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2022-09-24由 百科密碼 發表于 漁業

種什麼蘑菇容易的蘑菇肺

荷蘭,一個國土面積不足5萬平方公里的國家,蘑菇年產量竟高達30萬噸。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最為特別的是,這些蘑菇竟都是從“床上”長出來的。

但此床非彼床。和眾人想象中不同的是,荷蘭的蘑菇床以“各床分工精細”,“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為典型特徵,因其先進的工業化蘑菇生產體系,不少國家都紛紛跑到荷蘭取經,以為自己所用。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荷蘭蘑菇產業的前世今生

說起來,荷蘭自1900年就開始種植蘑菇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實則早在1970年之前,荷蘭生產蘑菇的方式還極為落後。人工用叉子翻料,一切皆以人工為主是當時荷蘭人種植蘑菇的主要方式。

這樣種植出來的蘑菇質量是好,奈何產量極低。據記載,當時荷蘭的蘑菇年產量僅為300噸,市場價一度達到了人民幣80元/kg。

因其價格過高,普通老百姓平日裡根本無法享受到這一美味,只有到了聖誕節這樣的大型節日才敢買一點,奢侈一回。直到1970年以後,這一現象才得到了緩解。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而這一現象之所以得以改善,還得歸功於荷蘭工業、產業的大規模發展。1975年,荷蘭發明了“頭端鋪料機”,實現了“床架鋪料機械化”。

到1990年,荷蘭相關技術公司又研發出了“三次發酵技術”。

因著這一技術,蘑菇的生長週期大大縮短,一茬蘑菇從種植到成熟只需6~7周的時間。

得益於專業技術的發展,荷蘭蘑菇的產量大為增加。與之對應的,蘑菇生產工廠急劇減少。1980年,荷蘭種植蘑菇的工廠多達1100多家,如今僅剩了250家。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一般來說,小型蘑菇種植場一天可以產出2噸蘑菇,年產達600噸。規模相對大一點的蘑菇種植廠一天能產出15噸蘑菇,年產達5000多噸。如此摺合下來,這250家蘑菇生產廠一年可生產25萬噸左右的蘑菇。

因蘑菇產量大大增加,蘑菇的價格便也迎來了斷崖式的下跌。蘑菇的價格由之前的80元/kg變為了當今20元/kg,成了人人都能吃得起的家常蔬菜。

只是,凡事皆有兩面性。荷蘭種菇者在享受科學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擔憂也隨即而生。

蘑菇的產量是上來了,但這些蘑菇該何去何從成了人們當下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荷蘭的蘑菇都到哪裡去了?

荷蘭政府只得將目標瞄向海外。考察一番後,荷蘭政府決定將蘑菇製成罐頭,以罐頭的形式出口給歐盟各國。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如何將蘑菇製成罐頭,之後再完好無缺地運往歐盟各國又成了荷蘭民眾頭疼的問題。

需求激發創造力。荷蘭民眾又投入了大量的經費研發出了相關的蘑菇罐頭製作工藝。好在結果很理想。因其工藝突出,口感獨特,荷蘭出口的罐頭蘑菇深受歐盟各國人民的喜愛。

當今荷蘭60%的蘑菇都被製成罐頭出口到了海外,剩下的40%用於鮮銷。但即便如此,荷蘭出口的蘑菇仍還是不能滿足歐盟國家的需求。為此,荷蘭還需每年再進口5萬噸左右的蘑菇,以銷往歐盟各國。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具體來說,荷蘭會從波蘭進口一些鮮蘑,會從中國進口一些鹽漬半成品,從中國進口的這些蘑菇主要用於製作罐頭。

因其物美價廉的特性,蘑菇也成了荷蘭民眾最為喜愛的一種蔬菜。據瞭解,荷蘭民眾每人每年能吃掉五千克左右的蘑菇,合計下來,荷蘭本國一年就能消費8萬多噸的蘑菇。

但和眾人想象中不同的是,荷蘭還遠不是蘑菇消耗量最大的國家,吃蘑菇大戶還當屬德國。據統計,德國一人一年能吃掉將近八千克多的蘑菇。素炒蘑菇便是德國的一道經典小吃。

荷蘭是當今數一數二的蘑菇出口大國已是既定的事實,為此有人不解道,同樣的培養技術我們也有,為什麼我們就沒有這麼高的蘑菇產量呢?說到這兒,我們就得細究一下荷蘭的蘑菇培養方式了。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荷蘭蘑菇的具體培養方式

還是那句話,需求激發創造力,之前的“架床發酵技術”是好,奈何今時已不同往日,民眾對蘑菇的需求量激增,架床發酵技術已無法滿足市場所需。

為從根本上增加蘑菇產量,荷蘭科技人員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了一種名為“隧道發酵技術”的蘑菇種植方式。這一方式也是當今我國急需學習,借鑑的方式。

隧道發酵技術,是指用微生物發酵完成巴斯德滅菌和腐熟。相較於傳統的發酵技術,隧道發酵技術耗能低,幾乎零環境汙染,能從根本上提高蘑菇種植效率。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只是技術好歸好,能用得起這項技術的荷蘭種菇者卻是寥寥無幾。歸根,這項技術的造價實在過高。具體來說,一條裝配式隧道需20多萬歐元,除此之外,裝配以及操作這項技術的技術要求也極高。為此,一些家庭式的蘑菇工廠根本用不起這項技術。

因這一現實因素,一度,一些家庭式蘑菇加工廠只得自怨自艾,即便再不情願也只得接受自己要被日漸淘汰的事實。就在眾人仍在苦苦掙扎時,倏然間,荷蘭市場上又冒出了一個好訊息——一家新興公司橫空出世。

毫不誇張地說,諸多家庭式的蘑菇生產工廠正是因著這一公司術才得以繼續存活。這家公司便是後來被眾人稱讚的制料公司。

制料公司,顧名思義,專門製作蘑菇生長培養料的公司。具體來說,制料公司會將蘑菇生長所需的培養料製作完成,隨即再將這些培養料逐一輸送到各大工廠,以讓各大工廠得以有序且大量地種植蘑菇。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技術如此高大上,費用自然也不會低到哪裡去。一般來說,一噸培養料需150歐元,一噸培養料可產蘑菇300kg。

除此之外,還需特別提及的一點是制料公司的蘑菇培養料打包技術。因其技術先進,再加上價效比高,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向荷蘭方面發出了請求,希望能購進荷蘭的蘑菇培養料。

實則剛開始,很多人對這一跨國買賣持悲觀態度。歸根,日本和荷蘭之間路程太過遙遠,蘑菇培養料的活性根本無法保證。只是,送上門來的生意自是不能不要,為此,荷蘭相關技術公司只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發技術,以更好地運送蘑菇培養料。

年產30萬噸的荷蘭蘑菇產業:生長在“床上”,終生有高科技相伴?

好在結果很理想。根據最終所得,荷蘭方面的工作人員會先用液氮極速降低培養料的溫度,隨後將其壓制成包塊,迅速裝到冷藏集裝箱裡,以保證培養料的鮮活度,最後便是蘑菇培養料包塊的跨洋海運之旅了。

待包塊到達指定目的地後,只需將其解凍,靜置觀察片刻,根據相關技術後便可投入使用。

如今,荷蘭的蘑菇產業已遍及各地,除惠及自身國家外,其他國家也得以沾染荷蘭的先進技術。得益於荷蘭蘑菇技術產業發達,諸多國家都得以享受到這一美味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