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2022-01-12由 洛寧城事 發表于 畜牧業

元朝已酉科武舉是公元幾年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德里張氏望族專刊系列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 張澤武 撰文

德里村位於洛寧縣城南二十里金門川澗河西岸,村東有洛南大渠穿過,流水潺潺,渠東有竹園百餘畝,風景宜人;東臨澗河和寨根村、金門寨遙相對望。村西為紗帽嶺,西南為紗帽山;村南為張氏祖塋和惠家村相鄰;村北有民國時期河南省第二十七補充兵訓練處遺址。

德里村原名北里村,自古以來為金門川所屬之地,自東周至北魏初屬宜陽縣之西境。北魏延昌二年(公元513年),在洛河以南置金門縣,治所金門城,屬宜陽郡。東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置金門郡,治所金門縣城。北魏至東魏時期隸屬金門縣,北周至隋朝時期為熊耳縣所屬,唐宋時期為永寧縣太平鄉所管轄,自元以迄明清、民國初期,隸屬永寧縣王召裡。北宋初年,江州義門陳氏一支遷入,元朝時陳氏為北里村大戶。元朝末年,關中戰亂,張氏始祖仲文公與黨氏攜子貴公避兵東遷河南府永寧縣,定居邑南金門川北里村,明洪武年間,始祖仲文公年老思鄉心切,遂歸故里同州雁羌,省親祭祖,不幸病逝,葬於雁羌。祖母黨氏逝後,貴祖葬母於村西南紗帽山下,德里張氏祖塋以祖母黨氏立祖,為張氏始祖。二世祖貴公與陳氏聯姻,貴公所配乃長者陳仲武之女陳氏,生四子琇、珷、珍、玹,貴祖四子,分為四門,開宗立派,繁衍生息,子孫昌盛。自元末到明朝中期,張氏家族一直居住在祖塋以北一大片窯洞中,後繁衍日眾,逐漸由南向北發展,到明末時期,已經形成基本格局,張氏四門居南寨,張氏三門居北寨。明朝時期,世稱“南墳北村”。南邊為墳稱“張墳”,北邊為古村稱“北村”, 即北里村,因村方位在北故名,至今猶稱“北村”。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德里村張氏始祖墓

張氏先祖世代積仁積德,每遇災荒之年,賑災放糧,救濟百姓,以故鄉人感恩,稱北里村為德公所居之裡,故稱“德里”。明朝嘉靖年間,皇帝誥封為“德里村”,並下聖旨建坊旌表。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德里村張氏祖塋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四月廿二日張霦 張霨 張震 等《詳陳優免懇乞明察事》雲“咸豐七年(1857年)張仁臺新攝永篆,閱邑志,見生先祖中丞士益散糧賑饑,活人甚廣,金邑侯(明嘉靖年間永寧知縣金汝礪,常熟舉人。)建坊於村,旌為德里,循例免其子孫各雜派,設祀鄉賢,並祀忠義。”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德里村張氏故居二門

德里村由南寨和北寨兩個古寨組成。南寨,為明天啟年間四川巡按張論所建,即世稱德里城,清朝相繼重修,至今南寨西崖根猶稱“城後頭”,遺蹟尚存。南寨之南有張論故居,三進院落,相傳被李自成農民軍燒燬,故居東南有花園和養魚池,遺蹟尚存。

民國六年(1917年)《洛寧縣誌》卷一【補續古蹟】雲:“張中丞故宅:張中丞諱論,字葆一,明天啟時(1621——1627年)官四川巡撫,遺宅在金門川德里村。村南有古柏一株,大十數圍,高四丈許,周身螺紋,枝葉亦然,青蔥蓊蔚,奇特異常,傳聞系中丞手植,四方好古之士,每盤桓樹下,流連不能去雲。”

1995年夏我在德里北寨發現一奇石,經考證,此石為張論故宅遺物,應為故宅大門石鼓底座殘石。遺石上面有文字,曰:“明萬曆四十年,本宅兵部觀政,安石銘曰:…質惟琮爾,… 閥閱邛顒,… 以介子”之語。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南寨原有張氏家廟一座,明天啟年間四川巡按張論所建,被李自成農民軍燒燬,其子張鼎延清順治年間重建,舊址今不可尋。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德里村張氏家廟

南寨村南有清嘉慶武舉張虎甲故居,始建於明末清初,據《洛寧縣文化志》所載“張氏舊居為清康熙初年(1661年)張佑延所建。”乾隆年間重修。三進院落,從大門到後院共十三道門,宅院設計合理,建築精緻,磚雕木雕,惟妙惟肖,造型生動,形象逼真。八十年代尚儲存完好,九十年代以來後宅上房毀於火災,前院門樓年久失修,木雕盡毀。故居原懸掛有清嘉慶年間匾額四面,為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1816年)武舉張虎甲立,文物價值頗高,今存“武魁”、“鵬翔高騫”、“春酒介曶”匾額三面。故居東有菩薩廟一座,年代久遠,相傳為宋代所建。世傳為明四川巡撫張論之母朱氏燒香祈禱之所。現將所存匾額予以介紹:

“春酒介曶”匾

上款:恭祝大德望心傳張老太翁八旬榮壽

姻晚程謹

下款:峕 乾隆歲在癸卯仲春三月穀旦

乾隆歲在癸卯,即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此匾原保存於德里村嘉慶武舉張虎甲故居,存於其後裔家中,2004年被盜。

“武魁”匾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上款:欽命河南等處承宣佈政司使布政司加三級記錄十次吳,太子少保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等處兼提督銜節制全省軍務加十級記錄二十次阮(元),欽命河南等處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總理通省驛傳事務加加三級記錄二十次琦,為下款:丙子科中式武舉第二十六名張虎甲 立

峕 嘉慶二十一年庚子月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此匾原保存於德里村嘉慶武舉張虎甲故居,今存於其後裔家中,完好無損。

“鵬翮高騫”匾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上款:欽命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特授河南府知府加三級記錄二十次齊鯤,欽命賜進士出身狀元及第提督河南省學院升戶部左侍郎教習庶吉士加三級記錄二十次姚文田, 為

下款:門生丙子科中式武舉第二十六名張虎甲 立

峕 嘉慶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 穀旦

嘉慶二十一年,即公元1816年。此匾額原懸掛於德里村嘉慶武舉張虎甲故居,今存於其後裔家中,完好無損。

“鮑桓風高”匾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上款:道光十八年歲次戊戌孟冬上浣子婿韋蘭青敬題

邑紳士 敕封文林郎分發四川候補知縣乙未大挑一等戊子科舉人劉振青,鄭州學正程位東,乙酉科拔貢候補教諭張西金,癸卯拔貢候補教諭韋天榜,貢生韋恭青歲貢生蘭

下款:恭挽岳父張公大人母田氏孺人

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38年。此匾原存於德里村嘉慶武舉張虎甲後裔故居,今存德里村於其後裔家中,匾額中間有損壞。

“鵲堂德藕”匾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上款:特授永寧縣儒學正堂李彝

邑紳士等 為

貢生 李鳴山 光祿寺署丞 韋峰青 壬午科進士 張際庚

候補教諭 韋天榜 丁卯科舉人 張惠春 候選訓導 韋廷舉

世襲騎尉 雷興昌 甲子科舉人 韋瑞興 乙酉科舉人 雷鴻德

乙酉科拔貢 張西金 姻晚監生 段百福 等為

下款:應例贈登仕郎 苞翁 張先生 孺人 段太君 立

峕 道光六年歲次丙戌孟陬月日穀旦

按:道光六年,即公元1826年。此匾今存於德里村三門張氏後裔家中,儲存完好。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三門張氏十世張平延墓碑

張虎甲故居之東大路通衢之處,原有清朝嘉慶元年(1796年)所建 “旌表張暊妻馬氏節孝石坊”一座,為張暊妻馬氏,庠生太乙、持松之母所建的石牌坊,解放後被拆毀。按:張暊為張虎甲伯祖父。

【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寧縣誌》卷六 人物誌 列女志 節孝傳】:“儒童張暊妻馬氏,庠生太乙持松之母,年二十六,暊歿,事舅姑遵內則,沉靜寡言,跬步必以禮,教二子雖盛暑不輟,如嚴師焉,守節四十三年。”【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二建置 坊表】:“張暊妻馬氏節孝石坊,在王召裡德里村,嘉慶元年建。”

村北有關帝廟一座,為明四川巡撫張論所建,廟中原有一張五色石貢桌,相傳為張論從四川運來。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明 四川巡撫張論墓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德里張氏家廟張氏一、二、三世祖碑

北寨,為清咸豐年間德里村張氏三門後裔所修,民國年間重修,今毀。北寨之北大路之旁原有碑樓兩座,建築雄偉,碑文書法,蒼勁渾厚,古樸遒勁,氣勢異常,為世人所稱道,具體情況不詳,解放後被毀。 民國三年,德里屬洛寧縣王召裡,後屬金門鄉,九區,1947年屬洛南縣管轄,1951年以來屬洛寧縣管轄,先後隸屬陳吳鄉、陳吳公社,今屬陳吳鄉。德里村位於陳吳鄉政府西1公里處,距縣城15公里,屬丘陵塬區。德里村今為德里行政村所在地,下轄德里村、惠家村兩個自然村。全村共5個村民小組,317戶,1426人。其中德里自然村236戶,1147人;惠家村81戶,279口人。耕地面積1347畝,人均不足1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為1800元。村集體經濟空白,屬省扶貧開發重點村。德里為張氏祖居地,張氏後裔現有1200餘人,部分居傳住在縣城。

德里村山川秀麗,風景宜人,鍾靈毓秀,孕育先賢,自明清以來,英才輩出。

明天順年間,二門五世祖張濬,少有大志,才諝過人,奕奕有聲諸生間。甫弱冠,食餼膠庠,連入棘圍不第。以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歲貢生,授官薊州通判,蒞任六載,多惠政,百姓安居,邊鄙不驚,兩臺交章薦公可大用,上亦奇公才,將不次待擢之,尋卒於官。

四門一支傳至七世祖張稔時,家業始大,性剛介嚴正,風采凜然,不疾言不厲色,而人自懾服。二十年邑大旱,蝗民飢相食。公度裡中至不能餬口者可二十家,乃出粟百餘石,一一賑其乏,遂若不知有旱者,邑侯高其誼尚義,旌之,加棹楔焉。一心向善,尚義好客,高朋滿座,賓至如歸,以故張公好客,聲名遠揚。

八世祖張士益以孝著稱,為永寧孝子,《永寧縣誌》《河南府志》《河南通志》“人物誌”均有傳記。尤以明朝詹鍾玉所撰的《張孝子傳》為人所稱道。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河南通志》《永寧縣誌》中“張士益傳”

張論,字建白,號葆一,贈中丞兌泉公諱士益之長子,明萬曆庚子【1600年】科舉人,萬曆庚戌 【1610年】科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進士】,萬曆癸丑【1613年】服闋,初授行人司行人皇華使節。萬曆戊午【1618年】授陝西道監察御史。天啟辛酉【1621年】八月,奉旨巡按四川,天啟甲子【1624年】擢大理寺左丞,天啟丙寅【1626年】擢通政司右通政。崇禎二年【1628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以敘平叛功,廕襲錦衣衛指揮使世襲,著有《前後言兵事疏》二百七十餘篇,《暑涼谷集》。公生於明隆慶五年【1571年】四月初四日,卒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六月初八日,壽六十四歲。明誥封資治尹,通議大夫。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清乾隆五十五年《永寧縣誌》中“張論傳”

張講,號葆孩,贈中丞兌泉公諱士益之次子,天性機警,好學不倦,為諸生時最有聲望,先是兌泉公困於裡役,督諸子頗嚴,至勤夏楚,公兄弟刻苦自勵,備歷薪瞻之勤,與中丞公、治中公自相師友,名籍籍邑里間,制舉業最工,試每居高等,食廩餼十餘年,而當其從事場屋,輒不利。天啟改元,以登極恩膺明經高第,試於吏部,謁選得唐山縣,褆躬廉潔,為政寬平,孜孜去民所疾苦,而痛抑豪右,不畏強禦,以故士民戴德,愷悌之聲洋溢四達,邑人至為立生祠屍祀公,且欲勒碑誌,公德政傳示無窮,而邑豪之不便公者,多齮齕之,當事者先中蜚語,遂藉端指摘,公遂棄職歸,邑父老子弟攀轅遮留者千計,婦女童孺亦皆泣送,如失怙恃。崇禎四年歸裡後,怡然自得,放情山水,教家人以敦睦禮讓。

張讃,號葆赤,贈中丞兌泉公諱士益之三子,萬曆己酉舉河南鄉試,屢上春官不第,改固始縣學諭,遷松江府同知,轉順天府治中。未履任,會流寇陷永寧,公抗節不屈,身殉國難。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中“張讃傳”

張鼎延【1695——-1659】,字慎之,清永寧(今洛寧)人。明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由行人考選兵科,升兵科都給事中。以敷奏詳敏,為崇禎帝朱由檢所重。明亡。清徵吏部郎中,到任後,嚴格稽核長吏丞尉,黜偽懲貪,奏免不職者千餘人。順治三年【1646年】,分校會試,累遷大理寺卿。擢工部左侍郎,轉刑部右侍郎,改兵部。為人正直,曉習文法,再事勤力,十年致仕。有文集二十餘卷。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清《河南通志中》“張論傳”“張鼎延傳”

德里村是明朝四川巡撫張論、清朝兵刑工三部侍郎張鼎延故里。明代以來先後孕育出明光祿寺署丞張誥,明京衛經歷、京幕衛參軍張詔,清兗州府、淮安府知府張琯,清順治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吏科都給事中、分巡湖廣長沙道張璿、嘉慶丙子科武舉張虎甲等一代先賢。

民國時期,張有之妻賀貞,綽號“張大腳”,江湖上人稱“張寡婦”,為豫西綠林首領,打富濟貧,行俠仗義,名聞中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張風溪,早年參加革命,1947年任洛寧縣九區金門區長,先後任洛南縣縣長,洛寧縣縣長,嵩縣縣長、中南局湖北省武漢醫藥公司黨委書記等職;張敬賢,曾任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張江水,曾任唐河縣公安局政委;張文彬任嵩縣副書記等。德里村是我張氏祖宗開基立業和發祥之所,張氏子孫先後遷徙它鄉異地,開宗立派,星居四方,父母之邦,尚其勿忘!

1995年7月撰寫於金門寨張氏南學院

張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話

作者簡介;張澤武,洛寧縣陳吳鄉新寨村人,2003年發起並組織成立了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2006年參與組織籌備成立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副秘書長。2017年,被推舉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