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2022-01-17由 生物學家講歷史 發表于 畜牧業

趙武靈王為什麼擁立秦昭襄王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大增,東敗魏韓,南並巴蜀,成為當之無愧的戰國第一強國。為了凸顯秦國與其他諸侯的區別,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邀齊閔王並稱東西二帝,秦國的風頭一時無兩。然而這位將秦國帶上新巔峰的雄主得位並不光彩,一直有種說法,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持繼位的,秦人受趙國威迫,才不得不承認嬴稷為王。這種說法無疑讓人大跌眼鏡,一直以來秦國都是作為強權存在,一直是秦人干涉他國內政,何時輪到趙國左右秦國國君人選呢?秦國真有那麼憋屈的時候嗎?趙武靈王和趙國又如何能有這麼大的能量呢?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秦國局勢微妙,本是棄子的嬴稷突然成為王位繼承人之一

首先,嬴稷確實不曾是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甚至連第二或第三都排不上,他得以繼位確實是得到了大量外部力量的幫助,當然,也有運氣和巧合。

嬴稷是秦惠文王的庶子,母親是大名鼎鼎的羋月羋八子。八子並不是名字,而是妃嬪中的一個等級,算是個中級職稱,和正牌的王后差著好幾級呢。所以惠文王時期,羋月地位並不高,嬴稷的地位也高不到哪兒去,在惠文王的諸多公子中,嬴稷一點也不顯眼。惠文王的繼承人時正牌王后惠文後的唯一嗣子嬴蕩,也就是後來的秦武王。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作為秦國連橫計劃的一部分,還未成年的嬴稷被派到偏遠的燕國為質。兩國之間互派質子,本很平常,但這裡面有個潛規則。弱國派到強國的一般都是國內重要人物,甚至會是太子,而強國派到弱國的質子則要差很多了,基本都是國內邊緣人物。羋月是有三個嗣子的,除了嬴稷,他還有兩個弟弟嬴芾和嬴悝。所以論起牌面來,嬴稷可能還比不上兩個胞弟。嬴稷就是這樣一個被秦國王室拋棄的人物,他自己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坐上秦國的王座。

然而,機會還是來了,嬴稷突然成為王位候選人之一。年輕的秦武王在周國意外身死,由於他沒有留下子嗣,所以下一任秦王首先要從他的兄弟裡面挑選。又由於秦武王死前沒有留下遺命,所以他的那些庶出兄弟們在理論上沒有高低之分,都有繼位的權利。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雖是這麼說,但嬴稷本就不受寵,還遠在燕國,實際上並沒有奪得王位的可能。下一任秦王最熱門的人選是是惠文王的庶長子嬴壯和嬴稷的胞弟嬴芾,兩人及其背後的支持者為爭奪王位大打出手。而嬴稷身處他國多年,在國內根本沒有自己的勢力,然而命運女神還是垂青這位棄子。

楚系力量崛起,嬴稷的繼位的可能性又大了一分

前面一直在說,羋月在惠文王諸妃嬪中地位並不高,但為何在爭奪王位時,羋月突然強起,扶持嬴芾和有惠文太后支援的庶長子嬴壯競爭?這要從秦國的政治派系說起。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由於秦國勢大,各國都和秦國有聯姻,比如羋月是楚女,而惠文後是魏女,他們分別代表了居秦楚人和居秦魏人。秦惠文王時期,魏系力量更加強大,不但惠文後是魏女,秦武王的王后亦是魏女。秦武王繼位後,延續了連橫魏國的政策,重點打擊韓國和楚國。嬴壯的母家是哪兒,並沒有定論,但秦武王執政時期,他出任了庶長一職。庶長是秦國最有實權的官職,既有兵權又有土地,對秦國朝政具有巨大影響力,顯然他很受秦武王母子信賴,很有可能投入了魏系勢力,或者根本就是魏女之後。

秦國國內的其他派系自然是不希望魏系繼續保持強勢的,楚系勢力便推出了他們的代言人嬴芾。羋月地位雖不高,但她的親族很給力,兩個弟弟魏冉和羋戎都很有才幹,另外還有母族的向壽在秦國也很受重用。經過羋月親族的苦心經營,秦國的楚系勢力蔚然大觀,同魏系勢力分庭抗禮。

至於為何偏偏推出嬴芾,而不考慮嬴稷,主要原因正是嬴稷不在國內。現在秦國局勢變化莫測,不可能等他回國再決定,那一直在國內知名度更高的嬴芾就成了更好的人選。若是楚系終能壓倒魏系,羋月就可以更從容地選擇繼承人,把更年長的嬴稷立為秦王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嬴稷早早就被迫和母親分離,羋月心底也會有所歉疚吧。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僅憑羋月的這幾個親戚還是很難對抗正牌太后與大庶長的聯盟,他們急需其他派系力量的支援,目標便是地位崇高的樗裡疾。樗裡疾是惠文王的弟弟,能力出眾,不管是在宗室還是在朝堂上都有著非凡影響力。除了宗室的身份,樗裡疾還有另外一層隱晦身份,他是韓女之後,也是秦國韓系力量的代表。秦武王在魏系的支援下,堅決攻擊韓國,這招致了樗裡疾的不滿。魏系力量的跋扈讓他開始偏向更平和的楚系,最終在王位繼承人問題上,雙方達成了共識,共抗嬴壯。

在魏系看來,由誰王位繼承人本沒有疑問。嬴壯既是惠文王長子,又是大庶長,下任秦王的不二人選,羋月和楚系的反對完全是無理取鬧。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惠文後和嬴壯不甘心放棄優勢,徑直稱王臨朝,史稱季君。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魏系在大家對王位還沒達成一致的情況,強行立王,不但沒有確立名分,反倒引來了諸中立勢力的反感。楚系勢力聯合各方拒絕承認新王,雙方最終大打出手。然而雙方力量過於接近,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秦國政局陷入僵持。

趙武靈王的介入,將嬴稷繼位理論上的可能性變成現實中的選擇

在秦國陷入內亂的時候,隔壁趙國的雄主趙武靈王決心利用這個可以削弱秦國的機會。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秦趙此時還算不上宿敵,在第一次合縱失敗後,趙武靈王逐步退出了爭霸戰爭,不管是合縱還是連橫都置身於外。秦國慢慢對這個同出一宗的本家失去了興趣,專心攻略魏韓。此時的國際局勢大致可以概括為,秦齊兩雄,爭奪魏韓,拉攏強楚,燕趙獨立。

趙武靈王曾多次向外界表明過無意爭霸的態度,甚至自去王號,以示低於他國。但他實際很是熱衷國際事務,之前齊國佔領燕國時,他就積極策劃復燕,打擊齊國這個強鄰。趙武靈王特意找來燕國在韓國的質子姬職,送他錢糧,助他復國。後來,齊國在各方反對下退出燕國,姬職順利繼位,是為燕昭王。燕昭王感念趙武靈王的恩惠,奉行與趙友好政策。這樣趙國贏得了一個安定的北方,免除了趙國日後滅中山、驅樓煩時的後顧之憂。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燕昭王之事的成功顯然強烈啟發了趙武靈王,他想依葫蘆畫瓢,在秦國扶植一位對趙友好的國君。趙武靈王也清楚秦國非燕國所能比,而且也沒外敵威脅,要想渾水摸魚,為趙國謀求利益沒那麼容易。但他仍然想試一把,此時秦國政局就像一鍋滾燙的熱油,這時他不管再往裡添點什麼東西,都很有可能讓秦國大亂。況且支援一位秦國公子,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就行,不需要什麼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正是在這樣的預期下,趙武靈王找到了在燕國為質的嬴稷。這個人選,趙武靈王可以說選的很聰明。並不是說他認定嬴稷日後會親趙,而是因為這時候他不管是支援嬴壯還是嬴芾都不保險,這時誰能勝出的局勢並不明朗,趙國萬一下錯注了,將來很可能招來新國君的反覆。而另闢蹊徑支援嬴稷,表面上看把雙方都得罪了,但又都留有講和餘地,大不了賠幾座城池罷了。萬一嬴稷成功了,本不是繼承人的他得繼王位,必然要念趙國的好,由此趙國就可再保十幾年的邊境和平。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趙武靈王本來做好了最低預期,結果得到了最高的收益。嬴稷回國後,出乎意料地大受歡迎,成為各方都能接受的秦王人選,並最終順利繼位。這一結果估計讓趙武靈王自己也瞠目結舌。

魏冉的支援,嬴稷繼位的最大助力

在《史記·穰侯列傳》和《資治通鑑》中,都把穰侯魏冉描述成了嬴稷繼位的最大助力。“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厓(冉)力為能立昭王。”魏冉到底是如何支援嬴稷的,具體情節並不清楚,但他繼位後,魏冉便被授予君權,緊接著出任丞相,位極人臣。從這個情況來看,魏冉必然是出力甚多。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魏冉起初和其姊都是支援嬴芾的,為何嬴稷一回來,他們就轉而支援他了呢?其中的緣故究竟如何,大多人都歸因於趙國的支援,這也是秦昭襄王由趙國擁立之說的理論依據。然而趙國是不具備如此大影響力的。

趙國遊離在爭霸戰爭之外多年,對外影響本就很小,趙軍的實力已經有多年不經實戰檢驗了,根本對秦國形成不了威脅。趙武靈王對嬴稷的支援最多也只是在口頭上,要是真的出兵那是不大現實的。魏韓楚這些和秦國聯絡更加緊密的國家都沒表態,趙國的介入顯得很突然,也註定不會有實質性舉動。

趙武靈王對秦國施加影響的最直觀表現是與魏冉的聯絡,魏冉與趙國關係極佳。秦昭襄王繼位後,秦趙關係急劇升溫,趙武靈王還派了樓緩到秦國為相。但是樓緩政績乏善可陳,對趙國也沒什麼特殊照顧,招致趙人對他不滿,趙人便派使者遊說秦昭襄王,罷免樓緩,以魏冉為相。趙人相信魏冉會比本國人更加親近趙國,可見雙方關係非同一般。

一種非常有可能的情況,趙武靈王在送嬴稷歸國的同時,也沒有完全撒手不管,而是聯絡了以魏冉為代表的楚系勢力,達成了某些對趙有利的協議。秦趙友好,不管是利趙,也利秦。彼時秦國的實力還不能獨步天下,還需要小心翼翼地推行連橫之策,避免被關東諸國集體針對。秦趙交好,可以為秦國減少一個潛在敵國,對秦國的連橫大有裨益。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有了趙國的聲援,嬴稷就這麼闖入了秦國朝堂的視野。既然之前的嬴壯和嬴芾不被雙方接納,那現在有了第三位人選,楚系不再支援嬴芾,算是讓了步,魏系也該有所表示,總不能還是吵個不停吧。

擁立嬴稷,對於楚系來說並沒有什麼損失;繼續反對嬴稷,魏系很有可能被扣上禍亂朝綱的帽子。秦國因王位之爭鬧了兩年,鬧也鬧夠了,該給一切畫個句號了。

就這樣,嬴稷成為雙方妥協後的最佳人選,雖然的確有趙國施壓的因素在內,但更大程度上是因為正好打在秦國朝臣的痛點上,不得不立即做出選擇。

嬴稷的個人因素,溫和性格成為諸方接納他的心理基礎

上面就有提到,嬴稷早早離開父母,出國為質,任何一個母親不心存憐惜是不可能的,總會想辦法進行彌補。所以在嬴稷成為人選後,羋月也不用做多少心理建設,就接受了嬴稷取代嬴芾為王的局面。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當然,我們也不能僅憑常理來揣摩這個歷史上首位“女皇”的心思,但從後面事態發展來看,擁立嬴稷是她最明智的選擇。

嬴稷是惠文王諸子中很不起眼的一個,後來又獨居異國多年,養成了低調謙和的性子,混個不好的詞就是膽小怕事沒主見。趙人和燕人要他回國爭位,他就答應了。已成宣太后的羋月要臨朝聽政,他也沒意見,即使是他舉辦完了成年禮,朝政仍然保持在母親手裡,他也無怨言。宣太后也就心安理得的替兒子治起國來,要接見外使,朝堂上討論國事,宣太后都要坐在一旁做指揮。這種狀況甚至持續到了昭襄王三十六年,在范雎的勸說加警醒下,嬴稷才決心擺脫宣太后及親族的束縛,由自己來掌控國家。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秦昭襄王奪政的過程並沒多複雜,藉口魏冉中飽私囊就把位高權重的穰侯趕下了臺,順便把勾連甚密的涇陽君公子芾、華陽君羋戎、高陵君公子悝都趕出了權力中樞,宣太后也默然退居了幕後。這個過程不管是不是真的如看上去的那麼輕鬆,但至少說明秦昭襄王是有能力完全掌控國政的,只是不想讓母族難堪罷了。這一隱忍就是三十多年,要是換成其他公子作秦王,脾氣稍微大點,羋月都不可能會當政如此之久。

最初的熱門人選嬴芾,除了在爭位時露了幾回臉,後來再沒有什麼高光表現,而且風評很是不好,跋扈異常。他後來作為質子被送到了東方大國齊國,齊人完全不願招惹他,轉過年來就又把他送了回去,由此可見這位肯定不是什麼善茬。

西帝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扶立的嗎,趙國的能量還沒那麼大

魏冉和宣太后起初可能就是因為嬴稷與世無爭的恬淡性子才看中了他,放棄了嬴芾。嬴稷的確很容易受他們擺佈,但他的確也很懂感恩。三十餘年雙方合作默契,始終相安無事。那些曾經反對嬴芾的朝臣權貴很可能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才同意嬴稷繼位。嬴稷不負所望,當得上仁君名號。

趙武靈王的干涉的確是秦昭襄王得以繼位的一個關鍵因素,但要說上決定性的就言過其實了。首先,嬴稷的母族在秦國已經佔據了優勢,他的最大競爭對手其實是同胞兄弟嬴芾。在這個競爭過程中,趙武靈王狠推了一把,他的潛在優勢突然迸發了出來,成為那個最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