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評論丨“潼關肉夾饃”訴訟背後:壟斷式維權只會給自身招黑

2022-04-12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畜牧業

自己招黑怎麼辦

要麼賠錢停用商標,要麼繳納加盟、授權費……利益裹挾下的商標維權行動,無疑偏離了商標保護制度的初衷。

“逍遙鎮胡辣湯”的商標維權風波還未完全平息,“潼關肉夾饃”又成為了網路熱搜。據媒體報道,河南幾十家商戶稱,他們賣的肉夾饃因帶了“潼關”倆字,被陝西潼關肉夾饃協會起訴,要求他們賠償3至5萬元不等,而想要繼續使用“潼關肉夾饃”商標,則需繳納近十萬元的加盟費。

賣肉夾饃本來就是小本生意,這樣的索賠額度,明顯超出了很多商家的接受範圍。那麼,潼關肉夾饃協會的批次維權主張,有法律依據嗎?

評論丨“潼關肉夾饃”訴訟背後:壟斷式維權只會給自身招黑

↑潼關肉夾饃協會註冊的“集體”商標 來源:中國商標網截圖

從報道看,“潼關肉夾饃”為集體商標,2015年註冊,註冊單位正是潼關肉夾饃協會。基於規範行業發展、保護品牌形象的初衷,對違法違規使用商標的山寨店鋪進行統一維權,自然無可厚非。

但需要注意的是,“潼關肉夾饃”是地理標識屬性的集體商標。就像“沙縣小吃”“蘭州拉麵”等特色地域美食一樣,一些商戶在使用這一招牌時,未必存在主觀惡意,招牌所代表的可能也只是一種相對抽象的特色食物做法。 甚至,其使用時間有可能比“潼關肉夾饃”的商標註冊時間要早,因而一刀切地高額索賠當然難言合理。

另一方面,地理標識集體商標不同於普通商標,本身有很強的公益屬性。但據報道,潼關肉夾饃協會似乎有將公益屬性商標當作損公肥私工具的嫌疑。比如,一些商戶在選單中使用了“潼關肉夾饃”都被索賠。更值得質疑的是,潼關肉夾饃協會除了透過“侵權追責”的方式,對商家收取會員費,還將商標權授權給兩家餐飲公司使用運營,由它們進行連鎖加盟運營,加盟費用動輒近十萬元。

不管是任意擴大商標權的邊界,將“潼關肉夾饃”的商標壟斷性地佔有,還是將集體商標授權私人企業,像收保護費一樣收取高額加盟費用,這顯然超出了合理維權的範圍。

據悉,被起訴的小吃店、快餐公司多達300餘家,訴訟地域更涉及全國18個省份。那些小的商家未必有強大的博弈能力,面對“潼關肉夾饃”的要挾,最後可能只得交錢了事。而商標糾紛背後的龐大利益,難免讓人質疑,所謂規範行業發展更多隻是個幌子,謀取商業利益才是真正的動機。

要麼賠錢停用商標,要麼繳納加盟、授權費……利益裹挾下的商標維權行動,無疑偏離了商標保護制度的初衷,讓本該具備公益性的集體商標,沾滿了銅臭味。而將索賠當成最終目標的壟斷式維權,非但不能保護品牌形象,反而會給地方品牌和行業協會自身招黑。

目前,當地的商業局等相關部門已介入。在輿論的發酵下,潼關肉夾饃協會的過度維權,和逍遙鎮胡辣湯商標維權風波一樣,被叫停是大機率的事。但面對接連上演的鬧劇,更應反思的是,為何一些行業協會總是如此吃相難看?

行業協會本身是民間性質的社會中介組織,其成立的初衷,本是為了加強行業自律,規範行業發展,保護企業、商家的利益。但要強調的是,行業協會也該依法依規辦事,而不是濫用手中那一丁點權力,倚仗協會力量,吃相難看地牟利斂財。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熊志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