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老胃病可以貼三伏貼嗎?

2022-07-27由 人民政協網 發表于 漁業

炮乾薑怎麼製作

“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這是自古以來中醫冬夏養生的生動場景,講述的是對於慢病調理和養生者來說,三伏天用針刺、灸等方法刺激相應穴位,能起到和冬天吃補品相似的治療效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自我養生意識越來越強,每到夏季三伏天來到,許多中醫院脾胃科門診就醫的患者,在詢診之餘會多問一句:“您說我這老胃病能貼一貼三伏貼嗎?”可以明確地說,三伏貼,並非所有的“老胃病”患者都合適。咱們就來聊聊其中緣由。

老胃病可以貼三伏貼嗎?

三伏貼這種療法來源於“冬病夏治”這一理念,因此,三伏貼是為了治療“冬病”。

“冬病”是什麼?中醫認為,冬病主要指因秋冬季寒冷而誘發的一類疾病,常見的如哮喘、支氣管炎、鼻炎、胃痛、關節痛等。拿胃痛來舉例,冬季易犯,應“急則治其標”、消除疼痛等不適症狀;夏季則可以採用溫陽散寒的中藥扶助陽氣、增強體質,使胃痛在冬季減少發作、發作輕微或不再發作。

冬病之所以夏治,因為冬病根源是“寒邪”,寒邪一日不除,冬病一日不解。冬病患者多屬氣虛陽虛,本身體質偏虛寒,再加上冬天天寒地凍,兩寒夾擊,則容易犯病或加重。盛夏,人體陽氣充盛而達到一年中的高點,加之外界酷暑驕陽,最易消除潛藏在體內的虛寒之邪。

在臨床上,穴位貼敷,即三伏貼,是中醫治療冬病的常用方法與技術,因其簡廉易行、療效顯著而被廣泛使用。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人體氣血趨於體表,毛孔最為開放,此時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敷貼,所貼藥物最易由面板滲入穴位經絡,達到溫陽散寒的效果。

根據上述說明可知,三伏貼適合的是脾胃陽虛性的胃腸病。我們可根據自身症狀來判斷是否屬於脾胃陽虛。

脾胃陽虛,常表現納差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脹、畏寒喜暖等。中醫大夫還會觀察患者的舌脈之象,常見舌淡而胖,舌苔白潤,脈沉遲等。胃不好的患者,常因天氣變冷、吹了涼風、吃了口生冷食品而引發胃部不適,或時不時覺得胃裡似有一塊冰坨,甚至覺得打嗝都冒著涼氣兒,或恐懼瓜果冷飲,從來不敢吃,手裡常備保溫杯,去到醫院做胃鏡,可能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等,並不一定有什麼特殊改變。而肚子不好的患者,容易大便長期不成形,或時干時稀,稍微吹個空調就容易腹瀉,吃了冷飲就肚子痛。這些是脾胃陽虛患者的常見表現,各位可自行做個參考對比。當然,自己拿不準的,最好接受脾胃病專科大夫的專業評估。

老胃病的三伏貼怎麼貼?製作三伏貼,常選用補火助陽,溫陽散寒的中藥,如附子、乾薑、肉桂、小茴香、高良薑、花椒、白芥子、細辛等,經過炮製後研末,用藥汁或香油等調勻,貼敷於人體的穴位,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迴圈、祛除寒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效果。

在穴位選擇方面,脾胃虛弱患者常使用腹部的中脘穴、背部的脾俞穴、小腿上的足三里穴進行貼敷以健脾益氣,溫陽散寒。腸道虛寒的患者,一般加用臍兩側的天樞穴、大橫穴,背部的大腸腧穴、腎腧穴理氣通腹,溫陽固澀。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貼的最佳時機,如若錯過,也無須緊張,在接下來的二伏、三伏對應的日子貼敷即可。每10天貼1次,連續貼完三伏為1個療程,一般建議連續貼3年。三伏貼一般在頭伏、二伏、三伏的某一天上午11時以前貼完藥餅。上午11點到下午1點為午時,中醫認為此時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藥力最易滲透到體內。一般藥餅須貼4到6小時,無不適可延長貼敷時間,如若面板刺痛、發癢或灼熱明顯,則應及時取下藥物,謹防過敏。

三伏貼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是忌受寒飲冷。夏季天熱最易貪涼,大量使用生冷寒涼食物,或長期躲於空調房,則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使三伏貼的效用大打折扣。

二是須慎食辛燥,以防劫陰。氣候炎熱,最易傷陰,在三伏貼的加持下,應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羊肉等溫燥食物,以防燥熱內盛、暗耗津精。

三是忌過食肥甘厚膩,以防生溼。暑季本就溼重,若同時過度食用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則易導致內外溼熱之邪合擊,脾氣困頓,運化失常。

老胃病可以貼三伏貼嗎?

△作者:全國政協委員唐旭東

作者:唐旭東

版面編輯:劉喜梅 陳晶

新媒體編輯: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