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2021-12-25由 哆啦A夢育兒寶盒 發表于 畜牧業

違拗症常在什麼基礎上發生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朋友小玲老和我吐槽她家兒子波波,還不斷提醒我說,養孩子決定前一定要考慮清楚,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帶了。要說起波波讓小玲煩心的事,那是數不勝數。

就談談最近一件的煩心事,是因為從學校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個熟人,小玲提醒波波,應該禮貌的叫聲“阿姨”。

不料,波波卻拒絕了小玲的要求,來了一句:“我又不認識她,幹嘛要叫她。”這下弄得小玲很是尷尬,應付了幾句後,回家準備好好教育波波,可是不管怎麼說,他仍舊是一副我沒有錯的樣子。

這讓小玲感到很頭痛,她漸漸的發現,她的話對於波波來說,越來越沒有說服力,越來越不發揮作用了。其實,波波之所以會表現得像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

是因為父母“權威”的喪失。如今很多父母都有著孩子不服管教的煩惱,而這些煩惱的存在,也大多數是源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對於孩子的權威感慢慢的消失。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父母“權威感”的消失,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父母“權威感”的消失,其實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部分,它所代表的不僅僅只是一個不利於發展的方面,還有著其他的成長意義。

❏當孩子對父母的行為說“不”時,恰恰是他們自我意識不斷完善的表現。

當父母發現孩子慢慢會拒絕孩子的時候,不管是2-3歲的小頑童,還是不服管教的大小夥,這都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一種表現。

尤其還處在2-3歲年齡段的孩子,對父母說“不”,更應該值得父母開心。因為這說明著孩子的思想在進一步的完善,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而應該擁有決定自己選擇的權力和自由。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研究表明,出生2-3天的嬰兒,就可以模仿大人的神情。9-12月大的嬰兒,漸漸可以藉助鏡子等物體有了認識自己的跡象。

而到21個月大時,自我識別能力已經發展得很完善了。2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達會到達一個制高點。而這種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讓他們學會說“不”,讓他們有基本的判斷力。

美國兒童心理教育專家塞爾瑪·佛雷博格教授在《魔法歲月》這本書中,這樣描寫這個階段的兒童:他們常常會很喜歡發“不”這個音,但是與拒絕的本意不同,甚至還代表著與不相反的意思。

不少研究者也是因為兒童種種違拗父母意志的行為,將他們統稱為“違拗症”。而這些研究都在證明,孩子違背父母的意願,對父母說“不”,其實是在一步步建立自己的思想,使他們真正成為獨立的存在。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父母“權威感”的定向組成,會隨著年齡的發展發生變化。

研究者發現,父母的權威感由四個部分組成——

權威定向、知識定向、身份定向以及行為定向。

其中,權威定向是指,很多事情該聽誰的;

知識定向是指,這個人閱歷豐富,我聽他的肯定沒錯;

身份定向是指,父母說的話,一般都不能違背,所以必須好好聽話;

行為定向是指,這件事情弄錯了,肯定會受到懲罰,我還是乖乖聽話吧。

這四個組成部分在兒童認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又會發生著顯著的變化。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皮亞傑在總結兒童道德發展的階段特點中,把5-8歲年紀段的孩子定義為,權威階段,又稱律道德階段。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孩子的“權威定向”是父母。

所以他們對於父母所指出的問題,會因為處於“行為定向”的害怕懲罰以及處於父母的“身份定向”的考慮,所以會表現出服從接受一系列權威制定的規範,甚至把大人多定的規則看成固定的、不可變更的。

等孩子繼續長大,他們就會進入到可逆性階段。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已經接收到外界的知識的不斷補給,所以不再把這些規則看成一成不變的了,而是覺得這些都是大家一起約定而形成的。

父母在他們心中已經不再是唯一的“權威定向”了,因此,父母的“身份定向”和“行為定向”對於孩子來說,約束性也不大。

他們更加傾向於和父母發展為互相平等的關係,規則也不再是由父母一個人制定了。所以這階段的孩子主要從知識定向的角度來以理服人了。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僅要表達“愛”,還要樹立“畏”。

英國著名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把父母的權威感歸納為兩個字:“愛”與“畏”。“權威感”的一部分是要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愛慕的心理。

即讓孩子在可以享受的時候多加享受,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給予孩子愛意,使他也產生對你的愛慕之情;

另一部分是,要讓孩子對父母產生畏懼的心理。當他在做一件壞事的時候,及時嚴肅的制止,讓他產生害怕的感覺。

而如今,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再加上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這就意味著,每一個孩子都會是家裡的“獨寵”。此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傾向於“放養”,他們認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讓孩子擁有無憂無慮的自由童年,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而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指導失職,會讓孩子沒有行為選擇上的邊界感,太過自由的成長環境,容易讓孩子變成一個目中無規矩的人,這其實也是父母喪失“權威感”的關鍵所在。

洛克認為,父母樹立“權威感”的最好時期,是在孩子3-6歲的時候。

根據羅伯特·菲爾德滿的發展心理學理論,3-6歲的孩子開始表現出自我中心思維,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因為還沒有形成正確穩固的觀念,受外界影響大,所以這是父母樹立“畏”的最佳時期。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怎樣樹立父母對於孩子的“權威感”呢?

父母“權威感”的喪失,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教育誤區所導致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找準自己方法,而就父母如何樹立“權威感”,洛克總結了以下四點:

❏父母不要吝嗇於表揚孩子,要培養他們的榮辱感。

洛克曾說:“兒童對於榮譽是極為敏感的,他們覺得被人家看得起,尤其是被父母及自己所依賴的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

所以在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於對孩子的稱讚。父母對於孩子“榮辱感”的正視,有利於他們進一步保留羞恥之心。

教育中所說的樹立“畏”,並不代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懲罰孩子,如果懲罰過度,會讓孩子漸漸的不能權衡榮辱感,父母對於他們的“權威感”也逐漸會消失。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鄙視”。

很多家長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性”,對待孩子的方式一直都是嚴厲苛刻的打罵,希望孩子可以“怕”自己,從而起到規範行為的作用。

而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其實是在給孩子宣揚一種“鄙視”的心理。父母總是以一個“尊貴”身份的形象出現,他們覺得放低自己的身份,反而會影響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地位。而父母的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孩子的效仿,甚至“權威感”消失後的反擊。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父母規範自身的行為,注意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我們在生活中,並不難發現,很多家長喜歡用“我是長輩!你就必須要尊重我!”的口吻來教育孩子,但是即便是父母是長輩,也沒有同樣運用這種“權威”作威作福的權利。

洛克在《教育漫話》一書中說:“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了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不當心做了,那麼,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符,他有了這道護符。

那時你再想用正當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所以,孩子長大後會成為怎樣的人,往往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要注意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中的影響,要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

父母“權威感”、不服管教,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

❏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達到溝通的目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陷入與孩子交朋友,就是在放棄自己權威的誤區。其實,讓孩子聽話,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和孩子多接觸。

而不是用疏遠的距離,來維護“你高我低”的親情關係,相反,父母和孩子要樹立相互溝通的平等關係。和孩子多溝通,多爭取呆在一起的時間,在這期間,就會讓孩子產生對父母的信任,然而這種信任關係是維護父母“權威”的保障。

父母的“權威感”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中行為規範的一把鑰匙。但是,這把鑰匙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緊緊抓牢,不斷維護。只有這樣,才能在成長的各個關卡中,一起成功渡過難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