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2022-01-09由 戶外探險OUTDOOR 發表于 畜牧業

屍洞效應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要探洞?

有人說:洞穴就像是我的教堂,我可以拿著鏡子大聲告訴自己:這就是我自己。

有人說:地球上已經沒剩下太多可以探險的地方了,想想誰可以在沒人到過的地方,當第一個照亮它的人?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想象一下,你身處陌生的空間中,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前方尖銳的石乳柱隨時可能刺破你的身體。

更何況,這個空間完全在水下,氧氣瓶已經耗盡。缺氧讓你幾近窒息,你絕望地發現你已經失去方向……

這不是噩夢,是喬希(Josh)目前的真實處境,不,甚至更加可怕。

他剛剛從同伴卡爾(Carl)掛在巖壁上的屍體下游走,死不瞑目的卡爾雙眼圓睜;

他親耳聽見一個金髮美女的慘叫,當時她的一大塊頭皮正被下降器活生生地撕開;

他甚至親手溺死了肺部被刺穿的父親弗蘭克(Frank)。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而他的胸前還掛著父親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一個用野獸殘骸改裝的迷你電筒,曾經他憤怒得想把它毀掉,而最終,這個電筒是他此時能找到的唯一光源。

殘存的意識裡,他看見死去的父親對他說:

我們到家了。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深入洞穴之母:一次看似非凡的探險

你為什麼要探洞?

當維多利亞(victoria)問這個問題時,一架直升機正盤旋在連綿起伏的山脈上空,飛機上坐著三個人:她和她的男友卡爾(Carl),還有年輕的喬希(Josh)。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此刻卡爾正操縱著直升機,像一個指點江山的造物主,享受著一切盡在掌控中的快感。他炫技似的在空中旋轉了一圈,然後說:

我指給你們看。

不是吞噬,而是征服——

第一次到這裡的維多利亞驚喜地張大了嘴巴。

植被茂盛的荒原上,一個巨大的洞穴如黑洞般深不可測,似乎時刻準備著吞噬任何膽敢靠近它的物體。

這就是洞穴之母:全世界未被探明的、最長的洞穴系統。

但在卡爾這位志得意滿的億萬富翁看來,這並不是“吞噬”,而是他用財富換來的“征服”。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距離地面2千米的洞穴深處,地下的勘探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或許是億萬年來,這個洞穴第一次出現人類帶來的光亮。

弗蘭克(Frank)和幾名洞穴勘探者已經在這裡連續工作了五個星期,卡爾為他們提供裝置和資金,只為發現未知的洞穴通道。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誰會在乎這些洞穴?——

對於弗蘭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卡爾覺得他是這一輩中最受尊敬的探險家,他的助手喬治(George)認為,他是值得託付性命的真朋友,也有的人覺得,弗蘭克太專注於探洞甚至顯得冷血。

而在兒子喬希眼裡,他只是個不稱職又暴躁的父親。喬希覺得,在現實世界中,誰會在乎這些洞穴呢?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狂熱的卡爾當然不這麼認為,他說:

地球上已經沒有剩下太多可以探險的地方了,想想誰可以在沒人到過的地方,當第一個照亮它的人?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不過就是探洞而已——

維多利亞第一次參加洞穴探險,對於她來說,這項融合了洞潛、攀巖、徒步等多重技能的極限運動,僅僅是一次刺激的度假。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她並不知道,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全世界的洞潛者只佔潛水員的萬分之一,死難事故發生的機率卻佔了潛水事故的大半。

天氣預報顯示,暴風雨正在從海岸線襲來,這次勘探也進入了尾聲。潛水夫們正在匆匆忙忙往洞穴搬運備份氧氣筒,可是維多利亞卻輕蔑地說:

備份氧氣筒?拜託,就是一次洞穴潛水探險,哪會有什麼危險啊?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飛入深淵——

這三個人從懸崖邊縱身一躍,立即被“黑洞”吞沒,因為有崖壁垂下的保護繩和裝備精良的地面基地,出洞看似太過容易。

而卡爾連保護繩都沒用,他揹著傘包直接跳下去,一束垂直的光柱中,半空開啟的降落傘飄飄蕩蕩。

他們如此興高采烈,並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女潛水員朱迪(Judy)猙獰的屍體。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聖殿,還是地獄?

一束頭燈的光芒,無法穿透亙古的深夜,被地下河沖刷的巖壁上石柱林立,在微弱的藍光中呈現出一種詭異的美感。

就在卡爾以行為藝術的方式進入洞穴的同時,弗蘭克和他的助手朱迪像過去17天那樣,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水下洞穴中摸索前行。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探險就是找刺激——

連續17天的高強度水下作業,34天不見陽光,已經讓朱迪疲憊不堪。如果不是因為弗蘭克被卡爾逼下水,她現在也許正在岸上休息。

在入水之前,透過影片連線,卡爾和弗蘭克為了工作進度大吵了一架。“有錢就能完成探洞”,“有錢就能讓夏爾巴揹著你上珠峰”,這是很多富翁的邏輯。

在他們看來,探險不過是用錢來燒的

一場

刺激。他們並不懂得,

在洞穴面前,人類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灰塵。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可靠的潛伴——

弗蘭克不是不明白朱迪的疲憊,他也不是不懂得,“疲勞潛水”是洞潛的大忌,可是他勸說朱迪的方式卻是:

你留在岸上,我一個人下去。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洞潛的第一條規則,不能獨自下潛,必須跟潛伴保持同步。

因為,在封閉性的洞穴中一旦發生任何意外,都有可能打破備份氣體的極限,而且你無法快速地上升至水面,只能在現場解決問題。

潛水從來都不是一項個人運動,一個可靠的潛伴是你遇險時活命的指望。(資訊來源:《絕命深潛:水下166米,他看著最好的兄弟在眼前死去》,作者:葛佳男,來源:ONE實驗室)

正因如此,朱迪握住弗蘭克的手,告訴他:

我怎麼可能袖手旁觀呢。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她卡在了魔鬼邊境——

此刻,他們已經潛行到極為狹窄的“魔鬼邊境”,朱迪不慎卡住了自己的R2,一陣

驚惶

中攪動了渾濁的泥漿,眼前一片模糊。

她計劃返回並呼叫救援潛水夫,可是弗蘭克卻發現,此時的泥漿流速變快,這意味著周圍可能有未知的通道。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不帶備用氧氣——

他扒開幾塊亂石,一條僅容身體透過的縫隙出現在眼前。他需要做出選擇,穿過它,就需要先卸下身上的氧氣筒,否則就是放棄。

洞潛的第二條規則:冗餘,攜帶備用氧氣瓶。

對大部分人來說,未知意味著恐懼。可是,對於真正的探險家來說,未知是他們的聖殿。

為什麼要洞潛?資深洞潛者王遠在他的洞潛教材裡這麼說:“任何時候,那些陌生的、與眾不同的、外來的事物都會引發人們負面的想象。你不必登上山頂去看山。遺憾的是,觀察洞穴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進入洞穴內部。”(資訊來源:《絕命深潛:水下166米,他看著最好的兄弟在眼前死去》,作者:葛佳男,來源:ONE實驗室)

弗蘭克毫不猶豫地鑽入縫隙,同時把備用氧氣筒留在了洞外,而不攜帶備用氣體,弗蘭克相當於把一半的命留在了洞外。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恐慌——

同時,他忠誠的潛伴朱迪,也毫不猶豫地尾隨他鑽進縫隙。

但是,她再次被縫隙卡住!她拼命掙扎,可掙扎只會導致她越卡越緊,隨之加快空氣的消耗。

恐慌是洞潛中的致命毒藥,它可能會從一個小事情開始,引發級聯效應,你的邏輯能力隨之消失,你會忘記所學的知識。

恢弘的水下教堂——

極致的危險,有時也意味著極致的美麗,朱迪成功擺脫了縫隙之後,眼前呈現出的景象讓她震驚。

他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水下洞廳,這可能意味著全新的洞穴系統。

天哪,這簡直就是一個教堂!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人見過這一切!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呼吸管破裂——

驚喜還未消散,災難接踵而至。當他們正打算折返,弗蘭克發現一串氣泡從她的呼吸管中飄出,朱迪的呼吸管出現了一條裂縫!

技潛界有一句名言:洞潛沒有意外,只有死亡。在洞潛中一旦發生氣體中斷,死亡的速度以秒計算。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朱迪還沒反應過來,整個呼吸管瞬間爆開。

按照朱迪的潛水經驗,本不至於如此驚慌失措,但是:

疲倦導致她在被卡住時判斷失誤,沒有發現呼吸管破了;

她失去氧氣供應,體內二氧化碳濃度迅速上升,導致暈眩。(資訊來源:《關於那些為什麼的技術細節(全劇透)》,作者:Denovo,來源:豆瓣影評)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水下爭奪氧氣面罩——

弗蘭克馬上提議朱迪和他交換使用氧氣面罩,前進營地中一直盯著監視屏的喬治大吼:你瘋了!

緊急情況下和潛伴交換使用二級頭,是處理危機的慣例。但是氧氣面罩不是呼吸二級頭,交換時需要先排出面罩裡的水,套上呼吸之後,再取下遞給對方。此時另一個人會長時間失去可視面鏡和氧氣來源,出於極端危險的狀況。 (資訊來源:《關於那些為什麼的技術細節(全劇透)》,作者:Denovo,來源:豆瓣影評)

弗蘭克的決定是一個極其英勇的行為,事實上,在朱迪的呼吸管破裂,同時沒帶備份氧氣筒時,她就已經死了。

更糟糕的是,朱迪依然極度恐慌,在交換時,她拼命抓住氧氣面罩不肯鬆手,很快抵達了弗蘭克的缺氧極限。

一場激烈而短暫的爭奪在壓力極高的水下發生,很快,朱迪嗆水身亡。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教堂和地獄,一線之隔——

弗蘭克獨自在減壓艙中發呆,前一秒,自己忠實的潛伴還在跟他談笑風聲,後一秒,她就變成了一具圓睜著雙眼的死屍。這就是洞潛。

而前進營地中,一面薄薄的顯示屏,分開了生和死。所有的人都親眼見證了朱迪死亡的過程,而喬希的悲傷都化成了對父親的憎恨。

喬希憤憤地想要扔掉胸前的項鍊,這是父親在非洲探險時,用親手殺死的野獸殘骸製作的“生日禮物”,一扭開就可以變成小型的照明電筒。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颶風來襲:弗蘭克親手溺死了助手

朱迪的死,似乎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死亡接踵而至。

此時,海岸的風暴突然變成颶風,和地面聯絡的通訊系統恰好也壞了。

放棄獨自求生——

喬希和三個潛水員正在撤回的路上,按照弗蘭克的要求,他們需要回去聯絡地面基地。

依然憤憤不平的喬希,突然聽到一陣恐怖的岩石破裂聲,洪水傾盆而至。

一切都來不及了,兩名同伴奮力衝破水流,沿著繩索攀爬出洞,在最後一刻,喬希放棄了逃生,只因為他認為洞穴深處的人仍毫不知情。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出洞通道被堵住——

前進營地此時大亂,瀑布般的水流從出洞口湧出,隨時可能會淹沒整個營地。

巖壁上,維多利亞頂著瀑布,沿著溼滑的巖壁試圖攀爬。出洞口,洪水移動了打著繩結的石頭,而潛水員盧克試圖用身體抵擋巨石。

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巨石在水流的推動下,封住了唯一出洞的通道,所有的人都摔了下去。

盧克消失了。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放棄還是救援?——

重新被水流衝回來的時候,盧克已身受重傷,血肉模糊地躺在水中,身上的每一根骨頭似乎都斷掉了,連呼吸器都無法含住。

沒有嗎啡,沒有藥物,而水位正在快速上升。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終點到了”,弗蘭克悲傷地看著盧克。盧克已經不能說話,連點頭都做不到,只能眨眼以示同意。

喬希悲憤大吼。弗蘭克含淚說到:

他來到這裡並不是為了舒服的活著,而是要真的去體驗冒險!

最終,他把垂死的盧克摁入水中。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在極限運動中,如果身邊的同伴遇險,是獨自逃生還是勉力救援?在戶外運動倫理中,是一個永遠都在爭論的問題。

在秘魯的Siula Grande峰就曾經上演過一出真實的生死博弈。

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喬·辛普森不慎摔傷了腿,同伴西蒙·耶茨不肯獨自求生,他用保護繩綁住喬·辛普森,計劃上演一次高海拔救援。

可由於地形過於陡峭,喬被懸空吊在懸崖上,繩子還牢牢地被西蒙·耶茨抓住,僵持了很久,西蒙面臨的選擇是:

繼續耗下去,兩個人一起墜入懸崖;

或者剪斷繩子,獨自求生。

他選擇了第二種。

而探洞和登山一樣,都是死亡率極高的極限運動。除了你和惡劣的環境,無人監視,沒有準則,每一個選擇,都是自己跟自己的較量。

忍受著巨大的悲傷,弗蘭克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趕在洪水來臨之前,想辦法帶著剩下的人逃出生天。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開啟死亡的潘多拉魔盒

可此時,內部卻發生著分裂。維多利亞和卡爾認為應該停留在原地等待救援,而弗蘭克卻堅持要離開這個隨時會被洪水淹沒的地方,他告訴卡爾:

沒有救援隊,只有尋屍隊。

在洞穴救援界有一句名言:你永遠不用著急,因為你尋回的只有屍體。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弗蘭克做了一個極膽大的決定:循著河流找到入海口,從海面逃離洞穴。

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洞潛進入“魔鬼邊境”,尋找朱迪沒來得及看到的新洞穴通道。事實上,喬治身患重度“減壓病”,而維多利亞根本就不會潛水。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固執的維多利亞——

就算是在開放水面潛水經驗最豐富的潛水員,也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訓,才能成為合格的洞潛者。維多利亞要面臨極大的挑戰。

可是當弗蘭克要求她穿上死去的朱迪的防寒衣時,固執的維多利亞拒絕了領隊的提議。“我寧願冰冷地死去,也不會穿死人的防寒衣!”

失溫,是洞穴的殺手之一。因為,人體在水裡散失熱量的速度比在同等溫度的空氣中快25倍,失溫的後果是手指、腳趾凍僵,並引起抽筋甚至昏迷。( 資訊來源:《有100種釀成悲劇的可能,他們卻創造了奇蹟——泰國洞穴被困足球隊全部救出!》,作者:

駱儀(國內持證潛水員)

維多利亞並不知道,她的無知將會帶來什麼。

所幸,他們都安全通過了“魔鬼邊境”,危機剛剛過去,喬希卻發現,喬治失蹤了。

減壓病——

當他們回頭尋找喬治時,只發現了喬治刻在石頭上的字跡,而他的呼吸管還在原地。

原來,喬治發現自己的胸口出現了大理石花紋狀紅斑,這意味著他的減壓病正在加重,這是一種讓潛水員們聞詞色變的病。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在潛水過程中,因為體內外水壓變化太快,氦氣和氮氣會滲入人體組織,形成氣泡,而患病者會吐血、咳嗽,根本無法自主行動,更不要提下水。

有醫生曾做過一個實驗,從一位在海下20米左右長時間執行任務的潛水員身上抽取血液封入小瓶,帶著它回到水面。

到達海面的瞬間,瓶中血液猛烈翻滾冒泡,瓶子的橡皮塞像香檳酒瓶的軟木塞一般被崩了出去。(資訊來源:《絕命深潛:水下166米,他看著最好的兄弟在眼前死去》,作者:葛佳男,來源:ONE實驗室。)

喬治知道自己無法生還,為了避免拖累隊友,他躲在水中殺死了自己。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接下來,輪到了維多利亞。

他們需要攀爬一段危險的垂直巖壁,由於失溫,維多利亞的手指凍僵,幾乎無法抓住巖壁上的保護繩。她失足滑墜,一頭金髮捲入了下降器!

頭皮被撕裂——

她痛得在繩索上拼命掙扎,頭皮被撕得鮮血淋漓,全身的重量都壓在被下降器捲入的頭髮上!她疼痛難忍拿出小刀,任憑弗蘭克在另一頭吼叫:不要用刀,堅持一下!我們會來救你!

劇痛之下,維多利亞不顧勸阻,割斷頭髮,墜入巖壁下的深潭,屍骨不見。

在洞穴中,一個看似簡單的決定可能就會決定你的生死。極限環境不是網路遊戲,一個重置按鈕,一切都可以恢復原狀。(資訊來源:《Harrowing dive with Wes Skiles inspires the ‘Sanctum’》,By Bill DeanEntertainment editor)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弗蘭克在兒子面前死去

跟著維多利亞掉進水中的還有三套潛水裝備,現在,洞穴裡只剩下三個人,以及唯一的一套潛水裝備,但他們不知道還要潛入多少危險的深潭。

弗蘭克沒有絕望,他立即決定三個人交替使用最後的呼吸管,可萬萬沒料到,卡爾消失了,同時捲走了最後一套潛水裝備。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弗蘭克的崩潰——

一直冷酷、堅定的弗蘭克有些懈怠,緊繃的神經好像崩塌了。

在眾人慌亂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冷靜地做出決定。在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時,他堅定地說:

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致哀,但現在我們必須前進。

縱然經歷種種困境,他們卻並沒想到,這個世界有比極限環境更可怕的東西:人性。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陽光下,父子和解——

在弗蘭克瀕臨放棄時,喬希卻發現了一絲生機:蝠糞。

這標誌著,洞穴可能還有另外的出口,這一刻,弗蘭克驚喜地發現,兒子已經變成了他。他們沿著蝠糞的方向,在潮溼的巖壁上,沒有任何繩索,徒手無保護攀巖前行。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喬希曾經質問父親:你為什麼要探洞?弗蘭克告訴他:“

這裡就像是我的教堂,我能拿著鏡子大聲告訴自己:這就是我。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當他們終於找到蝠糞的來源,陽光從洞穴外面照進來,隔在喬希和父親之間的堅冰也開始融化。

這是他們多日以來第一次見到陽光,雖然出口近在咫尺,可是因為維多利亞臨死時,攀巖裝備也沉入水裡,父子倆無法逃出生天。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卡爾殺死了弗蘭克——

他們選擇繼續前行,可帶裝備逃跑的卡爾卻突然出現,他滿臉血汙,說自己太餓了,問喬希要吃的。

在卡爾躲閃的目光中,弗蘭克卻發現了被藏匿在一側的,朱迪血腥的殘肢。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弗蘭克和喬希憤怒地扔下卡爾,並帶走了他的潛水裝備。絕望的卡爾從身後偷襲弗蘭克,在劇烈的爭鬥中,弗蘭克的肺部被地上尖銳的石頭刺穿。喬希絕望地看著在地上呻吟的父親,憤怒的告訴卡爾:

我們還能在這裡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是因為他。你要是上前一步,我就殺了你。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他親眼看著父親死去——

兒子第一次肯定了父親,可是弗蘭克的生命卻已經走到了盡頭。他請求兒子幫他走完最後一程,就像是他曾經對盧克做的那樣。

在寒冷的洞穴中,喬希哭泣著,顫抖著,親手把父親按入水中。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黑暗中的救贖

深邃的洞穴中,一點頭燈微弱的白光,在黑暗中點燃少年的希望。喬希穿過對死亡的恐懼,穿過卡爾由於缺氧而窒息的屍體,奮力地朝著不知在何處的入海口游去。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父親的禮物救了他——

唯一的頭燈沒電了,他擰開了脖子上的“野獸電筒”,這是父親送給他的禮物,他曾經憤怒地想把它毀掉,可現在卻成為黑暗中唯一的光源。

前方還有多遠,他並不知道。他似乎聽見父親臨死前的叮囑:

孩子,我以你為傲。不管發生什麼,你都一定要活下去。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呼吸巖壁上的水泡——

可是好運並不會因此降臨,他耗盡了最後一口氧氣。

二氧化碳的濃度迅速上升讓他暈眩,多日的疲憊、水下的高壓讓他極度疲倦。微弱的光芒中,他發現殘存的空氣聚集在巖壁上,形成了一個個水泡。

他趴在巖壁上,

靠著呼吸這些水泡延續危在旦夕的生命

重見陽光——

幻覺再次出現,父親似乎在耳邊說:我們到家了。陽光滲透進水中,洞穴的黑暗在慢慢消失,他清醒過來,用盡最後一絲力氣,鑽出黑暗的地獄。廣袤的海面上,陽光撲面而來。

在經歷了六個人在眼前死去的慘劇之後,他終於理解了父親:假如你在洞穴中遇見他,他真是一個不錯的傢伙。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後記:真實版《奪命深淵》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奪命深淵》。它提出的問題,直指大多數戶外遇難事件的關鍵:

在出行之前,你是否認真瞭解過當地,並對最壞的結果有過預判?

經驗不足時,你是否依然拒絕聽從領隊的建議?

在遭遇險境之時,團隊應該如何合作共存?

你是否有足夠的心理素質,應對任何突發狀況?

你是否理解探險和冒險的區別?

跟電影不同的是,現實的結局是美好的。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1988年的洞潛事故——

“洞穴之母”的原型位於南澳納拉伯平原(Nullarbor Plain),在乾燥的地表之下,有著全世界最長和最深的水下洞穴系統。

1988年,17名洞潛隊員正在竭盡全力地探索這個地下世界,他們就像是在減壓表的盡頭奔跑。

《奪命深淵》的編劇Andrew Weight正是17名洞潛者之一,跟劇情相似,那天他正在地表之下的500米處,把探洞裝置從洞穴深處往外搬。

這次持續了一個月的洞穴探險,已經到了撤離的最後一天。

當時Andrew Weight感到心滿意足,他們冒了極大的風險,但成果也令人驚喜,他們發現了無數教堂般的水下洞穴,探險者們的火把第一次照亮了古老的石灰岩岩層。

洞穴探險如此迷人,潛行其中就像在外太空漂浮,自由自在的飛翔,它讓我抵達了幾乎沒有任何人到達的地方,就連危險也如此迷人。(資訊來源:《Sanctum: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Epic 3-D Adventure》,By Mary Anne Potts)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暴風雨降臨——

可大自然並不會寬容任何人,意外還是發生了。Andrew Weight並不知道,一場暴風雨傾瀉而下,就像是往浴缸裡注水一樣,洪水淹沒了洞穴的入口。

當時僅有Andrew Weight和另一名潛水員Vicky Bonwick爬到了出口附近,被困在一張桌子大小的巖架上,而其他15名隊員還在地心深處。

接著,一塊巨石堵住了狹窄的洞穴通道,就像電影中的情節一樣,其他15名隊員陷得更深了。

等待救援,還是死在路上?——

Andrew Weight 雖然在出口附近,但也危險重重,他曾對記者回憶到:

當時我驚恐地看著洞穴頂部的石頭向下掉,而洶湧的洪水還在上升,我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我們需要馬上做出決定:呆在原地等候救援,他們有可能被砸死,或是奮力爬出去,他們也可能會死在逃離的路上。(資訊來源:《Harrowing dive with Wes Skiles inspires the ‘Sanctum’》,By Bill Dean/Entertainment editor)

五個小時之後,他們決定冒險一試,與其被石頭砸傷,也比被埋在洞穴下面好。當然,他們活了下來,他們沿著外面的繩子爬出了洞口並找到了救援隊。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奇蹟般的救援——

之後他們重新爬進剛剛逃出來的洞穴,並尋找新的通道尋找朋友們,而被困在地心的同伴也在做同樣的事,他們就可以在途中相遇,並順著他們牽來的引導繩走出去。

兩天之後,他們成功了。17名隊員全部獲救,這次奇蹟般的救援活動登上了世界各大媒體的頭條,並被改編成紀錄片《納拉伯之夢(Nullarbor Dreaming)》。

後來,這次遇險的經歷又被改編成電影《奪命深淵》,電影製作人正是全世界極少數曾經潛入泰坦尼克遺址的著名導演卡梅隆。

Andrew Weight曾說,他最想在電影中表達的是:

人們在崩潰之後,將要如何合作共存?不管地上的救援是如何的有力,如果底下的人一旦開始分裂,他們也永遠無法活下去。在遭遇絕境時,人們會在高壓下爆發出難以想象的潛力。(資訊來源:《Sanctum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Epic 3-D Adventure》,By Mary Anne Potts,from NATIONAL GEOGRAPHY)

洞潛是死亡率最高的潛水方式,為什麼還有人執迷於此?

圖片來源:douban film

資料引用:

《Sanctum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Epic 3-D Adventure》,By Mary Anne Potts,From NATIONAL GEOGRAPHY

《Harrowing dive with Wes Skiles inspires the ‘Sanctum’》,By Bill Dean/Entertainment editor

《絕命深潛:水下166米,他看著最好的兄弟在眼前死去》,作者:葛佳男,來源:ONE實驗室

《關於那些為什麼的技術細節(全劇透)》,作者:Denovo,來源:豆瓣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