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微信群開“桑蠶課堂” 農技員零距離傳授“養蠶經”

2022-03-07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畜牧業

蠶屁股長黃泡了怎麼辦

春潮湧動,桑芽萌發,鳳岡縣進化鎮沙壩村進入了桑園春耕備耕好時節。

“新栽的桑樹在距離根莖10-12釐米處開溝施肥,第二年在15-20釐米處,第三年在20-30釐米處……”

2月27日,村民黃德龍微信備註的“何老師”語畢,冬眠的“鳳岡縣蠶桑諮詢學習群”裡,村民一個個開始“冒泡”活躍起來,閒置了一個冬季的農機具也到了“甦醒”時分。

黃德龍帶上手機、扛起農具來到桑園地裡忙活,在桑樹30釐米處打窩開溝後,便拿起手機撥通了影片電話。

“何老師,這樣弄對不對?”

“是的,就是這樣。施肥後要及時進行覆土回填,以免因雨水沖刷帶走,造成肥力流失。”

……

影片那頭“雲端”指導“直播”田管的是貴州省農科院蠶業研究所的高階農藝師何靜,2014年以來,一直為村民提供蠶桑技術指導。

微信群開“桑蠶課堂” 農技員零距離傳授“養蠶經”

“手指一點就能及時、準確得到指導,比以前方便多了。”黃德龍說。右腿截肢、身患嚴重殘疾的他,去年在農技員“線上+線下”的指導幫助下,逐漸熟練養蠶手藝,種植了5畝桑,養了5批蠶,每批養1。5張,收入1。5萬元。

“以前每當農戶碰到問題,我們就得下鄉一趟,一天下來也解決不了幾個問題。現在農戶只要拍幾張照片、錄幾段影片發在群裡。我們就能隨時隨地解決農戶反映的問題。”何靜說,除了線上隨時為蠶農答疑解惑外,每月至少有3-5天到現場指導服務,學習氛圍漸漸濃厚,村民種桑養蠶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微信群開“桑蠶課堂” 農技員零距離傳授“養蠶經”

“沙壩村作為鳳岡縣蠶桑‘老牌村’,學習提問的氛圍濃,不少周邊的蠶農也被吸引進來。”鳳岡縣杏湖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玄勝介紹,微信群共有141人,其中專職蠶桑技術員4人,沙壩村蠶農佔80%,其他鄉(鎮)以及遵義市匯川區、黔東南州黃平縣等蠶農佔20%。

滑動微信群聊天記錄,全是一個個問答題,以線上語音諮詢服務為主。“桑樹什麼時候修剪?”“什麼時候施肥?”“施肥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提問的同時,還不忘@一下老師。

微信群開“桑蠶課堂” 農技員零距離傳授“養蠶經”

“5月,開始養蠶時群裡更熱鬧。”黃德龍笑著告訴記者,熟練種桑養蠶技術的他,接下來將用所學到的技術幫助更多村民,讓大家一起走上種桑養蠶的鄉村振興路。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世容

編輯 婁勤麗

編審 陳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