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當個種地人 手上也能沒老繭

2022-02-09由 頂端新聞 發表于 畜牧業

繭子怎麼消失

當個種地人 手上也能沒老繭

周口一個民俗文化博物館收藏的傳統農具,這些逐漸消失的農具,見證了農業發展的歷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於揚 實習生 李玉坤 文圖

核心提示|又是一年豐收季。大河報記者在傳統農區周口採訪時看到了新變化,過去常見的竹耙、桑杈、架子車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現代大型農機。農機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消失的是傳統農具,不曾改變的卻是豐收的主題。

來自周口市農機局的統計資料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周口市的農機保有量逐步增加:玉米聯合收割機從4500多臺增長到8400多臺,秸稈粉碎還田機從9100多臺增長到了13000多臺。與此同時,周口的糧食產量也在穩步提高:2012年,全市糧食總產為773。13萬噸;到了2016年,就增長到了805。79萬噸。糧食產量提升的背後,有多種積極因素,其中,與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密不可分。

當個種地人 手上也能沒老繭

收割機進地,玉米豐收

探訪

過去20天的秋收,如今只需三五天

9月底的周口秋高氣爽,田野裡玉米金黃,大豆飽滿,秋收大幕漸漸開啟。西華縣遲營鄉石坡村,61歲的村民石全富家種了3畝多地的玉米,沒有帶任何幫手,老石一個人開著拖拉機進地,並請來了一臺玉米聯合收割機。馬達轟鳴,收割機齒輪轉動,鋼鐵刀鋒與玉米秸稈碰撞,不消20分鐘,3畝多地的玉米全部收割完畢。從收割機的出倉口“吐”出金黃的玉米粒,石全富的秋收基本完成。天氣晴好的情況下,再晾曬上三五天,玉米就可囤積入倉,秋收宣告結束。

老石種了半輩子地,如此快速的秋收,是他以前不敢想的。以往收玉米,先掰掉玉米棒子,然後砍掉玉米秸稈,之後打掉玉米根上的坷垃,最後才把秸稈、玉米分別拉回家。秸稈當燃料燒火做飯,玉米一點一點手工脫粒入倉,前後需要大約20天。老石說,鐵鍁、竹筐、麻袋、架子車、抓鉤等這些農具,是收玉米的必備“神器”。而現在,只需一臺拖拉機和一臺聯合收割機即可,收割機負責作業,拖拉機負責往家運玉米。收割機過後,秸稈就地粉碎還田。

不僅在西華縣,秋收期間,大河報記者走訪周口多個縣市發現,傳統的農具悄然從田間地頭消失了。

當個種地人 手上也能沒老繭

改變

告別傳統農具,農機讓生活更美好

周口鄲城的80後農民賈雲飛創辦了一家種植合作社,在鄲城縣胡集鄉大蘇莊村,他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從鄉親們手裡承包流轉了1000多畝耕地種植優質紅薯,然後深加工做成紅薯粉條。

同樣是農民,賈雲飛的手上沒有老繭,打扮時髦。幾隻麻雀嘰喳著掠過頭頂,他站在潮溼的紅薯地裡手臂一揮:“你看我這1000多畝地,如果沒有農機耕作,我敢這麼幹嗎?”

賈雲飛高中畢業,少年時代也曾在家種地。腰痠背痛、手掌磨泡、兩腿不聽使喚,這是賈雲飛對種地耕田的痛苦記憶。他曾發誓要進城闖一片天地,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家種田。只是他把種地這件事做大了,一下種了1000多畝。而能讓賈雲飛輕鬆“駕馭”農事的,正是現代大型農機的普及。

眼下,賈雲飛的紅薯迎來豐收,如果不是這幾天秋雨連綿,應該基本收穫完了。“以前收紅薯都是用抓鉤錛地,現在有了專門的機器,方便多了。”賈雲飛輕鬆地說,農機不僅效率高,而且還省錢。如今,1000多畝地的紅薯,經過深加工變成粉條,他每年的毛收入可達到200多萬元,這無論在農村還是城裡,都是名副其實的“小康戶”。雖然是當地聞名的種糧大戶,但賈雲飛的家裡卻找不到一件農具。

當個種地人 手上也能沒老繭

博物館裡的農具

當個種地人 手上也能沒老繭

講述

從農具到農機,農耕文明薪火相傳

農業效益日益提升,農具會消失嗎?這似乎是個沒有答案的命題。老輩人對農具有著根深蒂固的情懷,但年輕人卻對農具印象不深。新時期的農民,或許不知道抓鉤怎麼用,但他們一定知道收割機加什麼柴油。

在周口市區工農路南段,有一個名叫華威民俗文化博物館的地方,這裡收藏了從漢代至今的各種農耕工具。76歲的館員馬子明對這些農具頗有研究,在城市安家落戶之前,老馬曾在農村務農多年,他說,一件件古老的農具,就是古人在長期勞作中的一個個智慧結晶。

“雖說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農具退出了歷史舞臺,但農耕文明沒有熄滅。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乘著現代農業的東風,藉著農業機械化的程序,仍在薪火相傳、一直延續。只要土地還在,農耕文明就一直會在。因此,我們豐收的主題不可能改變,反而會越來越好。”馬子明說。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對農業的重視程度絲毫沒有減弱。從鼓勵發展農業合作社,到倡導土地流轉,再到推行農機耕作,一個個惠民舉措,更加堅定了農民們種地的信心。他們有理由相信,土裡一定能生“金”,定能實現小康夢。

當個種地人 手上也能沒老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