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中國目前最大的邙山古墓群到底有多少古墓

2021-12-25由 軼麗生活 發表于 畜牧業

邙山是什麼山脈

在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支脈上有一座平均海拔三百多米,起自洛陽市北,沿黃河南岸至鄭州市北的廣武山,綿延長度一百多公里的丘陵,也可以稱為小山。不過不要小看這座小山,它就是赫赫有名的邙山。正是這樣一座不起眼的山,卻自古就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說法。所以歷來就是古代的一座風水寶地,至於為什麼,這其中涉及到龍脈走勢,風水玄學,我對這方面不太精通,所以就不展開來說了。當然懂這方面的朋友可以分析一下。

中國目前最大的邙山古墓群到底有多少古墓

既然是風水寶地,那麼在在古代至現代就有歷來葬於風水寶地保證子孫後代福澤綿延,興旺發達的觀念中,被諸多風水大師勘察後,北邙山也就成為了古人選擇墓穴的主要地點上到帝皇、諸侯,下到王公大臣,甚至是平民百姓。那麼邙山究竟有多少古墓呢?

中國目前最大的邙山古墓群到底有多少古墓

據有關專家考證,陵墓群約有756平方公里,所跨區域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20公里。包括今天洛陽市所屬的西工區、老城區、澗西區、瀍河區、洛龍區、偃師市、孟津縣等七個區縣。而目前邙山已出土墓誌多達6000餘方,涉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交往、民族關係等,而這數量龐大的墓誌也成了重要的歷史研究資料,根據記載和已經發現的古墓,自從東周以來,這裡先後埋葬共有24位皇帝陵墓,包括東周王墓8座、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是已經發現的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中國目前最大的邙山古墓群到底有多少古墓

而再加上皇族大臣,達官顯貴的陵墓在內,已探明的有大型封土的封土墓就有970多座,加上無據可查或已損壞的,彙集兩週、兩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各個時期的古墓則多達數十萬之多,真可謂是墓上有墓,\“無臥牛之地\”。難怪唐代詩人王建就有詩寫道:\“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舊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也正因為如此,邙山古墓群,被人們稱作是“東方金字塔”。為了更好地保護研究,2001 年6 月\“邙山陵墓群\”被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目前最大的邙山古墓群到底有多少古墓

以下是幾個主要區域的陵墓群:

東漢陵群

東漢定都洛陽,歷11帝,有10帝葬於洛陽,5帝葬於邙山,分別是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順帝的憲陵、衝帝的懷陵、靈帝的文陵。原陵坐落在邙山之北的黃河灘上,位於今孟津縣鐵謝村西南。此陵有5絕;一是帝王選陵,不是背山而河,而是枕河蹬山,為全國獨一無二;二是一園千柏,國內僅有。原陵共存隋唐古柏1500餘株;三是漢陵曉煙,風光奇妙;四是鼓掌\“啾啾\”,柏樹鳥鳴;五是眾柏成像,光武仰臥。恭陵、憲陵、懷陵、文陵皆在邙山以南。在今孟津三十里鋪村一帶,有3陵排列,各立一通石碑,為清乾隆年間洛陽知縣龔松林所立,分別書\“大漢冢\”、\“二漢冢\”、\“三漢冢\”。在今孟津護駕莊西南,是靈帝的文陵。

曹魏陵群

曹魏共歷5帝46年。其中開國皇帝文帝丕、明帝睿、高貴鄉公曹髦死後葬洛陽。文帝曹丕倡導儉葬,他依山為陵(即沿山挖洞),葬於邙山首陽山,故稱首陽陵。明帝曹睿的陵墓稱高平陵。高貴鄉公曹髦稱帝后,不甘為大將軍司馬昭手中玩物,於公元260年5月,率300多個太監、侍衛討伐司馬昭,結果被司馬昭部將成濟一戟刺死,甚為悲壯慘烈。他後被以王禮安葬。

西晉陵群

西晉共歷4帝52年。其中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崩於洛陽,葬於首陽山。公元265年,司馬炎登上皇位,分別追尊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為宣帝、景帝和文帝,所以,西晉陵區共有5座皇陵,分別為高原陵、峻平陵、崇陽陵、峻陽陵、太陽陵。

北魏陵群

北魏都洛陽共歷8帝41年。現已確認埋葬在洛陽邙山的有4帝,即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孝莊帝元子攸,其陵分別為長陵、景陵、定陵、靜陵。北魏為北方鮮卑人政權,其民族善於騎射,剽悍兇猛。但孝文帝遠見卓識,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成就了中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他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北還。於是北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他自己則身體力行,死後葬今孟津官莊村南的長陵。長陵,高35米,直徑60米,當地人稱\“大冢\”。景陵,是宣武帝元恪的陵墓,位於長陵之南、今冢頭村東。

所以邙山陵墓群不愧有“東方金字塔”,乃是我中華之瑰寶。

注:圖片以及摘抄部分來源於網路,感謝原作者,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