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房地產:都說長期向好,但眼前還有三個坎能邁過去嗎?

2022-08-08由 有痛點 發表于 漁業

房屋契稅交到哪裡

2021

6

月份突然急轉直下的房地產業,低迷持續至今,乃至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專家還說,房地產長期向好,你看上半年成交六萬億,全年

10

萬億沒問題,以後每年都

10

萬億,大有可為,發達國家從來沒有缺少房地產業,別擔心。短期陣痛,只是行業洗牌,市場總是會恢復信心的。

當然,長期來看,什麼都沒有問題,人人都要住房子,就像吃飯一樣,這個行業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如果我們不能發現這次危機的深層次問題,那房地產業未嘗不會持續低迷?

房地產:都說長期向好,但眼前還有三個坎能邁過去嗎?

試想前幾次的房地產庫存危機,最終都透過國家的支援給化解了,特別是

2008

年,

2015

年,降槓桿把房地產推向了新的高潮。這一次呢?國家也鬆綁,二手房指導價鬆綁,一手房限購區鬆綁,首付款放鬆稽核,公積金提高貸款比例,土地限價轉讓,減少自持面積,特別是降低了利率,放鬆首付款比,這可是直接把金融資源放開了啊。要知道,每一次回暖,最核心的都是央媽,住建部、地方政府其實能做得有限。畢竟房地產的金融屬性是很強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樓市到底有沒有回暖?很多人說,已經要觸底了,很多人說年底觸底,也有人說,不可預測。不可預測是為什麼呢?因為有幾個變數。

在回暖之前,樓市這幾個問題不解決,恐怕這場危機還會持續。

一、

房地產交樓問題

保交樓,是跟預售制度聯絡在一起的。預售,是國際通行的慣例,因為房地產是重資本行業,單靠房企融資,根本無法實現快速開發,業主參與進來提前付款,能夠降低融資成本,某種程度上也能夠降低房價。但是國際上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爛尾的問題,因為對預售資金具有強烈的監管,這筆錢涉及到千家萬戶一輩子的積蓄,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中國的預售制度,其實也是有法可依的,按照規定,預售金必須納入監管賬戶,受到銀行的監管,房企必須達到某個節點才能從中提取資金。但是這個制度執行的並不到位,房地產高歌猛進之下,什麼話都好說,房企也千方百計挪用資金,大張旗鼓擴張,開始所謂的高週轉,高槓杆模式。行情好的時候還好,行情已出現問題,那麼問題就來了,就是爛尾。

爛尾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損害的是房地產最基本的信譽。如果一個房企的專案爛尾了,那麼這個房企基本就玩完了,相當於股市上一個企業爆出了醜聞,股價就會大跌。恆大一萬億的銷售額,因為爛尾,立刻銷售跌倒了

0

,可見交付的極端重要。房地產的信用基於按時交樓。

7

月以來,斷貸潮頻發,背後折射的就是爛尾樓業主的心酸。辛辛苦苦湊錢買了房,結果房子沒買到,還背了一身債,放誰身上,都是無法理解的。所以很多業主實在無法理解,就集體聯合開始斷貸,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注意。

房地產:都說長期向好,但眼前還有三個坎能邁過去嗎?

其實爛尾一直存在,之前業主也是死撐,畢竟還是希望房地產企業能夠堅持下來,把房子建好。但是,復工遙遙無期,業主堅持不下去,選擇了斷貸。斷貸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因為中國居民房地產貸款規模達到了

38

萬億元,斷貸如果形成潮流,那麼就會對整個金融系統造成巨大的破壞。目前斷貸潮還是小的,全國也就

2800

多萬平米,但是影響力已經不小,對逐漸復甦的房地產業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直接的影響就是,居民不敢買民企的房子,只敢買國企,央企的房子,因為他們不會爛尾。但是市場上民企的盤子又是最大的,本來就是財務危機,如果再加上斷貸,房地產復甦就會愈加艱難。

二、

房企的債務危機問題

龍頭房企的債務問題嚴重,說到底是賣不出去房子,回不了款,預售資金沒辦法挪出來,資金鍊斷裂。

目前各地拍地還在進行,但是主導的都是那些房地產企業財務穩健的國企和少部分民企,比如濱江,萬科,華潤,招商,中海,綠城,保利,越秀,龍湖,中鐵建,中建,建發等,以及各地的城投集團,建築集團,但是他們拿地也很謹慎,畢竟銷售低迷,現金流緊張。

那些龍頭房企,比如萬科,碧桂園,恆大,融創,綠地,金地,世茂,佳兆業,龍光,陽光城,金科,富力,雅居樂,奧園……都沒有拿地,開發面積大減。

2022

1-5

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為

5。2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

30。6%

。全國房屋施工面積為

83。2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

1。0%

。房屋竣工面積為

2。3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

15。3%

。開工減少,其實還好,減少爛尾樓,但是竣工大幅減少,那就意味著很多樓都爛尾了。施工面積

83。2

億平米,這裡面又有多少能完全交付呢?

房地產:都說長期向好,但眼前還有三個坎能邁過去嗎?

這裡面一個問題就是房地產融資,

2022

1-5

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

60404

億元,同比下降

25。8%

1-5

月國內貸款

8045

億元,下降

26。0%

;利用外資

51

億元,增長

101。0%

;自籌資金

21061

億元,下降

7。2%

;定金及預收款

19141

億元,下降

39。7%

;個人按揭貸款

9785

億元,下降

27。0%

很多企業貸不到款,發不了債,上半年房企債務累計發行

4825。5

億元,同比下降

54。9%

。借不到錢,又賣不出去房子,有限的錢也都卡在預售監管賬號裡,還要應付到期的債務,結果資金就極度緊張。

2022

年下半年,房企信用債到期規模

3177

億元,海外債到期規模

1743

億元,加起來

4900

億元,房企下半年平均每月到期債務超過

800

億。

三、

房地產庫存問題

2015

自房地產行業

7。19

億平米的“去庫存”以來,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曾連續

4

年下行。

2018

年時,商品房待售面積降至

5。24

億平方米,

2019

年進一步降至

4。98

億平方米。

2021

年的新建商品房庫存量是

5。7

億平方米,相比

2021

年末增長了

4700

萬平方米。到了

2022

4

月底已經達到了

6。08

億平方米,去化週期達到

20。86

個月。

2022年

6

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

5。5

萬平方米,較上月下降

649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7%

。其中,住宅類商品房待售面積達到

2。72

億平方米,同比增長

14。8%

。這

2。72

億平米都是實打實的竣工的住宅,不是拿到預售證的,是現房銷售的量。如此巨大,沉澱了房企大量資金。

而從預售住宅來看,庫存量更大。

2022

6

月百城商品住宅狹義庫存量(預售面積)達到了

6

億平方米,較上月下降

561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4%

。去化週期自

2022

年以來首度出現回落,由

2022

5

月末的

23。29

個月降至

20。86

個月。這麼多房子,足夠

1400

萬人居住。

預售住宅再加上施工住宅和未開發土地,商品住宅廣義庫存量(預售

+

施工

+

未動工面積)已經達到

38。4

億平方米,足夠滿足

9600

萬人的居住需求。

2021

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

64。72%

。多機構預測,到

2035

年中國城鎮化率能夠達到

72%

左右。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全國共計有

14。12

億人,也就是說,在未來

13

年內,城鎮人口還將新增約

9884

萬人。這些庫存,基本是上中國城市化未來

13

年都夠用了。

房地產:都說長期向好,但眼前還有三個坎能邁過去嗎?

數量足夠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銷售太慢,去化週期太慢,房企無法回收資金,爛尾樓就會增多,新開工也會下降。大量土地閒置不動工,最後還是要被政府收回,但是收回了之後,政府就得自己出土地熟化的錢,加大政府債務。

從城市看,庫存主要積壓在三四線城市,庫存去化難度是長期性的,大多數強一二線城市庫存比較合理。截至

2022

5

月底,按近

6

個月月均銷售面積計算,一線城市短期庫存出清週期

13。9

個月;二線代表城市出清週期

18。3

個月,較

2021

年末延長

4。9

個月,短期庫存面臨一定壓力;三四線代表城市出清週期

23。4

個月,較

2021

年末延長

6。1

個月,市場庫存去化壓力較大。

一方面是庫存可以滿足未來

13

年的人口使用,一方面是各地的地方政府還在繼續出讓土地。

2022

上半年成交規劃建築面積

18071。96

萬㎡,較去年同期下跌

60。82%

,但是還是增加了

1。8

億平米的庫存。已有的庫存無法消化,還在不斷地新增庫存,如此下去,難以想象。

為了去庫存,房地產價格也是一個問題。

房價漲了這麼多,算不算高呢?非常高。現在只能是把居民的收入給提上去,讓居民有錢買房。上半年居民存款新增了

10

萬億元,而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

1。56

萬億元,累計同比減少

1。87

萬億元,都是不買房,存起來了。

接下來怎麼辦?

有一個方法,就是不降價,但是也不容許漲價,放開金融資源,給房地產企業貸款,保證竣工,交付,給居民貸款,減少首付比例,降低利率。各地方政府都停止出地,不增加新的庫存。這樣居民的債務會增加,銀行的利潤會下降,房企的利潤還是能保持。但是如果不降價,居民會買嗎?壓力在政府,房企和銀行,而不在居民。

另一個辦法就是降價,但是設定降價幅度,壓低房企的利潤率,同時放開金融資源,降低利率,吸引居民買房,把庫存降下去。各地方政府都停止出地,不增加新的庫存。這樣,房企也可以還債,也解決了爛尾問題,居民的債務也不會增加。房企和銀行的利潤會下降。但是如果降價了,居民會買嗎?他們不會等著繼續降嗎?壓力在政府,房企和銀行,而不在居民。

房地產:都說長期向好,但眼前還有三個坎能邁過去嗎?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漲價,同時放開金融資源,資助房企開發,降低利率,刺激居民買房。各地方政府都停止出地,不增加新的庫存。這樣房企的利潤保持,銀行的利潤下跌,居民的債務會上升。但是如果漲價了,居民會買嗎?他們有足夠的收入嗎?壓力在居民、政府,而不在銀行,房企。

這些方法都不好,因為都沒有足夠的力量。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恢復市場信心,讓買房的人趕緊買,出清庫存。問題在於,居民沒有了購買力,對於市場也沒有信心,很難刺激他們買房,降低利率,降低首付做了,但又容易引發新的泡沫。

現在政府繼續出讓土地,願者上鉤,好的城市還是要補庫存,不好的城市,也想辦法賣地。這樣只會增加庫存。其實應該限制三四線城市賣地,庫存高企的也要停止出地。

另外,國家應該定向放開金融資源資助房企,或者鼓勵央企收併購,保證現有已售的專案竣工,拿了預售證的,允許降價出售。對於那些沒有實力開發的專案,要求他們轉讓或退還已有的土地,回籠資金集中精力搞好交樓。地方政府收回土地,少了很多收入,房企因為退地或中斷開發,也會有很大的損失,但至少交樓保住了,解決了民生問題。這些銷售的樓盤穩住了,這樣買了房的居民樓盤成功竣工交付,沒買樓的居民,也可以不擔心爛尾,開開心心地低價買有預售證的樓盤。

同時也要壓低利率,助力居民買房,消化已有的好的庫存。壞的專案,讓房企自己大幅降價推出,或者退地,或者轉讓,或者閒置,都可以。不能給予房企新的金融貸款,讓他們開發那些偏遠專案,因為賣不出去,有去無回。

現在的問題就是,開發商捨不得退地或被收購,也不搞交樓,兩個問題就捆綁在一起。中海、保利等財務穩健的企業也不知道如何收購暴雷房企的優質專案,反正還有新地塊。地方政府也不想收回土地,也向暴雷房企施加壓力退地,因為沒有那個財力。

房地產行業如果買過去這三個坎,中國經濟將迎來一波新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