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中華民族四大賢母之一歐母,畫荻教子的故事

2022-01-18由 中華人物勵志 發表于 畜牧業

母一共有多少畫

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中華千年文化奠基人之一。

他4歲時,父親在當官的任上病死了,拋下了孤兒寡母,也沒留下任何積蓄。

鄭氏向來敬重丈夫,萬分悲痛丈夫的離世。她才三十多歲年紀,沒有想過再嫁人,決心將兒子培養成像丈夫那樣的讀書人,將來一樣做一個好官。

迫於生計,歐母帶了四歲的歐陽修前往湖北隨州,投奔歐陽修的親叔叔歐陽曄。

歐陽曄接濟娘倆在隨州居住下來。他官做得並不大,不能給多大的幫助,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可想而知。

家裡窮,請不起老師,上不起學堂,甚至窮到沒有錢買筆墨紙硯,怎麼教孩子讀書寫字呢?

鄭氏很快想到辦法。當時隨州城外的渦水河畔生長著大片荻草,荻草的莖杆堅硬如木,歐母就取來河邊生長的荻草杆代替筆,在沙灘上書寫,手把手教歐陽修識字寫字,回家的時候,她還不忘割上一大把荻杆,又找來一個木盆,鋪上滿滿一盆河沙,在夜晚的燈光下,以盆裡平鋪的沙子當做紙,一筆一畫地教五歲的兒子讀書識字,教育他做人的道理。

中華民族四大賢母之一歐母,畫荻教子的故事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孤兒寡母貧窮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所有的家庭重擔都落在歐母頭上,她沒有被壓倒,咬緊牙關挺了過來。

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歐陽修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特別努力,小小年紀就讀了很多書。

家裡實在太窮了,買不起書,歐陽修就到處找人家借,碰上好的書籍,都是借回家一筆一劃、端端正正的全文抄錄下來,並反覆揣摩學習。

就這樣,小時候的歐陽修透過讀書長了許多見識,後來有機會讀到韓愈文集,非常敬佩,立志將來做一個像韓愈那樣學問高深,道德高尚的人。

歐陽修20歲那年,接連參加科舉考試,連考三場,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名次,後於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進士,又娶了患難時特別欣賞他的老師的女兒為妻。

窮人家的孩子,靠母親的教誨和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熬出頭了!

歐母為兒子感到高興之餘,更希望兒子不僅學問好,還要做一個好官,一輩子做人做事對得起良知。

母親將歐陽修父親當官的事蹟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處理每一件案宗都非常慎重,儘量不冤枉一個好人。”她還說:“你父親一輩子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拿微薄的工資接濟有困難的人。他常常當我說,錢財是身外之物,一個人的品德才是最重要的。他去世後,雖然沒有留下一間房,沒有留下一畝地,但咱們一家人活得清清白白,對得起自己良心。”

後來歐陽修當官受貶,歐母安慰他說:“無論官當得大還是當得小,堅持心中的理想和正義才最光彩。我們家過慣勤儉的日子,再苦再累都算不了什麼,只要你思想上進,不忘初心,我就很高興了。“

中華民族四大賢母之一歐母,畫荻教子的故事

皇祜五年,歐母病逝於南京,享年73歲,歐陽修將母親遺體運送故鄉安葬。母親的教誨,深深地影響了他一輩子。他一生為官清正,大力提攜新人,桃李滿天下,成為北宋那個時代的文壇泰斗,成就了一生的豐功偉業。

後來,人們讚揚歐母艱辛教子的精神,在她的墓碑上刻下一幅贊聯:“阡表不磨崇國範,古墳猶帶荻花香。”她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

每一位母親都非常愛她的孩子,但做到像歐母這樣正確引導、正確教育孩子,無私付出,非常了不起!

歐母甘守清貧,艱辛教子,再加上孩子爭氣,出人頭地,幹出了一番了不得的事業,母憑子貴,歐母因此名垂青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四大賢母”之一,永遠為後世稱讚。

這便是 “畫荻教子”典故的由來,感謝這位賢良的母親,以她偉大的母愛,無私的奉獻,為中華民族貢獻了一位千古奇才。

中華民族四大賢母之一歐母,畫荻教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