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株洲市潲水收運仍有不及時丨“善瑞環保”到底行不行?

2022-05-18由 口天王大可乎 發表于 畜牧業

飯店少潲水好收嗎

棉紡廠附近的潲水又有四五天沒人來收了;香山美境門面四五天倒一次,潲水桶滿了都不倒,都沒地方倒了;大江觀邸門面滿了沒人倒……

5月1日,株洲市善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善瑞環保”)接手城區各區餐廚垃圾收運。時間過去近兩個月,仍有餐飲店反映潲水收運不及時。就市民、尤其是大批餐飲店老闆的關切,近日,記者再次直面善瑞環保和市城管局,瞭解餐廚垃圾收運最新進展。

記者走訪

部分片區收運不及時仍時有發生

去年10月,株洲市為防控非洲豬瘟,出臺了餐廚垃圾集中收運舉措。舉措剛出臺時,餐廚垃圾收運不及時的現象存在。直至目前,這一現象仍未完全杜絕。

株洲市潲水收運仍有不及時丨“善瑞環保”到底行不行?

▲潲水桶裝滿卻未及時收運

三三一南方印象小區門口沿線,一家小餐館老闆告訴記者,自從5月1日善瑞環保接手後,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收運餐廚垃圾。但在棉紡廠、香山美境、大江觀邸等多個地段,餐廚垃圾收運人員不上門的情況已不存在,但收運不及時時有發生。

“出臺餐廚垃圾集中收運舉措,出發點是好的,可以防止地溝油流向餐桌。”採訪中,大批餐館老闆對此表示贊成,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收運要及時”。

“善瑞環保”

這些因素影響了收運效率

如今,部分片區仍存在潲水收運不及時的情況,也引來餐館老闆的質疑聲。

就此,“善瑞環保”總經理張盛元坦承,剛接手時,善瑞環保的集中收運能力,跟以往各區分散收運的能力相比,有差距,“以前,天元區有9輛收運車輛,而善瑞環保接手後,只有8輛,不過,基本上可以保證及時收運了。”

株洲市潲水收運仍有不及時丨“善瑞環保”到底行不行?

▲“善瑞環保”新購置的收運車輛

有少數餐館質疑“善瑞環保”壟斷經營,就此,市城管局以及善瑞環保迴應,對於特許經營行業,一個城市只設置一家機構,這跟垃圾焚燒發電和醫療廢物處置只設一家單位專門運營,是一個道理。

此外,對於招投標程式,記者透過政府網站查詢到,善瑞環保是透過正規程式中標。

那麼,收運不及時是怎麼造成的?“善瑞環保”介紹,原因有三:

一是仍存在對接不順的情況。雲龍示範區、天元區、蘆淞區、荷塘區的收運工作對接較早,投訴量已大幅下降,但對接較晚的荷塘區,收運不及時的投訴量大幅增加。

二是生活垃圾混入餐廚垃圾的情況仍然普遍,導致處理裝置頻出故障,廠區無法卸料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處置、收運效率。

三是缺少轉運站。目前,只有天元區有餐廚垃圾轉運點,而且餐館點多量少,負責前端收運的小廂貨只能與專用罐車流動對接,即小廂貨載滿桶裝垃圾後,去找目前正在某個街道收運的罐車轉運,降低了收運效率。

另據記者瞭解,目前部分餐館未能被拉進專門的潲水收運微信群,或者沒有收運人員聯絡電話。

記者加入了天元區一個潲水收運微信群,裡面有50多人。記者透過向善瑞環保核實得知,這不是公司建立的潲水收運群,可能是以前的收運單位所建,因此餐館老闆在該群發的“潲水桶已滿”等資訊,善瑞環保公司無法知曉,善瑞環保的微信群是以街道為單位分片區建立。香山美境臨街餐館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也沒有在微信群中,一般都是打電話通知收運人員。

昨日記者將情況反饋給上述微信群后,立即有餐館老闆表達要加入善瑞環保專門收運微信群的意願。

城管部門

多措並舉標本兼治解決問題

記者瞭解到,目前,“善瑞環保”已經安排加派人員至56人、車輛22輛,還將新增採購車輛和招聘收運人員,最佳化收運路線確保及時收運,同時增加人員處理業務與投訴熱線電話,加強收運人員與餐飲單位的溝通。

6月3日,市城管局就此事召開協調會,並形成了處理意見。

株洲市潲水收運仍有不及時丨“善瑞環保”到底行不行?

請點選輸圖片來源網路入圖片描述

會議明確指出,“善瑞環保”應全面加速推進專案建設、完善收運體系、最佳化收運路線;高溫季節將至,要妥善解決收運不及時的問題;應對收運處理中各種突發事件要有預案,要建立穩定的應急處置通道。

會議明確了具體處理措施:對於前端收運工作,各區城管部門要做到平穩過渡、逐步移交給善瑞環保,還未移交的最晚於8月1日前完成移交;鄉、鎮餐廚垃圾由各區自行收集至轉運站點,然後由“善瑞環保”轉運至末端處理廠;數字城管中心應加強相關問題資訊採集並及時反饋,確保垃圾監管處和善瑞環保及時跟進、妥善處理;餐廚垃圾轉運站點設定,應儘快納入城管工作計劃;全城張貼《倡議書》,引導餐飲單位規範投放餐廚垃圾。

此外,株洲市城管局還積極推進《2019-2021年株洲市城市垃圾治理建設專案庫》中各大專案建設。其中,市新建固體廢物填埋場專案,力爭年內完成用地報批、環評報批、林地報批,推進初步方案設計等工作;焚燒發電廠二期力爭12月開展滲濾液處理站施工;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的二期建設,從10月起啟動新增生產線的前期工作,力爭年底投入施工。

記者 | 姚時美 劉璽

編輯 | 譚俊傑(見習)

稽核 | 匡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