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爸爸究竟去哪兒了?缺失的男性力量回歸,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2022-08-01由 市場之聲 發表于 漁業

網路用語喪怎麼讀

爸爸究竟去哪兒了?缺失的男性力量回歸,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隨著女性日益覺醒和成長以及整個社會對教育的反思,喪偶式育兒、父親缺位這樣的話題一直沒有停止過討論。

但“爸爸究竟去哪兒了”的困惑局面,好像至今未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

讓很多女性感到無奈的是,丈夫對學習和育兒這兩件事情似乎“油鹽不進”,怎麼也叫不醒裝睡的他們。

世上最

難的事情之一就是,想把另一個人改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事實表明,對這些父親一味指責不僅收效甚微,反而可能將其推向更遠,對夫妻和親子關係都起不到積極作用。

當問題無解的時候,嘗試調整看待它的角度。讓我們暫時從父親角色裡出來,回到男性本身。

爸爸究竟去哪兒了?缺失的男性力量回歸,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01 缺席還是留白?

從遠古的男性狩獵文化來說,他們必須安靜等待和緊盯目標,無法像扎堆採擷的婦女一樣互相交談,因為一出聲,就可能嚇跑獵物。

這種習慣被保留在潛意識裡世代流傳下來,形成了牢固的男性特質。靜默,是他們的常態。

對於人格健康的男性而言,說話很少不等於缺席。同時,孩子也需要在跟父親打交道的過程中,體驗不同於母愛的留白。

比起父愛,母愛多少是有些細膩和“聒噪”的。

這裡沒有不尊重母親的付出,而是想表達父親很有必要在過密的母子或母女關係中間介入,將二元關係撐開成為三角關係,逐漸擴大和延伸孩子的社交面。

透過與父母的不同面向交往,促進孩子往後融入更加複雜的社會生活。

我們想象一個極端的家庭:母親對孩子事無鉅細到控制,父親不苟言笑濫用權威,嚴重地說,孩子的命運會很悲慘。

原因在於父母聯合絞殺了孩子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該留白的沒有留,這將導致孩子產生心理疾病。

相對於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製造空白的工作應該交由父親。父親缺席或者只會讓孩子望而生畏,結果就變成孩子與母親更加緊密的共生。

作家馮唐這樣描寫他的父親:父親之於我就是這夏天傍晚裡一席涼風,是頭頂沉默無言的星空,有著一些距離感。當我在每一個迷茫的時候,總會抬起頭想起他,一想起他就是自洽的舒適。

人生在世,需要擁有親密,也要品嚐孤獨。

從整個人類的角度來講,男性氣質能夠讓我們享受孤獨;同時這種冷靜提供一種空間上的寬容,使每個人多一些機會獨處、修復以及創造。

爸爸究竟去哪兒了?缺失的男性力量回歸,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02 背影還是背景?

聽到不少女性這樣抱怨另一半:平時孩子教育不見人影,下班回家就癱在沙發抱著手機;偶爾來了興致管管孩子,搞得家裡雞犬不寧,有他不如沒他。

父親功能的失靈,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首先是父親本身人格方面的原因。

文化的傳承、骨子裡的自卑、權力的失控等等問題,都可能導致他在和孩子的溝通中充滿了“爹味”。

“爹味”是一個網路用語,大意是指愛教育別人,大男子主義,透過訓孩子找存在感;或者歧視女性,強調權利不履行義務的部分男性。

這種味道會泛化到家庭以外的工作和人際交往中,表現出沒有邊界感的指手畫腳,得到的反饋往往也是挫敗的;帶著這種體驗再折返回與家人的關係,就形成了重複的閉環。

其次是妻子過於強大。

表面上她們希望丈夫能夠伸手幫忙,但實際情況是,這些母親對孩子的照顧百密而無一疏,讓人感覺找不到縫隙參與進來,長此以往,父親的功能就退化了。

看到有一個題為“如果父母離婚了,你跟誰”的街頭採訪。

影片裡被問到的都是20歲左右的男生,每個人都很肯定表示要跟媽,其中有一個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稱讚:“再窮也要跟我媽呀,只有我媽對我最好”。

相信很多母親聽到這話都會倍感欣慰甚至落淚;但同時,不免讓人生出一絲“世上不能只有媽媽好”的擔憂,因為這涉及到孩子日後發展是否順利的關鍵因素。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青春期男孩必須擺脫對母親的認同,迫切需要男性的指導。

其實無論男孩女孩,都需要從心理上與嬰幼兒時期的母親意象進行分化,透過與母親以外的世界接觸,才能開始形成穩定的自我身份認同,發展出真正意義的獨立個體。

作為父親,不要只留給孩子背影,要想辦法提供孩子成長的背景。

第三是夫妻關係問題。

有個女孩在日記中寫道:對媽媽的記憶,生來就有的,而對爸爸的記憶,是媽媽帶來的。

在我看來,這段話精準表達了兩層意思。

一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眼裡先有

媽媽再

有爸爸,這是天然決定的;二是爸爸媽媽的關係怎麼樣,將對孩子成年後的親密關係有著至深影響。

早期母嬰關係最緊密的階段,父親作為背景存在,支援母親;孩子長大後,父母的關係質量,成為孩子尋找伴侶的背景參照。

簡單一句話:父母關係好,父親的功能就間接發揮

好。

爸爸究竟去哪兒了?缺失的男性力量回歸,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03權威還是深情?

提到父親,讓人不自覺想到權威二字。現實中有很多子女跟父親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會感到些許尷尬,不那麼放鬆。

我猜其中可能性之一就是,父親在子女心目中樹立了缺乏情感的純權威形象,讓孩子不敢與之親近,甚至有些恐懼,但出於親情的考慮,又不得不經常在一起。

不是說權威不好,而是作為父親,不能只有權威。我們要知道,一個人力量感的來源,是需要透過確認自己被一個權威允許和愛著來獲得的。

最近讀到一個女孩和爺爺的故事,我認為詮釋了最好的父性之愛。

在女孩的老家,爺爺也喚作“爹爹”。爺爺是最普通的勞動者,少言寡語又憨厚老實。

青春時期,女孩的性子變得有些古怪,覺得誰也不懂她。中考前夕壓力大,她沒跟父母說,回家吃了頓飯就返校了,中途特意去看了看爺爺。

爺爺正在地裡鋤草,問:“放假了嗎?”她答:“沒有,就想回來看看。”

老人家慈祥地笑起來:“學校離家這麼近,還想家呢。”

女孩鼻子一酸:“就是不想讀書了,不知道有什麼用。”

爺爺並沒有批評教育,像是自顧自地說:“其實你們讀書也挺苦的,好早起來,好晚睡覺。但是不讀書,也不知道讓你們幹什麼,你看你,也沒啥勁種田。”

接著爺爺起身,看著遠方,眼裡有女孩說不出的東西。

然後說:“我這一輩子也沒出去過,沒見過外面什麼樣,電視也不愛看,還沒我的地好看。你們不屬於這裡,以後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回來講給爺爺聽。”

女孩說:“好。以後我帶您去看大學長啥樣。”

那天,女孩哭了一路。回校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努力。媽媽以為她開竅了。

女孩說,感謝爺爺的優良基因,讓她有那麼好的爸爸和哥哥。成長路上見過很多男生,最終深刻體會到,她家族裡這一脈男性,才是最適合共同生活的人。

一味使用權威,潛意識裡可能是害怕被孩子超越。

爸爸究竟去哪兒了?缺失的男性力量回歸,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魯迅先生於1919年發表在《新青年》中的文章,如今讀來,仍是教育先鋒的示範,更包含精神分析的意味:

“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

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

另一方面,權威背後壓抑的是深情。父親捨得放深情出來,對子女的深遠影響即是一生。

同時在我看來,父親允許自己深情,是一種自我解放,是真正值得提倡的男性力量。

宣告:載發此文出於更多分享,不做商業,不代表機構立場,如有相關事宜,請及時聯絡侵刪。同時歡迎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