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韓國瑞:“糧畫”拼出幸福前景

2022-03-06由 魯網食品頻道 發表于 畜牧業

糧這個字一共幾畫

“一顆辣椒籽放中間,五顆紅高粱圍一圈……”老師手把手傳授,學生們聽得仔細、做得認真,一朵朵鮮豔靈動的梅花在學生手中的畫盤裡競相綻放。在菏澤市東明縣沙窩鎮3號村臺小學的一間教室裡,東明“糧畫”非遺傳承人韓國瑞正在教學生如何“落豆成花”。

這是一項傳承200多年的民間技藝——東明糧畫,又稱“福籽繪”,始於民間“圍倉”和“花饃”的習俗,作為東明“糧畫”第八代傳承人,韓國瑞介紹,傳統“糧畫”透過巧妙利用五穀雜糧的自然形狀和顏色,經過防腐防蟲處理後,精心拼粘而成,畫作所用的糧食、草籽、菜種等皆來自田間地頭,象徵五穀豐登、國泰民安、金玉滿堂、四季平安等美好寓意,被廣泛應用於古代民間節慶或祭祀活動。

但過去的灘區,五穀豐登只能是奢望。黃河五年三決口、三年兩決口,汛期一來,大水就在腳下奔騰,淹沒莊稼、沖塌房屋。“三年築臺,三年建房,三年還賬”的“三三宿命”,大水衝倒泥巴牆,“有女不嫁黃河灘”,成了灘區人揮之不去的傷痛。灘區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糧畫”連同窮困的黃河灘逐漸變得無人問津,被遺忘在角落裡。

2003年,大學畢業後的韓國瑞留在廣東當老師。偶然的機會,他被要求開設特色校本課,由此聯想到“糧畫”。他將自己的美術功底與傳統糧畫技藝相結合,初試身手後,反響不錯,也由此激起了他進一步以糧作畫的熱情。2013年,韓國瑞回鄉創業,開始自己的“糧畫夢”。

守正創新 讓“糧畫”煥發生機

“為什麼要回鄉作‘糧畫’?留在廣東那樣開放且資源豐厚的先進城市發展‘糧畫’不是更好?”當記者問及,韓國瑞拿起一顆用於作畫的玉米粒,對記者說:“你看,這是家鄉的老玉米,口感上可能遠不及市面上常見的白玉米、水果玉米那樣甜糯可口,但其顆粒飽滿、色澤橙黃,生長期越久顯色越深、更能呈現出畫面的厚重感,是作‘糧畫’不可或缺的點綴之筆。”

作為土生土長、自幼結緣“糧畫”的灘區人,韓國瑞認為“糧畫”植根於黃河灘深厚的農耕文化,是灘區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取材於灘區的田間地頭,由黃河水滋養灌溉,渾然天成、自然本真,是灘區人虔誠勞作、嚮往豐收的真實寫照,只有在黃河水孕育的灘區土地上,才能讓“糧畫”煥發生機、汲取養分、傳承發展。正所謂黃河水滋養孕育黃河糧,黃河糧養育灘區人、繪就黃河畫,“糧畫”無疑是灘區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寥寥數語,一位“糧畫”匠人的初心盡顯。

然而讓老“糧畫”煥發新生、進一步傳承發展卻著實不易。傳統的“糧畫”製作如何提檔升級?如何適應現代審美和市場需求?如何讓“糧畫”的畫質更細膩豐富、定型更持久?“汲取現代工藝美術的技術經驗,在防腐工藝和傳播載體上的突破是關鍵。”韓國瑞告訴記者。

為此,韓國瑞做了深入的課題研究,歷經數年,在相關專家和教授的指導下,反覆實驗上千次,最終研發出了一套環保、無毒、經濟的“糧畫”防腐新技術,可以使“糧畫”存放百年以上。他把“糧畫”從以往的盤子、木板及花饃轉移到了畫板上、裝裱在畫框裡,便於儲存、展示和傳播,攻克了糧畫走向市場的一個又一個短板。

為了使“糧畫”更豐富細膩、更富有表現力,韓國瑞帶領團隊創作出書法、寫意、工筆、油彩等糧畫新風格作品500多種,還將“糧畫”原料由過去單一的糧食作物擴充套件到200餘種,包含草藥、香料、花種、草籽以及果木的種子等,豐富了“糧畫”的色彩和質感。各類種子顏色不一、大小不同,透過靈活搭配、拼接組合、層次分明,形成一幅幅極具表現力和藝術價值的糧畫作品。

“自然界中,粉紅色和藍色的種子是極少見的,一般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需要用一些植物的染料進行相應處理,但作‘糧畫’需遵循本色為主、染色為輔助,用種子的自然本色來呈現,才是‘糧畫’的精髓所在,”韓國瑞進一步介紹,“做‘糧畫’就像是一場修行,要慢工出細活,最小的種子顆粒能穿過針眼,一顆顆細小的顆粒,拼接成巴掌大小的畫幅就可能耗費大半天時間,需要極強的耐心和韌性。”也正因他精益求精,能根據現代審美及客戶需求量身定做、再配以做工精美的裝裱,使得他的“糧畫”作品質感獨特、畫面精美、寓意美好、獨具匠心,深受大眾喜愛。

傳承非遺 還要更接地氣

2016年,東明“糧畫”製作技藝被評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自此,韓國瑞多次作為山東省優秀非遺傳承人代表,先後在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外交部山東全球推薦活動、儒商大會等重大活動上展演“糧畫”技藝,並隨團到歐美、日韓、東南亞和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受到了中央和山東省委主要領導的親切接見,以及很多中外嘉賓的一致好評,其多幅糧畫作品被國內外文化機構收藏。東明“糧畫”藝術也成為當地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享譽海內外。

韓國瑞並不滿足於此,“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既要進得去展會廳堂,也要入得了尋常巷陌,讓更多人能看得到、摸得著、用得上、感受得到。”

韓國瑞在東明“糧畫”工作室的基礎上,聯合殘聯部門,以集中免費培訓、散戶加工回收的模式進行生產,為100多名農村特困家庭、殘障人士、留守婦女等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該專案也因此成為“菏澤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武勝橋鎮精準扶貧產業示範點”。

“糧畫”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適合它自由生長的土壤。韓國瑞在家鄉成立了專門的糧畫傳習團隊,他本人及團隊成員透過“非遺進課堂”為村臺中小學開設了“糧畫”體驗課程,深受學生們歡迎。學生透過動手製作糧畫,可以認識五穀雜糧,學習非遺技藝,提高動手能力,提升審美情趣,可謂一舉多得。

為了方便學生們體驗“糧畫”,韓國瑞還研發設計出500多套寓教於樂的“糧畫”手工教材,其中包括工具包、材料包,主要有蘸取棒、樹脂膠水、畫盤等以及相應的若干糧食種子,再配以相應的影片教程,更便於學生們動手體驗和隨堂傳習。

“這是高粱粒、這是辣椒籽。”在東明縣沙窩鎮3號村臺小學,四年級的小學生李鑫鶴一邊作畫,一邊向記者介紹他的學習成果。他告訴記者,今年灘區搬遷他們住進了新家,也有了新的學校和嶄新的的學習環境,特別開心,還能學到這樣的非遺課程,這都是以往沒有過的。

截至目前,東明“糧畫”手工課程已經和當地及濟南、北京、深圳、瀋陽、成都等地區的很多圖書館、少年宮、中小學、幼兒園、景區研學點等相結合,大力開展了一系列非遺進校園和研學遊活動,體驗人次50萬以上,東明“糧畫”在學生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同時也為“糧畫”傳承發展儲備了後備力量。

找尋和發現“糧畫”更好的呈現形式和表達方式,韓國瑞仍在努力,他說:“如何把‘糧畫’的非遺優勢轉化成資源優勢、創新優勢和經濟發展優勢任重而道遠。”

(記者 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