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醫學影像學專業知識:鼻竇骨折的影像學檢查

2022-02-24由 耳鼻喉王醫生wxj 發表于 畜牧業

篩骨在哪裡圖片

鼻竇位於顏面部中⅓,額竇及上頜竇位置較淺,易受損傷;蝶竇及篩竇位置較深,但竇壁骨質菲薄,骨折也不少見。鼻竇為空腔含氣結構,具有分散外力衝擊作用,可減輕外傷對顱內重要器官的損傷。鼻竇外傷往往因暴力的大小、方向和性質不同,致鼻竇損傷的型別、程度和造成的畸形也各不相同,且常伴有頜面部或顱內損傷。各鼻竇之間相互毗鄰,暴力可相互傳遞,因此鼻竇骨折多為複合性骨折。

一、臨床表現

鼻竇骨折患者具有明確的外傷史,面頰部軟組織破損、出血、腫脹、淤血,眼瞼腫脹青紫,面部畸形、感覺異常等。

二、影像學檢查

既往以平片檢査為主,可以顯示骨折,但由於為重疊影像,不能準確顯示骨折的部位、程度。目前,高解析度CT檢査技術由於具有顯示骨質細微結構的作用,因此顯示鼻竇骨折及繼發徵象既全面又準確,能為臨床提供全面準確的診斷資訊。高解析度CT檢査,層厚2mm,層間距5mm,窗寬1500~2000Hu,窗位150~200Hu,高空間解析度演算法,鼻竇區靶掃描。常規行橫斷及冠狀位掃描,橫斷掃描自額竇至硬顎,冠狀位掃描自鼻骨至蝶竇結束為止。對骨折的CT檢查一般還對重點層面行軟組織重建,窗技術為500/50Hu,以觀察骨折引起的軟組織改變。採用多排螺旋掃描方式同前述,其他條件基本與非螺旋掃描方式相似。

三、CT診斷

1、上頜竇骨折:

CT表現為竇壁骨質中斷、移位,上頜竇內積血、黏膜腫脹增厚等改變。當骨折累及竇口鼻道複合體時,也可形成外傷後鼻竇炎或鼻竇囊腫。上頜竇上壁骨質菲薄,又有眶下管、眶下溝走行,為骨質薄弱區,最易骨折;上頜竇前、外側壁位於表淺部位,為外傷後著力點,骨折也不少見。單純上頜竇骨折少見,多伴有鼻骨、篩骨或顴骨骨折。診斷上頜突骨折時,需與下列幾種正常解剖結構相區別,即與眶下溝、眶下管、後齒槽神經溝等相區別,這些解剖結構易誤診為骨折。

2、額竇骨折:

多發生在額竇前壁,後壁少見。以青年男性多見。骨折分為單純性及複雜性骨折。單純性骨折指額竇前壁線性骨折,複雜性骨折指前壁,後壁和(或)底壁多處骨折並陷入竇腔內,可同時累及篩板和硬腦膜,發生硬腦膜撕裂時,形成腦脊液鼻漏、顱內血腫、顱內感染。CT檢査顯示骨折清楚全面,診斷明確。

診斷額竇骨折時,注意與眶上切跡變異鑑別。

3、篩竇骨折:

篩竇位於篩骨蜂房結構中,骨壁菲薄,篩骨紙板構成眶內壁,篩板構成前顱窩底,介於鼻腔頂和篩竇之間。單純篩竇骨折少見,多為複合性骨折。(圖1、2)

醫學影像學專業知識:鼻竇骨折的影像學檢查

圖1鼻-鼻竇多發骨折。軸位CT顯示鼻骨、右側上頜骨額突、鼻中隔及眶外側壁骨折。

醫學影像學專業知識:鼻竇骨折的影像學檢查

圖2鼻-鼻竇多發骨折,軸位CT示上頜竇各壁及翼突多發骨折,上頜竇內積血。

篩竇骨折時,CT檢査常見骨折部位在篩骨紙板或篩板處,篩骨紙板多呈向中心線弧形凹陷,使篩房變形,篩板骨折實際為前顱窩底的骨折,常伴有額葉損傷或形成腦脊液鼻漏。篩竇骨折常伴有篩竇內積血表現。

診斷篩竇骨折時,還應注意觀察骨折有無累及篩前管、篩後管或篩中管,以推測其內篩動脈有無損傷。

4、蝶竇骨折:

蝶竇位於顱底的中央、蝶骨體內,位置雖然深在,但毗鄰結構主要而複雜,與垂體、視交叉、腦橋、海綿竇、頸內動脈、外展神經、上頜神經、視神經管、眶上裂等主要結構眥鄰。因此,蝶竇骨折後易引起嚴重的臨床表現,預後不良。既往平片診斷蝶竇骨折發現率低,隨著CT技術的臨床應用,蝶竇骨折發現率明顯提高。

蝶竇骨折多伴有蝶竇內密度增高或黏膜增厚。

蝶竇骨折損傷頸內動脈時形成頸內動脈海綿竇漏,除骨折徵象外,還表現為海綿竇擴大,眼上靜脈擴張。

診斷蝶竇骨折時,應注意與蝶竇外側壁上頜神經溝鑑別。

5、眼眶骨折:

眼眶與諸鼻竇相毗鄰,其中篩骨紙板構成內壁,上頜竇頂壁構成眶下壁,額竇底壁構成眶頂壁,因此鼻竇骨折常同時產生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以眶內壁、眶下壁骨折多見,眶頂壁及眶外壁骨折較少。診斷眼眶骨折時,應注意觀察骨質的部位及移位的程度,還應觀察眶內軟組織的各種變化,包括眼球、眼外肌、視神經、眼上靜脈及眶脂體改變。眼眶骨折(特別是眶內壁及眶外壁骨折)常伴有眼外肌的增粗移位、眶脂體的脫出至鼻竇腔,各種急性期還伴有眶內出血、滲出徵象。

眼眶爆裂骨折(blow- out fracture)是眼眶骨折的一種常見型別,指暴力作用於眼球,將壓力傳入眶內,形成眶內壁、眶下壁向外突出的骨折,而眶緣沒有骨折。目前,臨床已開展眶壁整復手術治療眼眶骨折,CT診斷眼眶骨折時應詳細描述骨折的部位及累及的範圍,同時還應描述眼外肌的改變及眶內脂肪突出的程度(圖三)。

醫學影像學專業知識:鼻竇骨折的影像學檢查

圖3眶壁骨折,冠狀位CT顯示右眶內壁及眶下壁骨折移位;眶內容向篩竇疝出。箭頭多示內直肌疝入篩竇。

6、視神經管骨折:

視神經管骨折絕大部分形成視神經損傷而至失明,及時行視神經管減壓術可挽救部分患者的視力。因此,外傷後及時準確地診斷視神經管骨折,為臨床手術治療提供客觀依據,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視神經管骨折CT檢査時,橫斷掃描以前床突至鼻骨尖的連線為基線為佳。根據病情需要,可包括眼眶掃描。採用多排螺旋掃描方式,進行多方位重建更有利於顯示視神經管的情況。

視神經管由蝶骨小翼的2個根及蝶竇的外頂壁圍成,部分患者後篩竇外側壁也參與視神經管內壁的構成。所以,外傷後骨折累及蝶骨小翼或蝶竇外頂壁時,即可造成視神經管骨折。CT表現為視神經管骨質中斷移位,視神經管變形及繼發蝶竇內黏膜增厚或積血。對視神經管骨折的診斷CT檢查方法得當,一般不難作出明確診斷(圖4)。

醫學影像學專業知識:鼻竇骨折的影像學檢查

圖4視神經管骨折(左側)。軸位CT顯示(箭頭)視神經管內壁骨折。

7、鼻竇複合骨折及分型:

最好採用多排螺旋CT進行掃描,利用其強大的後處理技術對影象進行處理,CT三維成像使骨折顯示更直觀,可以任意角度和方向旋轉,暴露觀察骨折的最佳視角,任意模擬修補,為臨床制定手術方案提高更多資訊。但三維成像仍待進一步完善,只能作為二維CT的補充診斷,只有在充分認識二維影象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

鼻竇骨折常為複合骨折,按其骨折的部位及範圍分為 Lefort骨折及三角架骨折。(圖5、6)

醫學影像學專業知識:鼻竇骨折的影像學檢查

圖5鼻竇複合骨折。軸位CT顯示鼻骨、上頜竇、上頜骨及眶壁多發覆合骨折,竇內積血。

醫學影像學專業知識:鼻竇骨折的影像學檢查

圖6冠狀位CT顯示覆合骨折,由於受面部前方外力,鼻面部凹陷壓縮骨折,同時伴鼻中隔骨折。

(1)Lefort骨折:

指骨折的一端與顱底分離,處於不穩定狀態的骨折。一般又將其分為3型:

I型骨折(低位骨折):骨折線透過上頜竇下部、硬顎以上、鼻中隔的下部,硬顎和上頜骨齒槽突與頭顱分離。此型骨折的骨折線多在水平面上,冠狀位CT顯示良好。Ⅱ型骨折(上頜錐形骨折):骨折線位置較高,斜行透過兩側眶底、眶內壁、上頜竇及鼻根部,橫穿下部眼環,向後沿至上頜竇外側壁和翼板,硬顎、上頜骨齒槽突和鼻骨形成遊離的骨折塊。Ⅲ型骨折(顏面分離骨折):面骨與顱骨完全分離,骨折線透過顴額縫、頜額縫、鼻額縫,經眼眶底並透過篩竇、額竇,使面骨與額骨完全分離。也稱為高位橫行骨折。各型 Lefort骨折均可累及翼突。

(2)三角架骨折:

是常見的鼻竇複合骨折型別,包括3處骨折:①眼眶外側壁骨折:骨折線透過額顴縫;②眶底骨折:骨折線透過眼眶前下緣,進入上頜竇,累及上頜竇外側壁;③顴骨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