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2022-02-13由 星漢古韻 發表于 畜牧業

什麼是氟碳粉末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中國古典園林不同於世界上其它園林體系,

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一部分,

與詩,書,畫等藝術形式有著密切的聯絡,

所以對中國園林的研究,一直是在相應的傳統文化體系下進行。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中國古典園林型別多樣,目前的研究按地域劃分,主要分為

北方園林、蘇州園林、揚州園林、嶺南園林和巴蜀園林等。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巴蜀園林發展歷史

巴蜀園林歷史悠久,發端於先秦時期,經歷了秦漢時的形成期,唐宋時的繁盛期,明清時的成熟期,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古雅清曠,野趣天成。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北方皇家

園林氣勢恢宏,豪華大氣,

江南蘇州園林

以私家園林為代表,整體空間相對有限,缺乏真山真水,透過寫意的手法,模山擬水來構建園林,園林風格小巧別緻,構思精巧。

揚州園林

以鹽商的住宅園林為主,竭盡奇巧,誇富鬥麗,體量宏大,奢華壯觀。

巴蜀園林

以紀念園林為主體,具有緬懷先賢的紀念意義,並在後來兼有公共遊覽性質,因而園林風格顯得莊重大方,同時因為巴蜀地區自然環境優美,

園林偏重於藉助自然景觀,追求“天然野趣”。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巴蜀園林造林特點

1、

對於巴蜀園林而言,人工假山是比較少的,這也體現了巴蜀的地貌特徵。

因為巴蜀地區河流眾多,石材也豐富。除了天然形成的置石,還有一些人工置石用作園路、石橋、石桌椅等,或作為園林入口對景、障景、小園主景等。

置石一般比較小,技法簡單,表現一種古樸粗獷的氣氛,並且常與建築結合,響應相稱。

有山必有水,水可以使空氣清新、溼潤。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巴蜀園林擅長天然環境下的山石造景,自然江河動態水構園,

體現真山真水,山靜水動的自然景觀特徵。

2、

巴蜀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溼潤,土壤肥沃,

非常適合樹木花草的生長,所以地域範圍內的植物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

巴蜀園林中的樹木

以楨楠、香樟、銀杏、翠柏、竹林為主;

花卉以梅花、海棠、紫薇、芙蓉為主

,這些都是巴蜀造園構景條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配置方式上:

巴蜀園林配置注意詩情畫意和構圖造景,配置手法較為古樸,多采用成林成片的群植,無論是翠柏或者是紅藻均給人以強烈的天然之美。

3、

巴蜀園林,由於地區氣候炎熱,溼度較大,所以園林建築在平面功能和立面造型上都以通氣為主

,加之巴蜀地區長期遠離北方統治中心,

建築受傳統方式限制相對較弱,故形成了一種佈局開放自由、造型輕盈精巧、色彩樸素淡雅的風格。

因為巴蜀地區是道教的發源地,所以巴蜀園林的又有一種豁達飄逸的韻味。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總的來說,

巴蜀園林建築更接近民居,也更樸實。在佈置方面,巴蜀園林建築空間一般較為寬敞,色彩搭配讓人賞心悅目,富有詩意。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經典巴蜀園林——草堂

中國的巴蜀園林以文、秀、清、幽為風貌,講究幽靜古樸與自然渾然天成,其中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杜甫草堂。

現代詩人馮至曾說過“人們提到杜甫的時候,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因人而起,逐步擴充套件;水為景,因地制宜;師自然之神;託物言志,以形載道。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離成都時的故居。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入蜀,在成都建茅屋而居,

稱“成都草堂”。

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流傳至今的有240餘首。其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現已成為不少地區學生必修課。

草堂故居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杜甫草堂將中國古典園林與傳統詩歌、書法、繪畫三種藝術精巧融合,其人文意象與自然意象相互滲透,虛與實相互融會,是紀念性園林建築與景觀結合的典範。

草堂布局體現出傳統祠堂園林的特色,對稱嚴整,肅穆穩重

,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始終,

由照壁作序景,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

主要建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並透過兩旁對稱的附屬建築以及點綴其間的亭、廊、檻、榭,

共同構築起多層次的環境空間,營造出極富變化的空間感受。

巴蜀園林|飄逸大方的園林風格

在正門與大廨,詩史堂與柴門之間,還利用縈繞多變的水體打斷中軸線

,再透過築橋引水,使其隔而不斷,讓

遊者自然地從祭祀杜甫的神聖空間裡過渡到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中。

杜甫草堂作為巴蜀文化紀念園林中的經典代表,其造園手法及特點

主要透過山水,建築,花草樹木,書畫墨跡的搭配,融入當地的居民形式、風俗文化,

構成的景觀區域,高度統一了園林美,自然美以及藝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