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助力建立“東亞文化之都”專刊32」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清光緒彩塑泥孩

2022-03-25由 趣觀天下 發表于 畜牧業

莫言是什麼的文學家

“東亞文化之都”是重要的國際性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對於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帶動城市文化繁榮,促進城市開放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濰坊市成功入選2023年“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是山東省唯一入選城市。

作為濰坊歷史文化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密市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地方傳統文化的軟實力和傳播力,持續擴大在東亞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鑑於此,本公眾號將陸續推出專刊,集中展現高密燦爛豐富的歷史文化,為濰坊市建立“東亞文化之都”貢獻力量。

館藏國家二級文物

清光緒彩塑泥孩

高密是莫言的家鄉,也是莫言先生很多創作的“在場”,作品《蛙》就是莫言先生民間書寫的重要體現。

莫言透過對高密民間傳統手工藝——泥塑娃娃的演繹,使 《蛙》這部小說具備了厚重的人性內涵與廣泛的世界意義,成為 《蛙》主旨昇華的點睛之筆,成為莫言藉助傳統民俗講述民間生活並以此關懷人生的利器。

小說中提到的泥娃娃就是高密傳統手工藝——泥塑中一個重要造型,與咱們過去高密舊時 的“拴娃娃”習俗密切相關。

「助力建立“東亞文化之都”專刊32」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清光緒彩塑泥孩

在過去的災荒年代裡,人口稀少,加上水土製約,很多婦女不能生育,無娃娃的婦女便買個泥娃娃回家,期盼自己生個真娃娃;有娃娃的買個泥娃娃給自己的娃娃當玩具。所以泥娃娃所表達的是人們的一種生育生殖崇拜,是對生育的認同,對生命的祝福。當地老百姓也稱這種習俗為“拴娃娃” ,也叫“拴孩”“抱孩子”“扣兒”等。

有意思的是,在咱們高密博物館也有這樣一件非常精美的立式泥娃娃,白底彩繪,通高35釐米,底座高5釐米。背面頭部豎寫著“光緒二十八年四月十三日 王清廉”,背部豎寫著“密邑西鄉西石門莊王清廉妻劉氏為兒送於百千殿送生娘娘一旁效用 代兒白髮到老”幾行字。這幾行字清晰的記錄下了泥塑使用的年代,同時也說明了這件彩塑泥孩與高密舊時的“拴娃娃”習俗有著直接的關係。

「助力建立“東亞文化之都”專刊32」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清光緒彩塑泥孩

因為材質關係和其他一些緣故,很多早期用於“拴娃娃”的泥孩已是難得一見。高密博物館館藏的這件泥孩,於 1983年徵集於高密縣姜莊鎮李仙村,不僅是少見的“立式”,更是到目前為止儲存下來的能明確證明與“拴娃娃”習俗相關的最早的泥塑之一。它造型準確、眼線勾畫自然流暢、髮挽雙髻、天庭飽滿、耳有垂珠,有福貴之相;衣飾精緻,著琵琶襟馬甲,腳踩厚底獸頭鞋,色彩飽滿鮮亮,神情意態栩栩如生,屬於早期聶家莊泥塑中難得一見的精品,對研究早期高密泥塑的形態和民俗風貌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意義。1991年10月該泥塑被山東省文物專家鑑定小組認定為國家二級文物。

“拴娃娃”習俗

「助力建立“東亞文化之都”專刊32」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清光緒彩塑泥孩

在過去,娶過門的媳婦如果一兩年不生孩子,第三年的正月十五,或正月十六、正月十八,婆婆一般就要陪著媳婦到當地的娘娘廟裡“拴娃娃”。因此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或十八的這幾天,娘娘廟裡的尼姑們大都一早在“送子娘娘”的神像前擺放許多各種各樣從聶家莊訂購的泥娃娃。

前來拴娃 娃的媳婦兒先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泥娃娃,把穿著古銅錢的紅線拴在娃娃的脖子上,然後虔誠地燒香,跪拜禱告,祈求送子娘娘大發慈悲早送貴子,然後把拴上紅線的泥娃娃罩塊兒紅布抱回家,藏在新媳婦房內的壁龕內,一日三時供飯,晚間燒香。如果媳婦們果真生了兒子,那泥娃娃就成了活娃娃的化身。於是一家人還要把泥娃娃小心翼翼地封進龕內,意思是讓泥娃娃繼續保佑孩子幸福長久、長命百歲。

END

「助力建立“東亞文化之都”專刊32」高密市博物館邀您鑑寶——清光緒彩塑泥孩

【來源:高密文旅】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