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白鱘被宣佈滅絕後,我們探訪了成都這條四米多長的白鱘標本

2022-09-16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漁業

白鱘繁殖得快嗎

走進位於成都市高新區的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魚類標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架在半空中、四米多長的大魚。許多人不用走近讀標籤,看到其一米多長的吻,就可以知道,它就是不久前被宣佈滅絕的白鱘。

白鱘被宣佈滅絕後,我們探訪了成都這條四米多長的白鱘標本

▲標本室裡的白鱘

不光有白鱘,標本室裡“長江三大鱘魚”都在。白鱘滅絕登上熱搜的時候,卻少有人提及,長江鱘被宣佈野外滅絕。離標本室幾百米遠的車間裡,有3000多條今年剛繁殖孵化的長江鱘幼魚,車間外還有300餘條成魚。它們的存在,保留了無限的可能性,“野外滅絕”的結論可能會改變。

標本里珍藏回憶:

除了白鱘,還有長江鱘

標本室門對著的位置,就是一條白鱘標本,記者張開雙臂,還不到其一半長。就在記者驚歎之時,旁邊工作人員卻說,“這個只能算中等偏大,大的能有六七米長”。

白鱘被宣佈滅絕後,我們探訪了成都這條四米多長的白鱘標本

▲標本室裡的白鱘

據該研究所年近70歲、已經退休的技術人員回憶,這條四米多長的白鱘是上世紀90年代瀘州的漁民發現的。當時魚已經死亡,後來製作成了標本。該條白鱘的旁邊,還有一條個頭相對較小,近三米長的白鱘,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被發現的。發現時它已經受傷,遺憾的是最後未能救活。

而在1978年,該研究所曾捕到一雄一雌兩條白鱘,並且都已經性成熟可繁育後代。該研究所一位50餘歲的老員工表示,當時白鱘還不少,所以沒想過要留,捕到沒多久就放了。

2003年,白鱘最後一次被人捕到。上述四條白鱘中的三條,都是在四川宜賓南溪發現的,而該處正是白鱘的產卵場。另外該標本室還有一條近四米長的中華鱘,以及幾條大約一米長的長江鱘。該位老員工介紹說,中華鱘體型最大,不僅在長江活動,還會入海。白鱘體型次之,在整個長江活動,但不下海。而長江鱘是長江上游特有魚類,一般就在川渝兩地活動,和前兩者相比,不在同一個“重量級別”上,體重只有它們的零頭。

白鱘被宣佈滅絕後,我們探訪了成都這條四米多長的白鱘標本

▲白鱘和長江鱘放在一起

長江鱘已經實現人工繁殖

兩個基地種群規模達千餘條

今年7月21日,白鱘滅絕登上熱搜,長江鱘野外滅絕的訊息,卻少有人提及。“野外滅絕意味著該物種在野外,依靠自身已無法繼續延續種群,如果沒有人工種群的存在,下一步就是滅絕。”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養殖與設施漁業研究中心主任賴見生解釋說,長江鱘不會是下一個白鱘,因為它已實現人工繁殖。目前,該研究所兩個基地人工繁育的長江鱘種群規模已達千餘條。這一切都源於從長江中捕撈回來的野生長江鱘,業內稱之為原種,目前全國僅存20條,其中18條在四川。基地裡的長江鱘都是它們的子孫。

離標本室大約幾百米遠的池塘裡,約一米長的長江鱘沉在水底不見蹤影。池塘旁的車間裡,有約3000條今年剛出生的長江鱘幼體,其中長得快的已經接近30釐米。“長江的生態,少不了大型魚類。”賴見生表示,隨著長江魚類資源一步步恢復,最缺也是最難恢復的就是大型魚類。在這方面,處於長江食物鏈頂端的長江鱘,可以說是“種子選手”,被寄予了厚望。

白鱘被宣佈滅絕後,我們探訪了成都這條四米多長的白鱘標本

▲剛出生4個月左右的長江鱘

長江鱘越來越多,“幸福的煩惱”也隨之而來,日常開銷和“住房”壓力越來越大。記者從該研究所瞭解到,成都、宜賓兩個基地,養殖長江鱘一年的飼料費超百萬元。長江鱘產前產後的“補品”,像水蚯蚓,隔天就要投兩三百斤,每斤八到十元,一次就要兩三千元。為實現長江鱘野生群體的資源修復和自然種群重建,四川長寧正在建設一座集研究、育種、野化馴養及展示為一體的科研基地。其中的魚博館包括馴養車間、標本陳列室和綜合實驗室。

長江鱘的希望:

重建野生種群,6到8年起步

1988年長江鱘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升級為極危級(CR)保護物種。今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佈長江鱘野外滅絕。雖然已有穩定的人工種群,但野生長江鱘的情況依舊不樂觀。一段讓人揪心的監測結果是:2000年以後,長江全江段均未發現自然繁殖的長江鱘幼魚,自然種群基本絕跡。“偶爾會撈到成年長江鱘,但幾乎都是放歸的。”

2020年三月初,在四川青衣江干流洪雅城東電站—夾江千佛巖電站之間約12公里的河段,20尾長江鱘子一代親本被放歸自然。與以往放歸不同的是,這次參與長江鱘遷地保護試驗性放歸的,是已經“當過父母”的長江鱘,這在全國尚屬首次。它們在人工條件下已經交配繁育過後代。該研究所副研究員龔全介紹說,該河段的放歸,只是整個放歸計劃的第一步。長江鱘性成熟需要6到8年,意味著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也要6到8年後,才能知道該河段第一批土著長江鱘能否適應野外環境交配繁育後代。而等它們的後代產下後代,還需把長江鱘放歸到原本生存的江河中,再次進行試驗,畢竟這12公里的河段只是很小的試驗單元。

“今年去了嗎?有進展嗎?”“去了,還是沒有看到魚卵。”參與放歸的工作人員李飛揚表示,放歸的長江鱘似乎還未習慣在野生環境中交配繁殖。長江還未迎來第一批在野外出生的長江鱘。兩年過去,放歸計劃暫時還沒有新進展。整個放歸計劃將持續到2035年,目前遇到的問題都在意料之中,想讓一個物種重建野生種群絕非易事,需要堅持做好放歸和監測,耐心等待。令人欣喜的是,以前長江鱘放下去很難監測到,隨著放歸的開展,現在每次去基本都能監測到,而且收集到的訊號數量也越來越多。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攝影報道

編輯 譚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