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明朝一清官告老還鄉,卻拿不出路費,朱元璋怒斥:把這個賊人閹了

2022-03-25由 樹人談史 發表于 畜牧業

明朝剝皮食草誰發明的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叫孫嘉淦的大臣,他雖是三朝元老,可一生為官十分清廉,唯一的缺點就是非常好面子。他晚年告老還鄉時,因一生為官清廉,沒有攢下多少積蓄,生怕被家鄉計程車紳笑話,就裝了幾車磚頭冒充銀子帶回家去。走到半路上時,有人向朝廷告發,說他假裝清高,實則是個大貪官,貪了幾大車的金銀帶回老家。乾隆皇帝趕忙派人去檢視,才發現車裡裝的都是磚頭,他得知真相後非常感動,於是就懲罰了誣告之人,還下旨把車裡的磚頭都換成銀子,好讓孫嘉淦榮歸故里。

明朝一清官告老還鄉,卻拿不出路費,朱元璋怒斥:把這個賊人閹了

在明朝洪武年間,也有一位清官告老還鄉,他一生為官清廉,連回家的路費都湊不齊。可是當朱元璋得知訊息後,非但沒有獎賞這名大臣,反而十分生前,怒斥要把這個賊人閹了。這是為何呢?

朱元璋出身於社會底層,當上皇帝后對貪官汙吏十分痛恨,他懲治貪官的手段十分殘酷,也因此揹負了暴君的名聲。根據史書上的記載,朱元璋為了整頓吏治,制定了十分嚴苛的律法,官員貪汙六十兩銀子就要被處死。而且朱元璋為了震懾貪官,還親自發明瞭剝皮揎草這樣的酷刑,以警告繼任官員,切勿貪贓枉法。

明朝一清官告老還鄉,卻拿不出路費,朱元璋怒斥:把這個賊人閹了

那麼,既然朱元璋如此痛恨官員,為何對那位告老還鄉的清官也如此苛刻?這中間其實有著非常複雜的因果關係。這位倒黴的官員名叫曾秉正,他為官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秉公執法,政治清廉,深受朱元璋的器重。

洪武九年,天降異象。古人口中所謂的天降異象,用現在的說法其實就是出現了異常氣候,比如干旱、洪澇和霜凍等自然災害。古人不瞭解大自然的奧秘,對這種天降異象就感到十分恐慌,認為是上蒼在向人們預示著什麼。朱元璋為此召叢集臣,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對此事都有什麼看法。

明朝一清官告老還鄉,卻拿不出路費,朱元璋怒斥:把這個賊人閹了

當時曾秉正在海州擔任學正,這個職位相當於朝廷官學中的教習,屬於芝麻綠豆大的小官。不過,學正官雖小,可也有給皇帝上摺子的權力,所以曾秉正得知朱元璋廣開言路討論天降異象的旨意後,就給朱元璋上了一封數千字的奏摺。在奏摺中,曾秉正把朱元璋好好地誇獎了一番,認為他是“天意所向,順應民意,持國有方”,區區異象不足為慮。

朱元璋看了曾秉正的奏章自然龍顏大悅,就下旨把曾秉正從海州學正提拔為思文監丞,後來又擢升為刑部主事。曾秉正性格直率,直言敢諫,十分受朱元璋的重視,而且他辦事幹練,為官清廉,也受到朱元璋的讚許。洪武十年,朱元璋下旨設立通政司,曾秉正隨即被提拔到了通政使的位置上去,專門負責掌管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事,

明朝一清官告老還鄉,卻拿不出路費,朱元璋怒斥:把這個賊人閹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更何況是在有暴君之稱的朱元璋手下做事,真可謂是貪官不好當,清官也難當。曾秉正為官清廉,不貪不佔窮到賣女湊路費,可依然惹得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人把他閹了!

通政司是清水衙門,而曾秉正又為官清廉,再加上明初朝廷官員俸祿本就十分微薄,所以曾秉正雖然當了數十年官,可最後卻窮的連告老還鄉的路費都沒有,無奈之下只好把女兒賣了湊路費。朱元璋得知後勃然大怒,認為曾秉正此舉枉為人父,下旨將曾秉正處以腐刑,也就是常言所說的宮刑。曾秉正受刑之後就不知所蹤,史書上也沒有記載他的結局。

明朝一清官告老還鄉,卻拿不出路費,朱元璋怒斥:把這個賊人閹了

明朝官員俸祿微薄,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要不然海瑞買了二斤肉這種事,也不可能成為朝廷大新聞。可是在朱元璋眼中卻不這樣認為,因為他從小過慣了苦日子,所以他當上皇帝之後仍舊勤儉節約,從來不鋪張浪費。在朱元璋看來,他發給官員們的俸祿,足夠讓官員們衣食無憂了,怎麼還會出現大臣賣女籌路費這種事呢?於是他就武斷地認為曾秉正是故意如此,所以才下旨將曾秉正處以腐刑,以示懲戒。

也許朱元璋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他的一些行事手段確實顯得十分殘酷,對待貪官如此,對待清官也是如此,難怪要被人稱為暴君。不過,曾秉正雖然看起來有點倒黴,可他實際上也是罪有應得,誰讓他如此狠心,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賣呢?作為一個父親來說,他這樣做顯然是枉為人父,難怪要被朱元璋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