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沒有記載?

2022-03-29由 蘇城外微笑love 發表于 畜牧業

山丹軍馬場民用了嗎

因為在史官們的眼裡,兵馬俑根本沒有記載的必要。

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出土以來,就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不僅成為了我國古代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還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沒有記載?

不過,在很多人觀賞和了解兵馬俑的同時,也會有這麼一個疑問,那就是像兵馬俑如此龐大規模的工程,為什麼在史書上對其並沒有記載呢?

要知道,當年的司馬遷,在記錄關於秦始皇陵墓的史料時,連如何下葬和陵墓的細節都進行了描繪,怎麼會偏偏漏掉兵馬俑呢?

結合相關資料,有三種可能,讓司馬遷認為不值得和沒必要去記載。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沒有記載?

首先,第一手資料的缺失,導致司馬遷沒辦法下筆

這就要說到當年項羽放的那一把火了。

公元前207年,項羽攻入咸陽,秦王子嬰向項羽投降,不久便被殺害,而子嬰的死,宣告了秦國的滅亡。

在此之後,項羽開始對秦王宮展開掠奪,無數珍寶被其收入囊中,並且,在一番搜刮後,項羽一聲令下,放火點燃了秦王宮。

據記載,這場大火,足足燒了三個多月方才熄滅。

正是因為項羽的這把火,讓秦國六百多年的基業就此毀於一旦,最終燒到什麼程度呢?根據記載,就連項羽都認為殘破不堪,不願意繼續待在這裡。

“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史記》

由此可見,當時的大火是多麼猛烈,而這把大火,除了將曾經富麗堂皇的秦王宮燒成斷壁殘垣外,更重要的是,是將一些珍貴的資料也付之一炬。

這其中,也許就包括有關於兵馬俑的相關資料。

而等到司馬遷開始撰寫史書的時候,那些記載有製作兵馬俑的相關工藝以及其用途的秦代史書,早就不存在於世了,沒有了第一手資料,司馬遷自然就無從下筆。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和司馬遷的寫作習慣和風格有關。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名史官,最重要的就是下筆要真實,而司馬遷的《史記》,可以說百分之九十的內容,都是有據可依的真實記載。

並且,根據記載,司馬遷當初在寫《史記》的時候,經常會親自走訪,並且參考各類史書,甚至還會去做採訪,比如找到秦末時期活下來的老人,根據他們的描述,再加以整理,最終編纂成書。

而除了百分之九十的詳實內容外,《史記》中還有百分之十屬於司馬遷的想象和評論,但即便是想象,司馬遷也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從不做天馬行空的空想。

另外,司馬遷還有個習慣,那就是在寫作時,未經考證的事情不寫,以及真假難辨的事情不寫。

換句話說,如果 一件事只是有所耳聞,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司馬遷是不會輕易下筆的,畢竟寫史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絲毫馬虎不得。

由此,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司馬遷也許聽說過兵馬俑的相關事情,但由於當年項羽一把火燒了秦王宮,導致很多資料被燒燬,因此,司馬遷就失去了考證的機會。

無法考證,只是道聽途說,這種真假難辨的事情,作為一名嚴謹的史官,自然是無從下筆了。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沒有記載?

其次,兵馬俑在當時不算是什麼太大的事情,沒有記載的必要

用我們如今的眼光來看,兵馬俑地位極高,不管是考古,還是研究秦朝歷史,以及瞭解古代工藝等等,都充滿了重要的價值。

但需要明白的是,這只是我們現代人的看法,在當時的人看來,兵馬俑並不是太重要。

為什麼呢?首先製作“俑”的歷史很早,殷商時期就已經存在,包括在西周、戰國等時期,製作俑,並用俑來陪葬,幾乎是隨處可見,但凡是個諸侯,大多都會採用這種方式。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這就好比我們現代人用手機來相互聯絡一樣,已經是一種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事情。

正是因為平常,因此就不具備被記載的必要。

並且,相對於秦始皇陵墓內部的奢華來講,兵馬俑確實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至少在那個時代,兵馬俑也就是一些寫實的陶俑而已。

反觀秦始皇陵,之所以會在史書中留下相對詳盡的記載,這首先得益於秦始皇本人的巨大影響力。

秦始皇是何許人?他是結束了戰國時代,統一中原的一代君王,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人,這樣的人,不管是他生前的所作所為,還是他死後如何安葬,以及陵墓的規制等,都值得大書特書。

因此,在司馬遷的筆下,就有了“穿治驪山,徒七十餘萬人,奇器珍怪徙藏滿之”等具體的記載,並且也有“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者,無復出者”的記錄。

但再看兵馬俑,前文也講過,這在當時也就是一堆陶俑,論珍貴程度比不上秦始皇陵中的陪葬品,論工藝複雜也比不上秦始皇陵的各種機關,所以,選擇性忽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者,司馬遷所做的《史記》,本身就是惜字如金,這在書中的內容就已經有所體現,不少在我們後世看來十分重大的事情,他往往都是幾個字,或者是一兩句話就結束,而按照這個習慣,不具備重要性的兵馬俑,自然也就能不寫就不寫了。

況且,就連關於秦始皇陵這麼大的事情,司馬遷也就前後用了百餘字而已,而在這百餘字中,司馬遷把惜字如金體現的更是淋漓盡致,要真是事無鉅細的記載,別說百餘字,就是上萬字也不一定夠用。

畢竟史書裡沒記載的事情多了去了,這又不是生活日記或者流水賬,所以,沒有記載兵馬俑也就能夠理解了。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沒有記載?

還有,兵馬俑或許不是我們認知中的陪葬品

自打兵馬俑被發現的那天起,很多人都認為他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考古證據表明,這也許是一個錯誤的認知。

換句話說,兵馬俑可能並不是陪葬品,他們另有用途和身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這其中,有幾個十分明顯的疑點:

第一,兵馬俑坑距離秦始皇的陵墓主體,兩者之間的距離不符合陪葬規制。

根據測量,兵馬俑坑距秦始皇陵有1。6公里,也就是1600米,這個距離,明顯不像是戍衛王陵的,反而像是沒有關聯的兩處工程。

舉個例子,像南京明孝陵,也就是朱元璋的陵墓裡,那些象徵著戍衛的石像生和“翁仲”,距離明孝陵主體僅有不足五百米,並且緊挨著神道,只有放置在陵墓主體附近,才能達到戍衛墓主人的目的。

而像兵馬俑,距離秦始皇陵一千多米,這明顯不符合規制,歷史上的皇帝陵墓,也沒有這麼安置戍衛部隊的。

假如秦始皇是想讓這些兵馬俑作為他死後的守衛,那麼就應該放在寶頂周邊,而不是放在距離自己一千多米之外的地方。

第二,兵馬俑被發現後,專家在進行考古工作時,發現兵馬俑手裡的兵器上,均刻有銘文,比如“某某年呂不韋造兵器”等,這也是一大疑點。

為什麼呢?很簡單,按照秦國關於兵器的相關制度,只有那些真實兵器,才會在上面刻有銘文,標註上製作這件兵器的工匠籍貫姓名,這樣做是為了達到層層把關,也是為了提高兵器質量。

但問題是,如果這些兵器是交給那些上戰場的將士尚且有情可原,可現在這些兵器是放在了陶俑的手裡。

如果僅僅是陪葬品,完全沒必要在質量上要求這麼高,陪葬品更多是象徵意義,所以理應採取與陶俑一樣的材質製作才對。

因此,從這一點就可以大致推斷,這些被陶俑握在手裡的兵器,在剛製作出來的時候,應該不是作為陪葬品而出現的。

換句話說,這些兵器有可能就是實戰所用,而龐大的兵馬俑坑,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武器庫。

並且,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當年在秦末時期,有陳勝的起義軍將領周文攻打關中,由於一時半會來不及調集軍隊,因此大將章邯曾上書秦二世,提到把驪山附近的刑徒(就是囚犯之類)釋放,並授予他們兵器,用來抵抗周文。

最終,章邯帶著數十萬刑徒擊敗了周文,之後又大破齊楚聯軍。

而在這裡面,就提到了驪山附近的刑徒,我們都知道,驪山是秦始皇陵墓所在,章邯調集刑徒是受到了秦二世的批准,而在調集後又授予了他們兵器,兵器的來源則是就地取材,也就是那些兵馬俑手裡的兵器。

前文講到,兵馬俑手裡握著的兵器都是真刀真槍,但如果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那麼即便是秦二世,也不可能用陪葬品的兵器發放給安歇那些刑徒,章邯更不用說了,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挖秦始皇的陪葬坑。

因此,我們就可以大致斷定,在當時兵馬俑所在的區域,是秦國的一處軍事基地,也算是一個武器庫,這裡存放了大量的兵器,正是因為如此,章邯才能在很短的時間裡,武裝起幾十萬大軍。

可能有人還會有疑問,那就是既然是武器庫,直接製造武器不就行了?幹嘛還要製作這麼多人形陶俑呢?

其實,這也是秦國當時的一種軍事策略,在秦國還未統一天下時,韓國的韓非子曾出使過秦國,回去之後,他對韓王說,秦國在修“象兵”。

韓非子口中的象兵,並不是那種騎著大象作戰計程車兵,而是象人一樣的石頭兵,他之所以會告訴韓王這個,就是因為秦國大規模的修象兵,絕對是有特殊的軍事用途。

如果只是修了很少一部分,那麼也許是為了祭祀,但如果修了成千上萬,那麼必然不會只是祭祀這麼簡單,或許是佈置戰陣,或許是起到迷惑作用,總之,絕對不可能單純只是陪葬品。

畢竟韓非子的聰明才智這是人人皆知的,假如這些陶俑只是陪葬品,他也犯不上單獨告訴韓王。

並且,當年秦國的丞相李斯在獲罪後,曾為自己進行辯解,說他自擔任丞相以來兢兢業業,列舉了自己的一些攻擊,其中就有一條叫作“陰修甲兵”,這個甲兵就是兵馬俑。

能讓李斯視為功績,並且還需要他親自監修的,肯定不是陪葬品那麼簡單。

而結合這些證據,我們大致就可以得出結論,兵馬俑不是陪葬品,極有可能是秦國當時的一個軍事基地,這些陶俑的作用是服務於秦國對外的戰爭,而作為一個軍事基地,自然就不會在史料中有所記載了。

兵馬俑規模那麼大,為什麼史書沒有記載?

最重要的是,司馬遷雖說在編篡史書時會帶上部分個人感情色彩,但只要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他絕對會進行記錄,如果他沒有記錄,那要麼是他不知道,再或者是他不確定,還有就是他認為沒必要記載,因此,並非是陪葬品的兵馬俑,司馬遷自然就對其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