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考古百年:那些從0到1的跨越」半個蠶繭開啟獨立考古之路

2022-04-12由 央廣網 發表于 畜牧業

蠶繭大約幾釐米長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訊息(記者孫瑩 嶽旭輝 趙穎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之際,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考古百年:那些從0到1的跨越》,細數中國考古不斷翻越的高山,見證考古人篳路藍縷的摸索。19日推出第二篇《半個蠶繭開啟獨立考古之路》。

主題詩

禹王城外草離離,

西陰古村鮮有知。

驚現蠶繭疑嫘祖,

或向上古寫史詩。

“蠶桑絲綢在中國起源的物證,最早是在1926年的時候,由中國第一代考古學家李濟先生組織發掘的山西夏縣西陰村的遺址裡面,發現了半個蠶繭。”這是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在國圖公開課上所講的《絲綢之路與絲路之綢》。他提到的半個蠶繭,長約1。36釐米,繭幅約1。04釐米,經多方考證及檢測,距今有5600年至6000年,現收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1926年3月24日,“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和地質調查所的袁復禮先生在尋訪夏代陵墓途中發現了西陰村史前遺址,他在《西陰村史前的遺存》中寫道:“我們最有趣的一個發現,是一個半割的,絲似的半個繭殼,用顯微鏡觀察這繭殼,已經腐壞了一半,但是仍舊發光,那割的部分是極平直的。”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說,這半個蠶繭不僅是西陰村養蠶制絲的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實物證據,而且是“中國人主持考古發掘的第一次”的見證。陳星燦介紹:“西陰村是中國人自己主持的中國第一個考古專案,從那時到現在走過了差不多100年的歷程,中國考古學由小到大,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發展非常快,也可以說是中國科學發展的一個縮影。”

100年來,半個蠶繭開啟的獨立考古之路越走越深。僅在西陰村史前遺址,就不斷有新的發現。1994年曾主持西陰村第二次發掘工作的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田建文說,當時發現了多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可以認定西陰是山西南部仰韶中期的中心之一。田建文介紹:“1996年,李濟百歲誕辰,仰韶文化發現70週年,提前做西陰村遺址發掘,很好地解決了西陰村遺址文化構成。”

而如今,半個蠶繭也已經不再是孤證。今年考古人員在對夏縣另一處遺址——師村遺址進行調查與發掘時,發現了距今6000年前4枚仰韶早期的石雕蠶蛹,其中一枚形狀大小如棗核,呈淺褐色,上面用尖銳器物刻上了條狀的花紋。吉林大學教授段天璟說,這不僅為西陰村發掘的半個蠶繭提供了例證,在時間上也早了大約500年。段天璟表示:“這次發現的新石器仰韶早期的這枚石雕蠶蛹的形象,我們判斷它的年代應該早於西陰文化,用花崗岩雕成這樣的形象要費很大的力氣。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人們對於養蠶的一種喜愛崇尚,當時人們很可能就已經產生了從事養蠶手工業的行為。”

100年來,半個蠶繭開啟的獨立考古之路,越走越廣。現在我國根據不同的文化面貌命名的考古學文化已經有數十種之多,山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遼寧西部和內蒙古東部的紅山文化,還有大溪文化、良渚文化等等,中華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滿天星斗一樣璀璨,燦爛的文化由此衍生。而現代科技手段深入到考古各個環節,給考古帶來新驚喜的同時,也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幅“大時代”的圖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海波介紹:“比如考古遺存的科技勘探、遙感考古,地面的物理勘探、全球定位系統以及地理資訊系統的應用。研究物件的不同,分支有好多,比如冶金考古、陶瓷考古,比如我們用於復原古代人類生活環境的,植物考古、動物考古、古DNA研究等。這對我們增強民族自信心、國際合作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項項重要考古發現的背後是中國考古人無盡的熱情和不改的初心。曾主持西陰村發掘工作的田建文北大畢業後,紮根考古一線38年,他曾因車禍一度失去語言和行走能力,老友薛新民把他帶到考古工地上,激發他不斷進行康復訓練,重新開口後,他說出的竟然是“考古”兩個字。2020年,田建文主持了10個發掘工地。“把丟失的時間找回來”,是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田建文說:“上個世紀,考古工地上搭一個簡易的棚子,現在都是有鋼架結構的房子、考古發掘車等,還有大型的考古發掘基地,我們抱著很大的希望!”

幾千年的光陰過去了,不慎掉落的半個蠶繭、用刀精心雕刻的石頭蠶蛹……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痕跡值得去追蹤。而在一代代中國考古人的努力之下,塵封的歷史正在一點點被揭開,不斷以新的證據為“我們從哪裡來”進行著註解,也不斷以新的發現,見證著華夏文明的輝煌與變遷。

考古人說

劉海旺:我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我正在參與河南魯山仙人洞舊石器時代考古發掘,希望透過仙人洞的考古發掘,能夠為研究中國早期現代人的起源和演變情況,提供確鑿的考古實物資料。

燕妮:我是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隊專案負責人燕妮,我們目前正在狀元橋遺址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希望能夠透過科學系統的田野工作尋找消失的狀元橋,與古文獻和古地圖進行相互印證,從而傳承城市文脈,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