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2022-01-18由 冬暉學堂 發表于 畜牧業

鄭的讀音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第七篇第17章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雅:形聲字,從隹,牙聲。最早見於金文。《說文》認為,雅的本意是烏鴉,讀作yā。如《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後假借指正確的、規範的。如《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引申為高雅、文雅等義,讀音轉變為yǎ。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雅也指宏大,如雅量,指宏大的氣度。亦指氣度寬廣,如《晉書·李壽載記》:“敏而好學,雅量豁然。”也稱人善飲為“雅量”。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雅正指典雅純正。如漢代應劭的《風俗通·聲音·笛》:“笛者,滌也。所以盪滌邪穢,納之於雅正也。”又如宋代王安石 《上邵學士書》:“雖庸耳必知雅正之可貴,溫潤之可寶也。”

雅正也指敬辭,把自己的詩文書畫送人時,表示請對方指教。

雅緻指優美而不落俗套,如:閒情雅緻。

雅也通伢,如東漢漢王充的《論衡·自紀》:“以聖典而示小雅。”“小雅”即小伢,是對小孩子的稱呼,古作“牙”,此義讀yá。

“雅”、“夏”古代互通,如《左傳》“公子雅”,《韓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簡《孔子詩論》“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荀子·榮辱篇》中有“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這些與“楚”、“越”相對的“雅”、“夏”泛指以為中國曆代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

雅言,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言,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後人將古漢語通用的上古音系稱為“雅言”,其音系為上古音系。

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而夏建都在洛陽,然後殷代建都也在洛陽周邊。所以歷代雅言標準音的基礎就是在洛陽一帶,這一點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

元朝時期比較特別,統治者法定蒙古語為國語。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廢除胡語。《洪武正韻》刊行,規範了漢語標準語。明朝以中原雅音為正音。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明代以前中原地區經戰爭等因素,雅音影響至明朝前期都城的南京,官話遂以南京音為基礎,南京話為當時漢語標準語。

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從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城人口一半,南京音成為當時北京音的基礎,而南京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北京官話相對通行範圍較小,地位較低。

清朝早期,南京官話仍為官方主流標準語。清雍正八年,清設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話是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相融而成的。

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1909年,清朝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即清末國語。

可以說古代的普通話是以洛陽話為標準音的。從上古、中古一直沿襲至近代官話,歷時四千多年。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執禮:主持禮事。

全文理解為:

孔子有時講雅言,讀《詩》、念《書》、主持禮事時,用的都是雅言。

何晏的《論語集解》中曰:“孔曰,雅言正言也。”這個孔是漢朝的孔安國,又講到“鄭曰,讀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後義全,故不可有所諱也。”鄭即東漢經學家鄭玄。

鄭玄認為,讀古聖先王的經典、典籍。我們讀誦,一定正言其音,就是讀音要讀正,不能讀偏。讀準了音,義才全。不然的話,沒有讀準古代聖王的名字是非常忌諱的。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朱熹解釋說:詩、書和禮,都是切近於日用平常,這常常要用到的,孔子常常講,所以這是屬於常用的話,這個雅當常字講。

現代的學者一致認為,雅言就是標準語言,孔子從事主要活動都用標準語言,說明孔子對於文明傳統的尊重。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語言不統一,各有方言。雅言是中夏通用的語言,類似於今天的普通話,是正音。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語言是一種文化的工具,中國的語言文字是中華文明的一大特徵,孔子對此是非常尊重的,在講述《詩經》、《尚書》或者行禮時都用雅言,便於闡發本義,倡導傳統文化和道德。

語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現改變,所以古人發明了一套文言系統,專門用於書寫、記錄各種事件、資料,幾千年過去了,語言的變化非常大,但是用於書寫的文言非常穩定,現在也能看懂幾千年前的書籍。

白話文就是語言文,在古代,用白話文寫作是會被人看不起的。直到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開始,白話文寫作才逐漸普及,當時有人還想把中國文字拼音化,不但不可行,從文化自尊上也應該好好向孔子學習。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古代人怎麼給漢字注音?

古人給漢字注音一般採用讀若、直音或反切的方法。

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有采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準”。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盛於漢代。這一點在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例如《說文》中的“材,才聲”,意思是說“材”這個字的讀音應該讀成“才”。

後代的經學家把這種方法說成“音某”,也是同一個意思。比如唐代陸德明編寫的《經典釋文》有“拾,音十”。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直音法雖然簡單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侷限性。有時候會出現某個漢字沒有同音字的情況,比如“丟”字,我們找不到同音字來注直音。

有時候這個字雖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漢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難懂、難讀,這是違反學習原則的。 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

另一種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調的字來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聲”。意為把本讀去聲的“到”讀成平聲,就是“刀”的讀音。

這種注音法雖然比直音法有所進步,但是由於需要改變聲調,然後才能讀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安史之亂後,人們很忌諱“反”字,所以反切稱為“切”。

比如“毛,莫袍切”,這個的意思就是取莫得聲母m,取袍的聲母ao,兩相組合,就讀出了mao這個讀音了。周有光先生稱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

反切法的起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四種觀點:

一、起源於三國的孫炎。這種說法最早見於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中的《音辭篇》:“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

二、起源於東漢末服虔。日本釋安然的《悉曇藏》引用唐朝武玄的《韻詮》中《反音例》稱到:“服虔始反音。”清代的章炳麟等人就主張這種說法。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三、來自西域。宋代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卷三:“反切直學,自西域入於中國,至齊梁間盛行。”

四、中國古來有之。這種說法可能來源於“二合音”,沈括在《夢溪筆談》裡的《藝文二》卷十五中寫道:“切韻之學,本出於西域,漢人訓字止曰讀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似西域二合之音,蓋切字之源也。”

反切也可能是起源於文字創制之時,清代劉熙載所著的《說文雙聲》裡的《敘》說道:“切音始於西域乎?非也。始於魏孫炎乎?亦非也。然則於何而起?曰:起於始制文字者也。許氏《說文》於字下系之以聲,其有所受之矣。”

在以後歷代中,反切被不斷改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廣韻》和《集韻》。雖然都是宋代的韻書,相差只有幾十年,但是《集韻》的反切已經有了很多的改進。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明代的呂坤所寫的《交泰韻》,清代的潘耒所寫的《類音》,設計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但是無論怎麼樣,用漢字注音都會帶有侷限性。

敦煌石窟曾經發現一個署有“南梁漢比丘守溫述”的韻學寫本殘卷。守溫和尚在分析漢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基礎上,制定了描述漢字語音的三十六字母。

可惜他用的是漢字來表示這些聲母和韻母,這樣的字母沒有進一步發展成拼音文字。

在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算漢語拼音的一種。

論語史鑑:古人是怎樣給漢字注音的?

明朝,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清末明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

1867年開始的,由英國威妥瑪與人合編的注音規則叫“韋氏拼音”。被廣泛用於人名、地名注音,影響較大,1958年被廢止。

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頒行。

這種注音法,現在臺灣依然使用。但是,同時也出現了拉丁字的拼音運動,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運動結合很密切。

共和國成立後,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就是現在使用的這一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