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2022-02-11由 市橋人家 發表于 畜牧業

淮鹽是哪裡生產的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6月3日召開的江蘇省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將連雲港市和鹽城市納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體系,由此構建網狀分佈的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格局。連雲港市社會科會科學界聯合會將此列入2021年專題,由朐海書院組織地方文史學者牽頭承辦,贛榆縣鹽倉城是此項調查活動的第一站。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鹽河位於江蘇省東北部,古稱官河,也曰漕河。據宋代的王溥對蘇冕、崔鉉等人的《會要》重加整理的《新編唐會要》所載:“垂拱四年(688)開泗州漣水縣新漕渠,以通海、沂、密等州,南入於淮。”知唐時所開漕河自漣水開挖至海州,北接通沂、密等州,南即可下淮河連線大運河,是蘇魯南北相連之河道。至清康熙年間,隨著淮北鹽的運輸興旺,稱為鹽河。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鹽倉城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頭鎮,古沭河支流游水由此流入大海。當我們一行來到鹽倉城村時,王民善村長熱情地迎了上來,帶著我們穿過村民的宅巷,向西走約半里路,在一片花生地中突兀孤立著高大的土堆,王村長指著說:“那就是!”。只見土堆高約3-4米,上面種著小麥,在陽光下金燦燦的。王村長說,聽老人講土堆原來有40多畝地,後來不斷有人挖土建房,現在剩下不過三畝多。(市橋人家原創:馬鑑堯,轉載請署作者名。)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商朝時,在山東渤海灣一帶住著徐姓淮夷,有著煮海為鹽的原始技術,內地的商王朝因井鹽漸枯,便組織武力東征,掠奪淮夷海鹽資源。迫使淮夷中的一部分人,從濰坊一帶向南遷涉,他們在魯南蘇北海濱定居下來,帶來了原始的煮制海鹽生產工藝。至商未周初贛榆海邊有了早期的海鹽生產,後又渡海到了鬱州島,即在今雲臺山海濱煮海水製鹽,其時板浦、新浦還未露出海面。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隨著南移人口增多,贛榆海邊煮鹽者增多,成為新的海鹽生產地,屯集著附近所產之鹽,經游水銷往各地。《史記。貨殖列傳》載“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有海鹽之饒。”春秋時莒國就在鹽倉城置鹽官,管理著鹽業生產,鹽倉城即為後來淮鹽之源頭,是兩淮鹽業最早的鹽務管理機構。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在鹽倉城村村委會,村長請來了幾位年長老農,大家在一起座談。據介紹現在的土堆叫上廟墩,上有廟、觀、庵建築,歷經千年幾毀幾建,故廟址逐漸增高,成為城中高地。鹽倉古城就在村子的身底下,老人幼時還記得西北角、南面還有殘留城牆,尚有東、西、南三座城門遺址,城牆為夯土所築,夯土中還發現有鐵汁澆灌的痕跡,城外有護城河通往龍王河。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贛榆”條解釋:“贛榆縣,漢置,三國時廢,故城在今江蘇省贛榆縣北,一名鹽倉城。”唐朝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載:“贛榆故城,名鹽倉城,在縣東北30裡,漢舊縣也,屬琅琊郡。”《嘉慶海州志》也載:“縣治北30餘里,土壘巍然,由來莫考。”說明漢代在此重又築城,是為早期贛榆縣縣治所在。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村民說,鹽倉城城裡周長8裡,城牆頂周長10裡,城外牆周圈12裡。鹽倉城是個正方形,每邊有2里長。傳說城牆有三間屋寬,可並排跑十匹馬。城牆內曾發現有房基、墓葬、鑄銅、冶鐵、骨器、陶器、石器等手工作坊。據王村長介紹,鹽倉城村原為鹽倉村、西村、胡村三村合併,其範圍恰好在鹽倉城內,因有遺留城牆殘垣,早先稱圩裡。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現遺留的上廟墩土堆,過去有三座廟宇,最上面的叫興國寺,有羅漢殿、三宮殿、關公殿,還有關老爺的馬棚。往下是座道觀,稱興隆觀,有玉皇閣、灶王殿、子孫殿、天后奶奶梳妝樓等建築,老人說是唐代尉遲敬德大將軍所建。興隆觀曾種有兩棵銀杏樹,樹幹高大,遠在海上便能看見,是為遠航歸家的標誌。再下面就是尼姑庵。每逢正月十五廟會十分熱鬧,保留至今已為傳統集市。

淮鹽的源頭古鹽倉城—大運河文化帶鹽河考察首站

鹽倉城毀於何時?老人也說不清楚。贛榆連心撟曾載文:“鹽倉城的沒落,是在清咸豐(1860年)九月,捻軍魯王血灑紫陽橋後,餘部退駐鹽倉城。當地權貴周翰儒帶領72村的反動武裝,同清軍一起對捻軍聯合剿殺,使鹽倉城在這次戰役後徹底化為一片廢墟。後來曾有民間藝人,根據上述的史實,編出一部長篇鼓書《黑鹽倉》,四鄉說唱,傳播甚廣。”

(市橋人家原創:馬鑑堯,轉載請署作者名。)

參閱資料:

《淮鹽源流初探》劉鳳桂、朱成安,連雲港社會科學,2016年。

《海頭鎮鹽倉城村發現大量文物專家已經到位》浪尖乞食,2015年10月24日。

圖片4、10選自網路,餘為考察組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