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自由散漫的“90後”袁隆平,當初一意孤行立志學農

2021-06-03由 第一財經 發表于 畜牧業

雜交率是什麼意思

據湖南日報訊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這位被尊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90後”,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知名度,這是因為他的研究成果關係到中國人,乃至地球人的飯碗。由袁隆平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團隊,在20世紀70年代所掀起的一次新的綠色革命,被公認為是繼墨西哥矮稈小麥培育成功之後,又一項對解決世界性糧食短缺有重大意義的科學發明。

這位“雜交水稻之父”,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獲得者;2000年,以他的名字為品牌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甚至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二毛”一意孤行立志學農

祖籍江西德安縣的袁隆平,1930年農曆七月初九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中兄弟五個,他排行老二,因此小名“二毛”。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袁隆平隨父母曾居住北京、天津、江西贛州、湖北武漢、重慶和南京等地,成長環境基本上都在大城市。

學生時代的袁隆平,喜歡思考、善於提問,從思考中加深對一些複雜原理的理解。由於他什麼事都愛提問,同學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問號先生”。正是由於袁隆平從小養成了善於思考、敢於提問的習慣,這為他以後走上科學研究道路奠定了基礎。

袁隆平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還有著一股堅強的意志,這使其在以後的艱苦工作和曲折生活中,能夠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實驗研究,最終摘取綠色王國中最燦爛的明珠。

在袁隆平19歲時,父母希望成績優異的他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但倔強的“二毛”一意孤行,執意報考重慶相輝農學院農學系(解放後併入西南農學院)。

之所以選擇學農,袁隆平解釋稱,緣於從小產生的志趣。當時,在漢口扶輪小學讀小學一年級時,有一次,老師帶他們去參觀了一個園藝場,各式各樣的花像毛毯一樣鋪在地上。

這讓他想起了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鏡頭裡窗邊外滿是隨手可摘的水果,想喝牛奶,奶牛走過來順手接一杯……袁隆平稱,“兩者的印象疊加起來,心中就特別嚮往那種田園之美、農藝之樂”。

袁隆平父親畢業於南京的東南大學,在老家德安縣當過小學校長和督學,後來在平漢鐵路局工作。母親早年在江蘇鎮江的教會學校讀高中,畢業後在安徽蕪湖教書。父親不理解他為何要學農,建議填報理工或者醫學專業。母親則勸他,學農很辛苦,將來要當農民。但是,年少的袁隆平不以為然。

袁隆平22歲時,也就是1952年,他的人生原本還有兩次完全不同的選擇。這一年,他報名參加飛行員考試,從重慶西南農學院800名學生中脫穎而出,透過36個體檢專案後,被選為空軍預備班的一員。但在入空校報到的前一天接到通知,不用去了。同一年,就讀於西南農學院的袁隆平,憑藉高中就拿過武漢市第一名、湖北省第二名的游泳技術,代表川東區到成都參加西南聯省游泳錦標賽。前三名都進了國家隊,得了第四名的袁隆平,就此錯過成為游泳運動員的機會。他將這次失利歸咎於成都的小吃太多太好吃,以至於吃撐了影響了發揮。

1952年,作為農學院學生的袁隆平第一次深入農村,住在農民家裡,才知道原來真正的農村又苦又累又髒又窮。袁隆平曾直言不諱,如果小學老師帶他們去的不是園藝場,那麼他可能不會立志學農了。不過,也正是看到當年農村的真實場景,袁隆平更堅定了學農的信念。

自由散漫的“90後”袁隆平,當初一意孤行立志學農

55年前《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發表

1953年,袁隆平畢業於重慶的西南農學院遺傳育種專業。在重慶長大的他,服從組織分配,來到了偏遠荒涼的湘西南一隅的黔陽安江農校當老師,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業科研。

經歷過飢餓,也聽過無數次“金元寶比不上兩個饅頭”的袁隆平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專業研究出高產水稻。

袁隆平的研究傳承了孟德爾的科學,應用了現代遺傳學。西南農學院的管相恆教授在1950年代初期鼓勵、幫助袁隆平課外自學孟德爾-摩爾根創立和發展的遺傳學,使袁隆平不是像大多數同期中國學生一樣隔絕於現代遺傳學。

根據國內學者饒毅撰寫的文章《55年前,袁隆平發表論文的意義》,1956年,在湖南省安江農校初任教師的袁隆平開始做研究。1958年,他重拾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用其指導育種。1960年,他開始研究水稻。1961~1962年,在水稻的研究過程中,他以自己獲得的資料體會了孟德爾遺傳學的正確性。

1962年,袁隆平到北京請教過中國農業科學院的鮑文奎教授,後者於1940年代博士畢業於摩爾根創立的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鮑文奎不僅指出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為正確和米丘林-李森科為謬誤,而且幫助袁隆平在農科院的圖書館看文獻,瞭解國外研究進展有助於袁隆平的研究。

袁隆平從前人的科學積累中得知雜交優勢,得知雜交玉米、雜交高粱的成功,得知水稻不育現象,得知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對雜交水稻的嘗試。於是,他大膽提出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這是國際上從1917年有人發現水稻雄性不育現象以來一直沒有研究成功的課題。

在袁隆平從大田發現了天然雄性不育株,轉育成第一代雄性不育系材料之後,1966年2月28日,也就是55年前,他在《科學通報》上發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文章不僅保護了特殊時期的袁隆平,也成為後續雜交水稻研究的理論起點。

1967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和他發表的論文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他被調到湖南省農業學院工作。

饒毅稱,袁隆平1964年開始找雄性不育系,他和他的團隊透過多年研究,對先前文獻有繼承、有突破,長期艱苦努力後,到1974年得到提高產量的雜交水稻,很快得到推廣。這時距他開始科研已經十八年、找雜交水稻逾十年。

自由散漫的“90後”袁隆平,當初一意孤行立志學農

國際水稻研究所原所長斯瓦米納森稱讚,雜交水稻是“第二次綠色革命”。該所烏馬裡博士則說,長沙是各國雜交水稻科研工作者的聖地。如果你沒有見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麼,你的科研旅途才剛剛起步。

對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的尊稱,也有將近40年的時間。據《湖南日報》報道,1983年初,湖南日報科教部原主任譚毅挺在安江農校採訪袁隆平,聽聞在1982年度國際水稻所召開的國際學術報告會上,時任所長斯瓦米納森用“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來介紹袁隆平。

於是,譚毅挺當即決定沿用這一說法,在全國首次用“雜交水稻之父”來尊稱袁隆平。

開創“三系雜交水稻”的先河

對糧食安全的關注,一直是中國這個人口大國面臨的頭等大事。新中國成立之初,稻、麥新品種選育主要採用傳統的“一穗傳”方法,育種學稱為系統選育法或純系育種法。這是自花授粉作物常用的育種方法。

到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的農業科研機構和科研人才隊伍日漸壯大,具備了開展大規模協作攻關,集中力量進行稻、麥雜交育種的科研條件。稻、麥良種的選育從前期的偶然性、隨機性的“一穗傳”選育進入到依據育種目標進行雜交選育的新階段。

雜交育種是指對作物的不同品種間進行雜交,並在其雜交後代中透過選擇而育成純合品種的方法,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主要技術,世界各國的主要作物品種大都是採用此法育成。雜種優勢是指雜交種在生長勢、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適應性、產量、品質等方面優於其雌雄雙親的現象;自花授粉作物利用雜種優勢提高產量和品質,是20世紀農業科學的重大創舉。

刊發於2019年第9期《中國科學院院刊》的文章《雜交水稻和雜交小麥的選育(1960—2000年)》稱,袁隆平開創了“三系雜交水稻”的先河,中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大面積成功應用水稻雜種優勢的國家。

前述文章作者之一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朱冠楠稱,水稻是純粹的自花授粉植物,當它的穀粒穎殼開花時,已經在殼內完成了授粉過程。通常情況下,如果需要進行少量穀粒的水稻雜交,就必須在穎殼開花前進行人工去雄,阻斷穎內授粉。但是在大田生產的場合,實際上不可能進行人工去雄的田間操作。這時候,選擇一種自身就是雄性不育(或稱花粉敗育)的水稻植株,就是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關鍵。

在過去很長的時期內,全世界的育種學家都在苦苦尋找自然界“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非常幸運的是,袁隆平和他的學生1970年在海南省的一個野生稻群體中發現了雄性不育株。他以敏銳的科研洞察力使這次偶然發現變成了改寫水稻栽培史的大事件。

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始終依靠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探索跨區域、跨學科、跨部門的協同攻關模式,有效解決了不同時期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成立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等幾十家農業科研教學單位、生產部門共同參與的“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有力促進了雜交水稻研究,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三系”配套,推動了中國糧食生產水平的飛躍。

從1976年起,雜交水稻開始迅速向全國推廣。“南優2號”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汕優63”在1986年成為全國雜交水稻播種面積最廣的品種,此後16年連續穩居首位。

2001年,以袁隆平為首席專家的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選育成功的“秈型雜交水稻”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特等獎。頒獎詞說:利用中國普通野生稻雄性不育株經過連續回交及廣泛測交篩選,於1973年完成“三系”配套,並配製出光合效率高、根系活力強等優勢雜交組合。1976~1980年,全國累計播種面積2。5億多畝,增產糧食130多億千克,增產效果顯著。

自由散漫的“90後”袁隆平,當初一意孤行立志學農

自由散漫的“90後”

“90後”的袁隆平,總是葆有年輕的心態,這為真正的90後年輕人所喜歡。

在秘書辛業芸訪問整理的《袁隆平口述自傳》中,袁隆平稱,因為自己這種憑興趣和愛好的性情,到畢業時,大學同學們給了他一個鑑定:愛好——自由;特長——散漫,合起來就是自由散漫。

他說,“哈!說實話,直到現在我也還是這樣。我不愛拘禮節,不喜歡古板,不願意一本正經,不想受到拘束。”

在袁隆平的愛好中,游泳是很重要的一個。他喜歡游泳,有一個特殊的原因。1938年,袁隆平一家7人從湖北漢口動身,乘坐一隻小木船,逆水而上,由水路至湖南。到達湖南桃源縣時,有一天,8歲的袁隆平與四弟袁隆德在船上玩,不小心被推下河中,險些被淹死,幸虧一位老船工將他救上船。從此,袁隆平下決心要學會游泳,以後也像老船工那樣,能遇難救人。

到了夏天,他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河學游泳。第一個暑假,他學會了狗爬式、蛙泳等容易掌握的基本姿勢。第二年,他不滿足於現狀,向難度 大的自由泳攀登。儘管有同伴勸阻,但袁隆平卻說,要能在水中遇難救人,關鍵在於速度,只有自由式速度快,再難也要攻下它。經過刻苦努力,袁隆平終於掌握了自由泳的要領,成為一名游泳高手。

除了游泳,他還喜歡打檯球;還喜歡音樂,小提琴拉得很好。在他70多歲時,他常常對自己的學生說,我有著50歲人的身體和30歲的心態,和你們一樣有著20歲的肌肉。

根據《傾城之戀:“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情深如海──袁隆平之妻鄧哲細說其婚戀故事》,1999年9月9日,袁隆平的夫人鄧哲講述她的婚戀故事。

她提到,生活上不拘細節的袁隆平,最初在安江農校單身多年。1960年,袁隆平初戀女友與出身好的男教師結婚,這讓他黯然神傷,在房間中拉著一首又一首哀傷的曲子。

1964年,袁隆平與鄧哲結婚。新婚三天後,鄧哲就陪著丈夫搞科研。要研究雜交水稻,就要找到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鄧哲自述,水稻吐穗揚花的季節,烈日炙烤的稻田裡燙如烙鐵,他們不顧毒蛇和蚊蟲的叮咬,也不顧葉齒在手臂上劃出的道道血痕,在一望無際的稻浪裡苦苦尋覓。足足找了兩年,幾乎踏遍了安江所有的稻田,終於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雙親離世時,忙於工作的袁隆平均不在身旁,均是夫人鄧哲幫助料理。後來,他為兩位老人去世,都沒能在身邊送終而難過地落淚,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孝的兒子。鄧哲安慰他把雜交水稻搞成功了,讓全國人民都受益,二老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自豪,也會理解的。

鄧哲稱,由於袁隆平在野外工作,長期勞累,患有嚴重的胃病和習慣性腸炎。他的病很奇特,胃病一發作,就要吃糯米把耙之類的東西,習慣性腸炎一腹洩,就要吃楊梅罐頭。所以,自己總是準備著這些食物,以備急用。他出國時,也總是要為其帶上幾瓶中國的楊梅罐頭。

1993年4月14日, 袁隆平獲“菲因斯特世界飢餓獎”,這是由美國民間組織設立的,其目的是獎勵為全世界戰勝飢餓、預防飢餓作出了聾越貢獻和努力的人。

袁隆平在大會上作報告稱,中國的雜交水稻事業是曲折而幸運的。從《科學通報》上發表《水稻雄性不孕性》論文開始,到“野敗”的發現、三系配套、全國性協同攻關選育出一系列強優組合、“千軍萬馬”下海南制種,短短數年達到雜交水稻普及,……等等,一連串動人心絃的故事,為雜交水稻的快速發展推波助瀾。

他說,30年過去了,從1976年大面積推廣雜交稻以來,全國已累計種植24億畝,單產由每畝280公斤提高到440公斤,就種植面積而言已佔全國水稻總面積的一半,而其產量已佔水稻總產量的60%以上。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1990年雜交稻的種植面積佔世界水稻總面積的10%,產量佔水稻總產的20%。因此,中國的雜交稻被譽為“東方魔稻”。

農民日報報道稱,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袁隆平先生畢生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始終為端穩中國人的飯碗和保障世界糧食安全不懈奮鬥。自1976年雜交水稻大面積推廣應用以來,我國水稻畝產大幅度提升,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還在亞洲、美洲、非洲等眾多國家大面積種植,為消除世界飢餓與貧困作出了突出貢獻。

該負責人表示,袁隆平先生的離世是我國三農領域的重大損失,對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我們將學習和發揚袁隆平先生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持續推進種業創新,堅決打贏種業翻身仗,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