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長指甲套?除了裝飾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方便皇上

2022-05-19由 小朵說故史 發表于 畜牧業

葬身魚腹的腹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等級,不同階層的衣食住行均有所區別,普通人家只能追求吃飽穿暖,富貴人家則生活奢靡。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日常會穿戴特殊服飾,比如我們熟悉的絲綢、金銀釵、簪等器物,但要說其中最與眾不同的,當屬指甲套。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長指甲套?除了裝飾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方便皇上

春秋戰國時期,大家就將手指是否白皙修長,作為評判美人的標準之一。有些天生手指短小的女性便故意留長指甲,再塗抹上蜂蠟、明膠等物質增加潤澤度,營造手指纖長的錯覺,以贏得心上人的青睞。到了漢代,攀比之風日益興盛,指甲的用途已經從變美慢慢轉移到炫耀上。貴族男女均會留長指甲,表示自己養尊處優,不用像平頭老百姓一樣,為了幹活方便剪短指甲。

然而長指甲脆弱易折斷,貴族們為了保護它,便戴上特製的指甲套,其材質五花八門,包括金、銀、玉、玳瑁等。起初,指甲套密不透氣,長期佩戴易導致面板潰爛,工匠們因此受到責罰,為了改善這一缺點,他們在指甲套上鑽出許多通風孔,後來進一步演化為兼具實用與藝術感的鏤空結構。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長指甲套?除了裝飾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方便皇上

唐朝經濟高度發達,老百姓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後,開始追求審美。男性以尚武為榮,長指甲妨礙弓馬騎射,因而遭到捨棄。女性則將修飾重點轉移到五官和髮型上,長指甲會影響梳妝打扮,便被剪除。開元年間,比美鬥豔成為潮流,女性們為了凸顯自己,又開始在指甲上做文章,這次倒不是戴指甲套,而是染指甲,楊貴妃就深諳此道,常以紅甲示人,迷得唐玄宗神魂顛倒,也在民間掀起了一陣模仿的風潮。

宋明之際,染指甲的技藝越發精進,女性們會在端午節和七夕節時採鳳仙花,研磨之後加礬塗在指甲上。後來大家又開始使用另一種染色能力更強的“鳳子花”,搗碎後取其汁液,將棉布完全浸透,再纏繞在指頭上,靜置一夜後,紅色深沁於指甲上,數日不會

消褪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長指甲套?除了裝飾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方便皇上

清朝建立後,指甲套又成為滿清貴族新寵,後宮的嬪妃更是每日佩戴。工匠們為了迎合她們的愛美之心,創造性的製作出景泰藍指甲套,輔以掐絲、點翠等工藝,再嵌上幾顆寶石作為裝飾。當然,這種奢華的指甲套並非人人都能擁有,只有母儀天下的皇后才可

佩戴

其他女眷依據地位不同,由內務府配給不同規格的指甲套。每逢重大慶典,嬪妃都要盛裝打扮出席,樣貌與平時大有不同,皇帝一時陷入臉盲的尷尬境地,於是以指甲套作為參照,區分她們各自的身份地位,這也算是一種另類識人之法,其實也是為了方便皇帝。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長指甲套?除了裝飾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方便皇上

除此之外,指甲套還有防身的功能。據傳慈禧早年間飽經權力鬥爭,幾次遭遇暗殺,心中留了難以磨滅的陰影。於是便在自己的指甲套中藏著石灰,一旦有危險便撒出去迷惑敵人,為自己爭取逃跑時間。民國思想較為開明,男女崇尚整潔美,容易滋生細菌的長指甲自然不受喜愛,指甲套也失去用武之地,隨著滿清的覆滅,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清朝妃子為何總戴長指甲套?除了裝飾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方便皇上

指甲套的興衰,見證了中國審美史的變遷,其用途也由實用轉變為裝飾,再變遷為單純的象徵意義,成為封建王朝的一個縮影。如今已是崇尚科學的新時代,指甲套的諸多不便之處,已經得到各界證實,自然無人再追捧,其唯一的作用,恐怕只是被陳列在博物館,作為某段歷史的見證或某種工藝的留存,為遊客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