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2022-02-06由 子曰大官人 發表于 畜牧業

葬在北邙困難嗎

策劃 | 道友讓一下

影片 | 道友讓一下

圖文編輯 | 子曰

中國有句古話說:“生死猶如一張紙的兩面,人雖死,但‘影子’猶存於世,這‘影子’便是‘靈魂’,而‘靈魂’是永生不滅的,這便是先人的靈魂觀。”

大概人類的所有民族都持有此種觀念,那些先民才設法為死者的靈魂提供一個繼續生活的環境,於是出現了中國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這樣宏偉的為先逝之人服務的建築。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秦皇兵馬俑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埃及金字塔

既然大多數古人秉承著這樣的靈魂觀,作為天之驕子的皇帝們自然也不例外,他們當然也要想方設法為他們的靈魂安排好住所!雖然建造的墓穴規模與始皇帝的皇陵比肩尚為困難,但在環境上一定要頂好才行!於是他們就尋到了一處妙地!

那這地方叫什麼名字呢?子曰就給大家出一道送分題吧!

“生於蘇杭,葬於__”空格里應填的地名是?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生於蘇杭,葬於北邙”意思是說:蘇杭一帶是人世間的天堂,最適宜人居;而洛陽的邙山,自古匯聚帝王將相之陵冢,最適宜穴居,傳說中國人理想的生命終點一定要留給洛陽城北的邙山。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不同於清東陵這樣針對某一個朝代王室成員的陵墓群,邙山安葬的24位帝王朝代跨度之廣,包括8座東周時期的王墓,5座東漢帝陵,1座曹魏帝陵,5座西晉帝陵,4座北魏帝陵,1座五代後唐帝陵等。

那麼為何如此多的不同朝代的帝王,都願意扎堆出現在邙山呢?邙山的風水到底有什麼優越之處?這期的《道友讓一下》就來給你講講這神奇的邙山:

(子曰提示:請在wifi下觀看影片,壕隨意!)

07:04

不方便看影片的話,可以閱讀下面的圖文版!

在講邙山之前,我們要先說說洛陽這個城市,因為洛陽和邙山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子曰知道大家的歷史都好,所以接下來就直接介紹洛陽吧!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先後經歷了共二十二個朝代,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洛陽城復原圖

那麼為什麼如此多朝代,總愛以洛陽作為首都?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古代建都的條件!在古代,交通、通訊等設施都不發達,所以建都對地理要求特別高!其中包含兩大要義,即:地形和水源

就地形而言,首先不能太平坦。因為打仗了,你沒有個地理屏障,人家騎兵一個衝鋒到家門口,這哪行? 所以得有險可守,險就是指山!其次,地勢不能起伏太大,因為起伏大就不利於交通和安居了。所以最好是中部平坦,周圍有險的地方最佳。

就水源來說,大家應該很好理解,其實世界上多數大城市都是依託河流建成的,著名的有巴黎塞納河、倫敦泰晤士河。河流能為城市居民提供水源,同時也是一道天然屏障。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巴黎塞納河

結合這兩點,可以顯而易見的是:古都一般傾向於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這個標準放在古代中國,契合度最高的就是中原地區。

而我們的洛陽城,自古便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其地勢之妙,請聽子曰一一道來!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洛陽雄踞中原,北臨邙山,南系洛水,東壓江淮,西挾關隴;更有群山環繞,東臨中嶽嵩山,西接秦嶺,北依太行山,南有伏牛山之秀麗,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人稱“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而古來中原,得洛陽者得天下。

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的局勢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當年,唐朝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想打進長安城時,洛陽就因地地勢之牢固,成功的阻擋了叛軍的進攻,給長安的守備增加了緩衝時間,讓唐王李隆基有出逃時間,沒有讓大唐瞬間滅亡。

講完了洛陽的山,子曰再來講洛陽的水。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洛河流經區域有195公里之長,是洛陽的母親河。有此水勢,外加北面之黃河,形成一種水源充足的富足之相。這也就是隋煬帝和武則天對洛陽喜愛有加,經常居住於此的原因。

又因黃河,洛河之緣故,河圖、洛書又發源於此地,還形成了代表華夏文明起源的河洛文化。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洛陽的風水已如此好了,但洛陽最好的風水位置卻不是在主城,而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邙山。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上文已經提起過,邙山坐擁24位帝王的豪華陵墓群,那麼為何如此多的帝王都願意葬在這裡呢?邙山的到底好在哪兒呢?子曰現在就來為你一一揭曉!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邙山風光

首先從地勢來看,邙山位於洛陽的北邊,海拔僅有300米,綿延100多公里,如一條小龍圍繞著洛陽城。

大家別看邙山地勢不高,但是人家水深土厚、滲水率低、粘結效能良好、土壤緊硬密實,這就為邙山大規模陵墓群的建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質條件。

同時,從大局來看:邙山還位於黃河的南岸,是崤山的支脈,枕山蹬河,伊洛之水自西向東貫穿而過。這依山傍水,山環水繞的形式,使邙山擁有了負陰抱陽的格局。

負陰抱陽之局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所以總結下來,邙山能夠吸引如此之多的王公貴胄在此地安葬,還是因為它擁有天然的建墓土質、依傍古都洛陽的地理優勢,是不可多得的好地!

到目前為止,邙山已有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古墓葬有數十萬之多!其分佈之密、數量之多、延續年代之久,都是無與倫比的。

那麼邙山為何能成為規模最大的陵墓群呢?

理由很簡單:如此多帝王都認為邙山是安葬自己九五之軀的寶地,那麼天下人自然也這樣認為,所以之後邙山又陸陸續續進駐了許多名人的墓地,現存有秦相呂不韋、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陵、西晉司馬氏、南朝陳後主、南唐李後主陵墓,以及唐朝詩人杜甫、大書法家顏真卿等歷代名人之墓……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請點選輸入圖三國名將曹休墓在邙山的考

看到這裡,有心的朋友可能不禁想問:古人為什麼會對墓地的選擇如此重視?這就不得不追溯到中國人所特有的祖先崇拜和禮制。

「城市風水」古代24位帝王為何都要葬於洛陽“北邙”?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是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國家,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由此便發展出了與小農經濟相匹配的,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緣遠近來區分嫡庶親疏的宗族文化。

而宗族文化又極其重視自己的根,講究禮法與先後順序,所以中國人來講,奉祀祖先便是其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尊奉祖先既表現在對於在世父母的盡孝,更重要的是對於死去的祖先顯孝。

基於以上說法,我們對祖先去世後的墓穴選址重視也就很好理解了!對堪輿學感興趣或有研究的朋友,都可以在下方給子曰留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