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麥氏理論:橫向20天支撐浮現再殺跌就會低位背離

2022-05-10由 東方財富網 發表于 畜牧業

麥氏的激勵理論是什麼

如何簡化操作模式?只要用一個簡單的方法模式一樣可以做好操作?【麥氏理論】設定的“三步效率”應用,先以20日均線作為最基礎的方向解讀,它是最有效率的操作週期,只要看這條均線的演變即可。其次是採取“雙保險指標”的趨勢方向認定,選擇可以做多的結構進行操作,其它都不必理會,迴歸最有效率,最簡單的應用,只要返璞歸真,做到大道至簡,幾乎就可以手到擒來,操作是越簡單越好,如何做好?以下分析之。

20天最有效率的週期擴張收縮平行交叉

20日均線是最有效率的操作週期,這個概念在前面文章中已談過,本篇不再贅述,但還是要強調20日均線的幾個週期問題。均線四個特性:擴張、收縮、平行與交叉。

擴張顧名思義,有向上擴張,也有向下擴張,向上擴張意謂助漲,向下擴張意謂助跌。在漲勢中的收縮是回測,跌勢中的收縮是反彈。平行是指該均線的扣減點位相近,交叉是指均需指數交匯。

所謂擴張與收縮中的漲跌基本上就是兩個不同方向概念,其中的差異有很多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過程與細節可以再細說,主要因為擴張與收縮中一樣會有三段落的演變,通常會有主要擴張段落,在上漲週期就是主漲階段,下跌週期就是助跌階段。次一級漲跌階段,即比較短的漲跌幅階段。到末段漲跌幅最小,通常也是平行到扭轉改變交叉階段。

從6月1~30日期間出現6月12日的回測,也就是第一步驟結束後到第二步驟的開始,關鍵在於第二步驟的3~5~8天變數,例如第一步驟執行7天,第10天回測後進入第二步驟。第二步驟執行11天,到6月30日結束,7月1日開始放量拔高上漲。

顯然從6月1~30日的20天中,是明顯偏向修整到初步啟動漲勢,真正漲勢是從7月1日開始到7月9日,7天共計上漲15。61%,一樣符合3~5~8~11的執行規律特徵,到第11天后回測,第12天下跌。

當漲到7月9日這一段時,20天週期扣減執行到6月10日,正好是第一段上漲7個交易日最高點位扣減。但兩個點位之間的差距已經拉開,形成明顯的差異,而第三步驟就成為20天週期內漲幅最大的階段,隨後它也一樣進行修整。

不管是指數或個股,都會有如此的執行規律模式,差別在於20天週期之後是否還會再擴延?是擴延時間跨距多長?上漲幅度多高?速度有多快?成交量滾動的輕重差異,這是比較漲跌幅中最重要的差異條件。

由此證明,前面那一段漲勢與漲幅已經過去,採用這個方式可以論證後面,對比上週五收盤3224點,以回溯法看後面的19天,未來扣減的4天屬於橫向震盪形態,是前面跌回後進行修整震盪的週期,它只有3~5天而已。

最大一段漲幅在10月9及12日兩天,原來應該至少要有3~5~8天,它確實運行了這個天數,但在第11天時跌回來造成弱化後,又陷入橫向狹幅震盪3~5天。關鍵是第5天下跌了,是不是會繼續再下跌呢?

首先針對20日均線的扣減比較,因為在20日均線之下,屬於典型的“線下跌勢”,隨時會再擴大下跌,只要跌破前面扣減,意謂20日均線會繼續再壓低而跌。一旦進入10月9及12日的扣減,它的跌勢與跌幅就會加速,即本週四及五進入最高點位扣減,也是多方最脆弱,最容易被壓制的階段。

如何化解這樣的弱勢呢?此時必須對比橫向20天週期的量潮演變,顯然低位量週期已經明確,只要未來3~5天內不斷的增量大於前面更高量,多方就可以採取“以量破價”的方式試圖率先扭轉改變。倘若無法增量反而維持同等量,那麼還要在壓制一段。如果持續再縮量,也會先跌一段後,再看後面縮量狀況再確認。

顯然目前只能寄望週一開始不管漲跌都必須放量,最好是放大量,形成有效的以量破價進行強勢的換手,這是最好的扭轉改變特徵。倘若不是,無法再放量,多方只能選擇低位週期再壓縮、再修整,直到確認低位週期完整後才會穩定到扭轉改變。

這樣的變動模式屬於拉長時間週期進行進一步的修復整理,時間拉長,逐日逐步再縮量,再夯實其後的縮量,直到“一根帶大量長紅大漲的K線”橫空出世。沒有這樣一根日K線突破上漲之前,盤勢會不溫不火,或是不怎麼漲也不怎麼跌,也可以是一潭死水,靜如處子。

雙保險指標再壓低同步調整再跌反擊

以20日均線的最有效率變動方向對比“雙保險指標”操作應用,先看40KD的趨向,因為20日均線下跌,在還沒有進入扣高之前意謂40KD還要再壓低下跌,即至少在接下來的6個交易日都是偏弱執行,雖然KD的數值已經低於30°以下,但在沒有確認穩定低位之前,即使跌入20°也不能視為跌深。

依據40KD形態解讀,它一樣可以類似持續殺跌,或是瞬間大幅度殺跌的演變,但不管如何殺跌會因為急跌或快速殺跌會出現較快反擊拔高。主要是橫向20天週期的特殊形態,加上從9月4日跌破20及40日均線後執行進入35天,即未來5個交易日後進入相對低位週期的演變,40KD的形態空間會被壓縮。

還無法簡單論證40KD,必須比對20MACD同步使用才可以更好更完整準確的解讀。20MACD的波段段落可以詮釋每一段落的漲跌演變,例如本輪最高的DIF落在7月15日,當天的指數是從7月9日最高3450點之後的5天回折,符合3~5天裡頭的變數,然後再到7月24日向下交叉DEA,前後正好11天,直到9月30日才出現DIF反轉向上,三天後確認向上交叉,顯示一波長週期的下跌到了9月30日才結束,那麼這一天的收盤3218點將成為本輪中的關鍵。

有三種可能變數:一是沒有跌破3218點;二是跌破3218點但未跌破最低3202點後立馬重新拉回來;三是直接跌破3202點收盤也比它低。不管是那一種變化,從20MACD形態解讀都會構成形態的背離,最好的狀況是:指數左高右低,而20MACD是左低右高,如此就構成低位背離,也就是即使跌破3202點也會快速反擊拔高後迴歸原來的漲勢軌道。

針對上證指數推導論述顯然並不清晰,如果比較滬深300指數及上證50指數後可以清楚發現原來還真的如此,確實有明顯的底背離特徵,一旦確認這樣的條件關係後,相信會有滬深300及上證50指數中具代表性的個股領軍上揚,如此就明顯構成低位背離後的走勢。

再比對中小板指數如此急速萎縮量特徵形態,顯然即使再跌也有限,而且成交手數根本壓不下去,再縮有限,再跌也有限。重點在於:何時增量上漲?以目前的趨勢形態結構推導,本週二、四,及週五收周K線將是多方最佳反擊拔高的機會,從周K線的12KD比較也有類似特徵優勢,不排除中小板指數強勢拉高甚至於創新高,本欄認為應該如此推演後市的演變。

創業板指數的形態優勢也有類似狀況,唯一缺點在於成交手數換手率太大,不過只要股價依然可以持續的拔高上漲,即使稍微有點壓回回測只要不出現大幅度重挫殺跌都可以視為有利的支撐護守到反擊拔高,不妨多關注這個傾向演變。

(文章來源:財富動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