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2022-07-10由 鄉郎圖志 發表于 漁業

大虎頭魚怎麼處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點也不假,這和一方山水養一方人的道理十分契合。沂水的地形地貌是“一山六嶺三分平”,據說沂山是全中國屈指可數甚至是唯一的以水來命名的大山。而三分平上就有沂河、沭河、浯河等跨界而流的大河,其支流附脈深藏於六分的山嶺之間縈迴,與世代居住在此的鄉民為伴。因此吃多了山裡的飛禽走獸,河裡的魚鱉蝦蟹在土著人的家常菜譜上也就不足為奇。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但我是一直比較憚於吃魚的。總覺得水族鮮則鮮爾,卻總是帶著一股腥氣,特別是河魚要是處理不好還有一股子淤泥味,再說除了蒸煮烹炸炒的大流做法,難見烹飪技法的創新,當然我說的這是在沂水,我的老家這裡,別的地方沒去過不足遑論。更兼以吃魚沒有吃三畜五禽腸肚蹄爪筋頭巴腦的妙處,所以對於吃魚一向以“呵呵”應之,除了一些公事場合的宴席,就很少吃這個東西。總覺得要是有肉何必吃魚,有張建國前老江南人吃大閘蟹的圖片,那也是肯定窮得吃不起肉,或者是沒肉可吃,只可用魚鱉蝦蟹瓜代的無奈。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但到了碧水湖這裡,卻對吃魚有了個進一層的認識。哦,原來魚可以這麼吃。就像是店家貼在牆上的寫真招牌一樣,可以“八吃”。所謂的八吃就是用烹煮炒炸等技法,窮盡對一條魚自魚鱗、魚肉、乃至魚皮、魚骨的資源開發,琳琅滿目擺上一桌,單看架勢,就能勾起人的饕餮鬥志,不由得食指大動,急於一快朵頤。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碧水湖魚館是個名副其實的夫妻店,男店家主勺、父親幫廚,女人當掌櫃的間跑堂上菜的利巴夥計。其實開這個一魚八吃的館子也不是“窮則思變”的迫於,而恰恰是因為男主釣魚的喜歡催生了吃魚的愛好。其實很少見捕魚的吃魚,尤其是釣魚的。大抵是因為釣魚的講求是個樂子,與魚鬥智鬥勇,末了將其俘獲來講究優待俘虜,更存王者之師敬重對手的惻隱之心,因此除了放生、大多是拿回家分散了人了事,也是天假尤物以饗眾生的意思,保留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淳樸古風。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但男主反其意而用之,主要是在於自己深諳近則跋山、沙溝、遠則莒縣青峰嶺等水庫各種魚的脾性味道,加工處理方法的不同,比一般愛好吃魚卻又簋饌不得其法的人技高一籌。也就將上網學習與自創的技法有機糅合,不憚於門店之偏隅、路途之遠近,以鄉廚土灶自忝於庖廚之肆,以一桌人間煙火慰藉南來北往之過客。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自古以來,沂水地望盈虧不定、朝夕易主,歸屬的翕忽、客商人員的往來,讓當地人的餐桌庭席成了許多其他地方飲食文化的百花園,但能沉澱到當地人骨子裡的滋味還是秉承“再要解饞椒子和鹽”的老一套。鹹味是為味道的祖宗,而發軔於朱明朝的舶來品辣椒,到了沂水這裡似乎已經不是有無或可的調味品、配角、妥妥的一道主菜,有個飯店名字不是直接名曰“辣椒炒肉”麼?足見土著人對這一口的喜好。而魚味腥性涼,有辣椒、胡椒、小姜的媾和輔弼,自當去蕪存菁,以利食客的口福。或許那天的一吃,有照顧小朋友的原因,辣椒用量比較拘謹,那水煮魚尚可,酸菜魚必須要辣,辣得嘴頭子一圈紅油,吃得吸吸溜溜鼻尖冒汗才算“此味正道是滄桑”罷。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食在沂水:碧水湖一魚八吃的碎碎念

因此,這也算是個由頭了,過年提起吃虎頭魚來,腦海裡莫名地就想起城北沂博路三合村路段附近的碧水湖魚館來。並且再去吃的時候想對店家說,一定要有個燈籠泡椒燴魚雜的菜,魚籽是粟粒一樣,細膩卻顆粒分明、魚鰾筋道脆生,紅油旺旺的、椒子足足的、麻椒青青的,那樣配上一碗溫熱的二鍋頭,晦暗而溫馨的燈光裡,才能盡情享受“浮生四十已過半,人生難得半日閒。半個半日對付嘴,半個半日矇頭睡”的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