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古文化科普:你真的知道“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嗎?

2022-01-04由 顏小二述哲文 發表于 畜牧業

人死如燈滅是唯物主義嗎

中國古代文化千姿百態,有淺顯易懂的,也有一語雙關的。其中,有一些文化被人們一直誤解,因為有些文化展現形式“比較直觀”,以至於許多人將其表面意思當成了它的原本含義,要知道,被簡單外表所掩蓋的深沉內涵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並不是“真相”,因為表面所展示的東西太過明顯,以至於後世大多不知其內在含義。

古文化科普:你真的知道“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嗎?

你真的知道“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嗎?

顏小二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

“人死如燈滅”這句話是生於公元前40年前後的桓譚提出的,他是西漢末年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是一個唯物主義者。

唯心主義認為思維決定世界,唯物主義注重實踐,否定思維決定世界的觀點。比如,面對一對心有靈犀的雙胞胎,唯心主義會認為,這對雙保胎的精神冥冥之間有交流,他們的靈魂擁有相互影響的神秘力量;而唯物主義便更趨向於認為,雙胞胎的心有靈犀並不是什麼神秘力量所致,僅僅只是兩個人的腦電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契合之類的情況所致。

古文化科普:你真的知道“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嗎?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桓譚的唯物主義,在桓譚的思想裡面,他的唯物主義就表現在他對當時社會出現的迷信,也就是一些怪力亂神學說的批判。

桓譚否認有超自然的“天”存在,這一點是極其可貴的。

要知道在桓譚的那個年代,他提出“不存在神”的這個觀點,就和當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觀點一般,充滿風險。

古文化科普:你真的知道“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嗎?

因為桓譚那個年代的君主稱自己為“天之子”,是可以和“天”對話的人,所以所有百姓都要臣服於君子。而桓譚的無神論,便明顯威脅到撩人王權。所以顏小二認為,桓譚是一個是非有智慧的且有膽識的人,他能發現周圍所有人都深信不疑之觀點的謬誤,並且還能勇敢地提出來,光憑這一點,一般人就難以做到。

那麼桓譚是怎麼批判“有神論”而維護自己“無神論”的呢?他做了一個精妙的比喻,並且記錄在了《新論》中。

古文化科普:你真的知道“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嗎?

書中寫到:

“精神居行體,猶火之燃燭矣。……燭無,火亦不能獨行於虛空,又不能復然其灺。灺猶人之耆老,齒墮發白,肌肉枯臘,而精神弗為之能潤澤,內外周遍,則氣索而死,如火燭之俱盡矣。”

桓譚將人比喻成蠟燭,人的身體就是蠟炬,人的精神就是燭火。離開了蠟炬,就不會存在燭火,也就是說,人的精神離開了身體,便不復存在。

同時,蠟燭在燃燒的時候,蠟炬本身會漸漸變短,而燃燒過後融化成蠟淚的那部分不能再從新使用,也就是說蠟燭燃燒是個不可逆的過程。

古文化科普:你真的知道“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嗎?

桓譚把這個過程比作人變老的過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老去,面板變得乾燥枯黃,頭髮變白了,牙齒也掉了,並且這些變化同樣也是不可逆的。

所以,桓譚便指出,人一生的整個生長過程就如“蠟炬成灰”一般,燭火熄滅了,便只剩下燃燒得不成樣子的蠟淚。同樣,人老死以後,精神便會消失,只留下已經衰老的身體。

所以,桓譚便以“人死如燈滅”指出,人死去以後,沒有永恆存在的靈魂,靈魂(可理解為精神)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身體還在運轉。就如蠟燭一樣,火在燃燒,是因為蠟炬還沒有燒完。一旦蠟炬燒完了,火便不可能存在了。同樣,一旦人的身體機能停止運轉了,人的精神也就是人的靈魂便不復存在了。

古文化科普:你真的知道“人死如燈滅”的內在含義嗎?

桓譚生前最大的功績就是為後人留下了他寶貴的唯物主義思想,他在那個怪力亂神學說氾濫的年代,他還能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觀察到膚淺的靈魂永生之謬論,並且還以燭火作為比喻,進行了一番精彩的論述,繼而為後人留下了“人死如燈滅”這樣可貴的警示。從這些方面來說,桓譚確實是個有眼界的人物。

(但是,顏小二還是需要補充一點,桓譚這裡反對的是膚淺的鬼神迷性,並不是道家佛家所講的精神修養,還請各位悉知。)

本文由顏小二述哲文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