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陌生人用聲音“遇見”:吱呀用聲音打開了社交的另一維度?

2022-01-21由 砍柴網 發表于 畜牧業

吱呀表示什麼聲音

2019年,社交時代波瀾又起,有點第二春的意思:“三英”戰微信、抖音上春晚、微博收購無他相機,意欲打造“中國Ins”……

每家網際網路公司都有一個社交夢,但TA們做夢的方式各有不同。短期內,熟人社交仍將是微信獨步天下,無論是曾經的MSN、網易泡泡、新浪UC曾經的百舸爭流,還是自己人的QQ,都難以撼動微信。

相應地,陌生人社交領域,有跡象顯示,在經歷圖片社交、同城社交、請吃飯社交、直播社交之後,玩家們正在針對95後、00後為主的年輕人,推出更多超越“第一代網際網路住民”想象的玩法。

其中,一款名為吱呀的社交APP,正試圖另闢蹊徑,透過“以聲會友的”方式,給這個市場加一把火。

作為一款去年12月正式運營的陌生人社交產品,吱呀APP近日已衝上IOS社交免費榜第四名。根植於過往數年來蓬勃的“聲音經濟”,聲音社交的確值得期待。

然而,新入場者的新玩法,也會遇到陌生人社交市場上的老問題,吱呀也不例外。關鍵看如何解決。

陌生人社交是剛需

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後,社交的需求就成為一座金礦,陸續被不同的產品挖掘。其本質,是資訊的交換和情感的流動。

熟人社交可以同時承載這兩項功能,甚至更多,微信即是如此。

相比之下,陌生人社交的首要任務非常單一和明確,就是完成情感的流動。這種流動的順暢與否,完成的質量和效率,決定了使用者對該社交產品的信任度、依賴度,自然也就決定著TA們對產品的使用時長。

實際上,面向陌生人的情感表達,一直都是一種剛需。追溯網際網路簡史,從早期風靡但迅速終結的QQ新增陌生人,到後來的豆瓣同城好友,再到有些曖昧的探探、陌陌,這種剛需一直在被各種產品輪番瞄準,並在其間不斷轉移。

但公平地說,剛需並沒有被完全滿足,即便是陌陌,也沒能做成高頻產品。

它們的缺點有目共睹,也是行業共識:目前,大多數的陌生人社交產品還停留在以圖會友的階段。比如,探探就要求新使用者註冊時,必須上傳正面清晰照,否則不讓繼續使用。

人不可貌相,但也要有一定的限度——我們理解社交產品的這種邏輯。但實際效果證明,這種設計衍生出了無窮的煩惱。

對平臺而言,上傳照片其實就是 “看臉”。當用戶的絕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照片上時,就會給“情感的流動”帶來天然的阻礙,對平臺不利,對使用者也不夠友好。

對使用者而言,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進入一個“看臉”的世界去尋求情感表達時,不得不同時面對這個世界潛藏的危險。尤其對女性使用者而言,針對照片而來的、頻繁的問候,一定會成為困擾。一旦她們感到到這一點,就可能會選擇解除安裝,離場,導致平臺男女使用者的比例失調。

平臺不得不用另一個錯誤來彌補這個錯誤,那就是引導使用者充值,換取高曝光率或者一鍵強制喜歡。

但在這種機制下,即便使用者成功實現配對,彼此的交流會大打折扣。因為匹配和交流後,如果發現對方不是自己的“那碗菜”、“那棵草”,失望的情感將會加倍放大,平臺也會重新回到使用者流失的死迴圈。

除了“以圖識人”的痛點,好些陌生人社交產品還存在推薦機制上的硬傷,比如單純透過位置共享的方式,向用戶推薦“附近的人”的做法,就完全誤解了陌生人社交中的“心理距離”和“地理距離”。

因此,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一款好的陌生人交友產品,應該在更友好的情況下,更高效地匹配使用者。簡單地說,就是“多讓我爽,少讓我不爽”。

我們好奇的是,近期在應用商店急速躥升,至1月23日已經排到IOS社交免費榜第四的吱呀,是否有能力解決上述一系列痛點,真正實現“情感的流動”。

吱呀的精準匹配

與文字、圖片相比,聲音本身是一種直接承載情感的表達形式,具有做陌生人社交的先天優勢。關鍵在於,主打聲音社交的吱呀,是否確保能透過聲音,去傳達情感。

在這方面,吱呀依託的,是自有的底層技術——精準聲鑑,其核心演算法是音色鑑定模型。

什麼是音色鑑定模型?可以這麼解釋:依託團隊基礎,吱呀在APP上線之前,已經積累了海量的音訊資料,可以藉此找出所有音色種類的變數因素,然後透過AI技術,建立多個音色分析的方程式。

當新使用者下載吱呀,進行註冊時,須錄製一段聲音(比強制上傳照片更友好)。而這段聲音,會成為方程式中的一個變數,系統會提取聲音片段的特徵,帶入到方程式中,所得到的結果,便是使用者的音色型別。

陌生人用聲音“遇見”:吱呀用聲音打開了社交的另一維度?

筆者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吱呀會引導新使用者錄製一段歌聲、繞口令、饒舌等,然後透過使用者上傳的語音片段進行音色匹配,最終生成一張有主音色、聲音性格、音色評分、匹配指數等資訊的“聲份證”。

比如,男性使用者可以是正太音、少年音、青叔音等,女性使用者可以是蘿莉音、少女音、御姐音等。

陌生人用聲音“遇見”:吱呀用聲音打開了社交的另一維度?

吱呀

使用者憑藉這張富有情感屬性的“聲份證”,去吱呀的聲音世界遨遊,平臺會透過聲鑑技術和大資料演算法,進行實時匹配推送。

實際體驗中,筆者在幾分鐘內就收到了自己感興趣的使用者迴應,同時還有新使用者發來的問候。

有資料顯示,使用者只要在吱呀上待個5分鐘,便可收到2-3人的迴應,這樣的迴應速度,是很多市面上同類型的社交app難以做到的。另外,也有熱心使用者反饋,在玩吱呀之後的一個星期,便成功奔現脫單。

除高效匹配外,筆者認為,吱呀的玩法是比較簡便的,不用花費太多的學習成本,就可上手使用。

這一點在APP的UI設計中也有體現:一級目錄只有3個選項,其中在“找朋友”選項,使用者的聲音透過“聲音瓶”的形式傳出,這與之前的“漂流瓶”有點類似,簡單直接。當“聲音瓶”開啟時,會有波浪、音符等視覺效果出現,相當於模仿聲帶振動,將聲音傳播出來,特別生動、形象。

陌生人用聲音“遇見”:吱呀用聲音打開了社交的另一維度?

當用戶聽到有感覺的陌生人聲音時,可以點選“喜歡”,立即與對方開啟聊天模式。這種玩法免去了使用者加好友、並等待對方稽核透過的過程,縮短了社交鏈條,更加高效。

而如果聽到的是不喜歡的聲音,可以選擇“扔掉”,而對方不會接受到資訊,不會知道自己被“扔掉”,因此也不會感到不舒適。

對新使用者而言,聽的聲音越多,“喜歡”或者“扔掉”的聲音越多,所匹配的範圍就會相應變化,那麼匹配就越精確。這一點,也是筆者在使用過程中的深刻體會。

筆者還能聯想到的一點是,匹配越高效,社交成功率就越高,使用者之間“由生到熟”的速度也就越多。由此可能出現的問題是,使用者將會互加微信,離開吱呀,進入熟人社交的階段。

這看上去像一個悖論:陌生人社交做得越好,使用者流失越快?

其實不然。第一,上述設想,可以證明吱呀真正完成了陌生人社交的任務。第二,這種情況出現越多,越證明吱呀能滿足使用者需求,將吸引更多新使用者入駐。第三,陌生人社交的需求永遠存在,並不會因為老使用者的離開而枯竭。

就匹配速度和精準度,還有上手的成本來說,吱呀算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產品。既然如此,吱呀是否能做成大眾化市場?擁有特殊聲鑑技術和快速匹配兩大優勢的吱呀,在後續的發展中又有多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