楚楚,聞名香港早期電影導演關文清、黎北海,上世紀三十年代電影皇后胡蝶,電影明星劉德華、梁朝偉……他們的祖籍都在江門。據瞭解,香港的五邑籍明星多達120多位。

在世界文化藝術舞臺上也有不少江門人的身影。好萊塢第一個華人女演員黃柳霜的祖籍是江門台山,是一位台山黃姓華人移民的第三代;中國舞蹈先驅戴愛蓮生於特立尼達島,被譽為“中國舞蹈之母”,她的祖籍是江門,抗戰後回國,她擔任過第一任國家舞蹈團團長、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團團長;中國油畫第一人李鐵夫是江門鶴山人,他是第一位留學歐美學習西方藝術的中國學子,也是第一位可與西方大師媲美的中國藝術家,亦是國際畫理學會第一位亞洲人。

上個世紀30年代,江門新會的趙竹光,憑著一本借來的《肌肉發達法》小冊子,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一年之內,從一個體弱多病的書生,變為魁梧健壯的青年。他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近代健身組織——滬江大學健美會;首次提出“健美”一詞;還創造了中國健身運動史上的數個第一;被譽為“中國健美運動之父”。

武術之鄉:蔡李佛拳誕生170多年來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之一。江門素有“武術之鄉”的美譽,據不完全統計,江門人集武術大家所長,創新拳種有近10種。而發源於此的蔡李佛、偏身詠春拳等武術流派在海外傳播甚廣,弟子達百萬。

據五邑地方縣誌記載,元、明、清時期,江門產生的武舉人多達565人,廣東省鄉試魁首武解元11人。僅在清代,五邑地區就有533人考中武舉人,其中武進士76人。包括歷史上的新會邑李惟揚是康熙四十九年壬辰科武進士,殿試1甲第2名武榜眼;新會邑何逢春是同治二年癸亥恩科武進士,殿試1甲第3名武探花等。另外,還有11名廣東省鄉試魁首武解元。

五邑大學廣東省僑鄉武術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江門市武術協會會長索奇山介紹,從古至今,江門形成了以蔡李佛拳、詠春拳、周家拳等構成的僑鄉拳文化;由以鶴山獅藝、新會醒獅等構成的獅文化;由荷塘沙龍、陳山火龍、雙水蕉樹龍、三江游龍、司前金龍、新會龍舟等構成的龍文化。

索奇山說:“五邑地區向海外移民歷史悠久,近代因經濟、戰事、政治等原因去海外教拳傳藝的五邑拳師數量眾多,五邑地區蔡李佛陳享、詠春拳馮朝振等都有海外傳拳的經歷。蔡李佛拳誕生170多年來,歷久不衰,傳播遍及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數百萬海外弟子所認同,每年吸引大批外國弟子來江門尋宗探訪。”他說,“武術在江門與海外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來自“江門” 很多不同領域的“中國第一人”都有一個共同故鄉

我來自“江門” 很多不同領域的“中國第一人”都有一個共同故鄉

開平碉樓與村落是華僑文化的見證。圖/嚴建廣

中國第一僑鄉:400多萬江門籍僑胞遍佈世界

美國德州五邑聯誼協會一行到江門拜訪,巴西僑領陳榮正、美國僑領伍柱鈞一行到江門交流,江門市僑聯參加“第十屆世界緬華同僑聯誼大會暨第二十四屆澳門緬華潑水節系列活動”,以華僑陳宜禧修築中國民營鐵路——新寧鐵路為主題的大型話劇《大道無疆》受到海內外江門人的歡迎……

今年,與江門有關的海內外交流活動多了很多,這與江門的僑都歷史有關。漫長的海岸線,宋元之間的最後戰場以及悠久的出洋歷史,造就了獨特的江門文化。

在綿長的歲月裡,江門這塊土地上的人漂洋過海,締造了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蹟,400多萬江門籍僑胞遍佈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鑄就了“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

早在北宋時期,江門是廣州通海夷道上的“放洋”之地、國外朝貢船隻停靠之地;位於台山市上川島東面的烏豬山曾是明清時期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航標;上下川島是葡萄牙人早期對華貿易的據點;當年分佈在今天台山、新會沿海的一些衛所營寨守護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安全。

其中,從明初設定的廣海衛到沿用至近代的新地村天主堂,涵蓋了川島、廣海一帶。沿著這條道路,文化不斷交流和融合。例如西班牙傳教士方濟各當年到上川島,客觀上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沿著這條海路,漢文化被輸送到了東南亞等地。比如現在越南的四位女性海神之一,人物原型就是在南宋崖山海戰後蹈海的楊太后。

學術大師之鄉:江門籍的院士有32人

除此,江門還是學術大家之鄉。江門人尊師重教,好學成風,孕育了明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陳白沙,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梁啟超和陳垣,中國航空之父馮如等。

籍貫在江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有32人。這個數量在國內地級市城市中實為少見。

為紀念江門五邑籍院士的傑出貢獻,表達家鄉對院士的敬意,2004年10月,江門市區北新區一條道路被命名為“院士路”,這是中國第一條以兩院院士為主題命名的道路。這條“院士路”兩旁都有江門五邑籍院士藝術塑像。

江門籍的院士包括著名導彈控制專家梁思禮,中國近代植物分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植物學家陳煥鏞,有機化學家黃乃正,水稻遺傳育種專家黃耀祥,普通外科專家黃志強。而其中最為著名的還是“梁門三兄弟”:大哥梁思成、老二梁思永、老五梁思禮,他們的父親是中國近代國學大師梁啟超。

江門之所以湧現出如此多社會各界名人,在已故的僑鄉文化研究專家梅偉強看來,這得益於江門市是中國第一僑鄉,有眾多旅居港澳及海外的鄉親,與境外人員、資訊交流頻繁,開風氣之先。(江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