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學術論文的規範與創新

2021-12-20由 BMC科研 發表于 畜牧業

異質化是什麼意思

學術論文的規範與創新

一、前言

目前學術研究領域,以下現實日益突出起來:寫論文難,發表論文更難,而在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則是難上加難。如何“破解”這一難題,這已成為教授、學者們所關注的重大問題。

戰略就是定位。目前,一流學術刊物都在走異質化、特色化、個性化的發展道路。這是因為,沒有特色就沒有競爭優勢。以《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和《管理世界》為例,它們分別是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管理學領域的權威學術期刊。就選題範圍而言,《經濟研究》偏重貨幣、證券等金融問題;《中國工業經濟》聚焦產業經濟、企業經濟;《管理世界》就是“世界管理”,任何問題都屬廣義管理問題。就刊文屬性而言,《經濟研究》和《中國工業經濟》以發表學術論文為主,一般7—10個頁碼,長度均勻;而《管理世界》則以發表研究報告為主,要麼特長要麼特短。就形式風格而言,《經濟研究》刊文特別注重數學模型(包括表、圖,下同),篇幅高達50%以上;而《中國工業經濟》和《管理世界》刊文中的數學模型特徵則不突出。例如,《中國工業經濟》力將數學模型控制在20%的篇幅以內。

鑑此,筆者特別倡導“個性化投稿”,即“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是誰的就是誰的”。否則,即使是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如果投錯了“門”,照樣難以發表。刊家是誰,“投其所好”,這是作者下筆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這裡,像做企業一樣,首先做對,然後做好。

儘管各學術刊物的“口味”不一,但作為學術論文的“共性”仍是存在的。一是規範。所謂規範,就是“做活的規矩”。同樣的原材料做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例如大豆,既可以做成豆腐、腐竹,也可以做成豆漿、豆奶。這裡,最終產品不同,是由其“介面聯絡規則”不同所決定的。規範,包括形式規範和內容規範。二是創新。創新是學術論文的本質所在,創新是學術論文的靈魂所在,沒有創新就不叫學術論文。創新包括:“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後再創新”。這裡,“原始創新”應是學術論文的第一要義。關於規範和創新的關係,即:在規範中創新,在創新中規範。

二、什麼叫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寫的。迄今為止,許多教授、學者都不懂得“什麼是學術論文”,因而不會寫學術論文。通常,在骨子裡把“文章、稿子、報告”等同於學術論文,沒有學術論文的“基本概念”。因此,其撰寫的學術論文“不入門”、“不入流”。這裡,不得不為學術論文“找魂”。

1。什麼不是學術論文

(1)教科書不是學術論文。許多教授、學者寫的所謂“學術論文”,明顯屬“教科書的正規化”。即:概念、作用、分類、特點,大多是一些知識性甚至常識性的東西。他們“用概念解釋概念,用定義解釋定義”,就像現行政府運作——“用會議落實會議,用檔案落實檔案”。過去,高等院校的人特善長寫教科書式的東西,帶有給學生上課“講義”的性質。現在看來,教科書式的寫作絕對不行。

(2)研究報告不是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的正規化,即三段式:現狀、問題、對策。這裡,情況分析佔了絕大部分,而對策是靠“拍腦袋”拍出來的,一般是“要字結構”,即“要怎麼要怎麼”。還有人把諮詢報告、發展規劃、工作總結視作學術論文拿來發表;更有甚者,一些領導講話,對中央檔案的解讀、註解,竟也當做學術論文。這裡,國內研究部門的人特善長寫研究報告。換句話說,他們已不會寫學術論文了。

(3)學位論文不是學術論文。學位論文,大多是長期學習的結果,它是對一個人學習能力的認可;學術論文,大多是長期研究的結果,它是對一個人創新能力的認可。一般而言,在學位論文中,存量的東西往往佔據絕大部分,以吸收別人的東西為主;而在學術論文中,增量的東西必須佔據絕大部分,以自己獨創的東西為主。學術論文,要把站在巨人肩上高出巨人的那一塊寫出來。

2。什麼是學術論文

研究發現,學術論文具有“三性”,人們可把“三性”作為一把尺子,從而對學術論文的判斷“傻瓜化”。

(1)前瞻性。指在選題方面要有前瞻性質,突出前沿問題、難點問題、重點問題、熱點問題,與時俱進是其底線。一般可表述為: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像克服經濟領域低水平重複生產、重複建設一樣,學術領域更要力戒低水平重複研究。

(2)原創性。指在內容方面要有原創性質,突出新視角、新架構、新理論、新方法,打異質化是其根本。沒有原創性不能叫論文,而且在原創性中要有理論高度、廣度、深度、密度,不能泛泛而談。這裡,學術論文一定要有學術含量,學術論文一定要有學術思想。

(3)實用性。指在結論方面要能管用實用。也就是說,不是為原創而原創,原創的目的在於為解決問題提供一個新的思路、一套新的思維正規化。這裡,“政策建議”是靠原創性的理論“推”出來的,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的結果。我們知道,經濟學是解釋問題的,管理學是解決問題的,隨著經濟學的管理學化,即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相互融合,經濟學論文的實用性要求日益突出起來。它不僅要解決“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更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否則,就像人們所指責的那樣,學者們是在學界內搞“自我迴圈”:自己寫給自己看,自我欣賞,自我評價,甚至被政界和商界比喻為“垃圾工廠”,“製造垃圾”。

綜上所述,學術論文應該是“頂天立地”的,即“在理論上頂天,在實踐上立地”。但現實是,大量所謂的學術論文要麼“上不頂天、下不著地”,要麼“頂天不立地、立地不頂天”。

3。什麼是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是發表學術論文的園地。在功能上,它不同於報紙、圖書。報紙給人資訊,具有告知作用;圖書給人知識,即把某一問題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一一道來,建立一種共識性的平臺;而期刊則給人思想,一方面是提出新認知,另一方面是對舊認知的“修正”或“顛覆”,它以探索性為主。一般而言,學術期刊的讀者群都有高深的學術背景,如果其刊發的學術論文沒有“新東西”,那就不配學術期刊的稱謂。

與此相聯絡的是,學術期刊不等於“雜誌”,“雜誌”是指《讀者》、《女友》這類讀物,不能按辦雜誌的理念來辦學術刊物。同理,學術期刊不等於“學報”,不能按辦“學報”的理念來辦學術刊物。而且,由於學術刊物把關嚴格(例如,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國外大學在評價一個人的學術能力時特別看重其在權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換句話說,學術論文高於專著。這是因為,書多少有一些“水分”,而學術論文則是濃縮和精華所在。

綜上所述,學術論文一定要投學術期刊,學術期刊一定要發學術論文。

三、學術論文的規範問題

學術論文的規範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形式規範,二是內容規範。前者解決的是“像不像學術論文”的問題,後者解決的是“是不是學術論文”的問題,二者缺一不可。而且,不論形式規範還是內容規範,都要到位,必須到位。

1。形式規範

學術期刊不同,其對形式規範的具體規定是有差異的。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的總體要求,以筆者擔任社長、副主編的《中國工業經濟》為例,以下專案要求一定到位。

摘要。一般300—400字。從摘要中大體能夠判斷出一篇學術論文的原創程度。摘要要能叫人眼睛發亮、一見鍾情。通常,許多人寧願花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寫一篇學術論文,而不願花幾十分鐘去凝鍊整篇論文的摘要。

關鍵詞。一般3—5個。一個新觀點的提出,往往需要新詞語來表達。從關鍵詞的時尚性、創新性上也能夠判斷出該篇學術論文的學術含量。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具體內容作者可以不管,待論文決定採用後可由編者具體填寫。但是,這一“框架”要寫進論文裡。

收稿日期。除證明論文的發表週期外,更重要的是基於保護作者智慧財產權的考慮。現在,所有來稿經初選過關後、正式刊出前都要回改。因此,有些學術期刊還要註明“回改日期”。

[基金專案]。一般只列省部級以上課題名稱、批號。在同等情況下,屬基金專案的學術論文優先刊用的機率大。它不僅對作者論文采用有利,而且還對學術期刊評價有利。

[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工作單位、學位、職稱,有的學術期刊還要標註作者研究方向、e-mail,等等。它通常被稱為作者的“小檔案”。統計表明,一流學術期刊的作者隊伍明顯具有“四化”的趨向:名校化、高學歷化、高職稱化和年輕化。

[參考文獻]。撰寫學術論文必須要有參考文獻,其包括論文[J]、著作[M]、文集[C]、研究報告[R]、報紙文章[N]、網上資料,等等。以著作為例,要有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機構、出版年份、引用頁碼,等等。一般“文末尾註”,按〔1〕、〔2〕……排序。可按英文字母、漢語拼音、出場先後等不同規則按排序號。在正文中要有相應的體現,例如,(XXX,2006)。

[註釋]。一定要把註釋和參考文獻分開。註釋是對一個問題的說明或解釋,一般“隨頁腳註”,按①、②……排序。在國外的學術論文中,有的註釋比正文還要多。

此外,要有中文譯英系列要件。包括:題目、姓名、工作單位、郵編、國籍,摘要、關鍵詞,等等。

關於表、圖。表有表名,上標;圖有圖名,下標。不論表、圖、都要註明資料來源。

過去,形式規範一般是由編者來做;現在,全部改由作者來做,即DIY了。目前看來,好多學者一是不懂形式規範,二是輕視形式規範。在全方位競爭的今天,形式規範變得越來越重要了。不僅如此,形式規範還能產生“形式幻覺”,即有“美化”學術論文的主觀效應。

2。內容規範

沒有形式規範絕對不行,但是有了形式規範也不見得就是學術論文,關鍵在於內容規範。研究表明,學術論文一般可由“三大塊”組成,謂之“新三段式”。其中,每一段式3點,一共9點,頗有“九股文”的正規化規定。

(1)第一段式,找切入點。一是前沿綜述。即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在這個問題上的研究進展、主要觀點。一方面,可以避免重複研究;另一方面,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往上爬”。這裡,首要的是找到前沿思想,而不是從100多年前的思想講起;然後,高度概括、提煉、整理、整合,而不是對大量學術觀點進行簡單堆積。本點,脈胳清晰,凝鍊性強,資訊量大,但是篇幅較少,它不同於學位論文的文獻梳理。二是簡單評議,找出研究不足。三是本文的研究定位。即本文將從哪裡切入,從而為下面的研究“撕開一個口子”。否則,“老虎吃天,無從下口”。

例如,關於公司治理,以前可有兩大理論學派,一是股東利益至上理論,二是利益相關者理論。現在,隨著企業社會責任這一理念的不斷深化,非利益相關者理論則是這一問題研究的新切入點。於是,價值鏈治理、網路治理、社會治理等觀點則是基於非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具體實現形式。再如,關於利潤轉移,以前的研究集中在國家之間轉移(例如,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移)、地區之間轉移(例如,國內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地區轉移)、行業之間轉移(例如,由農業、工業向服務業、金融業轉移),但對利潤在價值鏈諸環節之間的轉移研究則是一個空白。

(2)第二段式,基本論證。一是本文的若干研究假定。這裡,“假定不假”,假定一定是合理的。例如,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學術論文一般都是基於“經濟人”的假定,即:假定人是有慾望的,假定人是有理性的,假定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二是在一定假定下,本文的基本架構和觀點。三是科學求證、驗證其觀點。其中,包括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歸納分析和演繹分析、比較研究和案例研究,以及各種實證分析和理論分析,等等。

(3)第三段式,政策建議。一是簡要結論。二是政策建議,這一點要解決新觀點的“立地”問題,要有一定篇幅。三是本文的研究不足及進一步要研究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段九點”,既可在學術論文中“明說”,也可隱藏在學術論文中“暗說”。有些可能“交叉”,即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四、學術論文的創新問題

如前所述,創新是學術論文的本質所在,創新是學術論文的靈魂所在,沒有創新就不叫學術論文。那麼,創新什麼?如何創新?這裡,筆者結合業內研究成果,透過運用大量例項,將學術論文的創新簡單歸納為以下10個方面。

1。新概念

(1)體驗經濟。繼產品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後,人們提出了體驗經濟這一概念。與產品經濟主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客觀享受不同,體驗經濟主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主觀感受。用體驗經濟的思想經營傳統農業(如把果園賣果改為“採摘”)、工業(如鋼鐵企業增加工業旅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服務業(如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搬進茶吧、飯館中),其將產生新的利潤空間。

(2)深度經濟。繼規模經濟、範圍經濟之後,人們提出了深度經濟這一概念。其假定是:留住一個老客戶的成本比開創一個新客戶的成本要低得多。目標是培養價值客戶的高忠誠度。客戶1次購買為滿意度,3—5次購買為美譽度,5次以上購買為忠誠度。因此,需要經營客戶。即:終身鎖定最大價值客戶,把最具增長潛力客戶轉化為最大價值客戶,取消負值客戶。

(3)一體經濟。顧客付出一個成本可以得到兩個以上的好處。例如,火車“夕發朝至”,乘客只需支付“一個費用”,即可獲得“三個好處”:一是把乘客從A點運到B點;二是免除了乘客夜間的住宿費;三是邊睡覺邊趕路,節省乘客時間。某一消費產品,過去“物有所值”顧客就會購買,現在“物超所值”顧客才會購買。

(4)四個缺口。關於發展中國家的利用外資,過去用“雙缺口理論”解釋,即“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現在提出新的概念解釋,即“四缺口理論”,包括:“技術缺口、管理缺口、機制缺口和理念缺口”。這裡,引進外資只是載體,其背後是引進技術、管理、機制和理念。

2。舊概念的新界定

(1)重新定義財富。在經濟的不發達階段,金錢、外匯、住房、汽車等,它們是財富的代表物;而在經濟轉向中等發達階段以後,一方面,安全、健康、快樂、友情;另一方面,陽光空氣、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花香鳥語,它們則成了財富的代表物。因此,亟須樹立“廣義的財富觀”的理念。

(2)重新定義人力資本。過去,以接受教育年限來界定人力資本的水平和程度。於是,產生一些矛盾現象:一些地區,教育相對發達,但是經濟發展落後;而另一些地區,教育相對落後,但是經濟發展很快。再如,一個小學教育畢業的種糧農民,其人力資本程度大大高於一個在流水線上擰螺絲釘的初中教育畢業的工人。可見,人力資本不能僅用“教育年限”一個指標加以界定,而是“三商”,包括智商、情商和財商,而每一“商”都由一整套的衡量指標組成。

3。舊理論的新發展

(1)企業價值來源理論。先是勞動價值理論,後發展為資本價值理論。即:不僅勞動創造價值,資本同樣創造價值;而且一切都是資本(例如關係資本、社會資本),一切都能創造價值。再後來發展為客戶價值理論,即價值來源由企業內部產生轉向外部市場認可。客戶認可就有價值,客戶不認可就沒有價值;客戶購買得多價值就高,客戶購買得少價值就低。它們之間不是後者否定前者,而是三者同時並存;但在價值來源中,三者的地位、分量在新經濟時代發生了重大變化。

(2)企業的無邊界理論。起初認識,企業是有邊界的;後來認為,企業邊界是動態的、不是固定的,或既可以擴大又可以縮小;後發展為,企業既有邊界又無邊界;現在則進一步認為,企業是無邊界的,企業的邊界可以趨於無窮。這是因為,現代企業邊界是由無形資產決定的,由於邊際收益遞增規律作用增強,邊際收益總是大於邊際成本。這樣,企業進入了一個無邊界的時代。

4。舊理論的新超越

(1)關於“第一生產力”的理論。一開始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後來發展為,制度是第一生產力。這是因為,制度高於技術。再後來則發展為,理念是第一生產力。這是因為,制度是理念的物化狀態,理念高於制度。

(2)關於“兩權分離”理論。例如,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這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但是,讓經營者擁有部分所有權,則是在堅持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這個大前提下,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部分合一;再有,所有權和收益權合一,這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但是,日前一些國有企業實行的“動態股權制”,則是在堅持所有權和收益權合一這個大前提下,實行所有權和收益權的部分分離。

(3)關於企業和市場的關係理論。過去,企業就是企業,市場就是市場,二是分離,是替代性關係;現在,市場進入企業,企業進入市場,二者融合,是一體化關係。因此,其政策涵義是:把企業做成市場,把市場做成企業。

(4)關於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理論。波特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外部,即外部論;而核心能力理論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內部,即內部論。實踐證明,企業的競爭優勢既在內部更在外部,是“內外部統一論”,其正規化為:產業景氣——戰略群組——核心能力。其中,產業景氣、戰略群組為外生變數,核心能力為內生變數。其政策涵義為:一是選擇一個社會主流產業,獲得景氣產業的自然恩惠;二是在主流產業裡成為主流單位,獲得行業第一的社會恩惠;三是從事與自身核心能力相匹配的專長業務,獲得核心能力的專長恩惠。

5。新方法

我們知道,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決定事物的本質和命運。企業的核心能力,既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這樣,現存的會計制度及其報表反映不出企業的核心能力來,即核心能力隱藏在現行會計報表以外。為使核心能力能夠顯化、計量,國外學者提出了“平衡計分卡”的方法。即從一個指標發展為四個指標,包括一個財務指標和三個非財務指標:客戶指標、流程指標、學習指標。其中,財務指標為顯性指標,非財務指標為隱性指標;財務指標為滯後指標,非財務指標為領先指標;財務指標為績效指標,非財務指標為能力指標。透過這一方法,為企業中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找到了經營之路。

6。新假定

任何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定假定基礎上的,假定發生變化,理論就會跟著改變。因此,從改變假定入手提出新的理論,是目前學術論文創新的重要途徑。從宏觀上看,由於知識經濟、資訊經濟、網路經濟、全球經濟的出現,整個社會發生了從軀體經濟向腦袋經濟、物質經濟向精神經濟、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產品經濟向體驗經濟的重大轉向;從微觀上看,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和產品之間的競爭、服務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盈利體系和盈利體系之間的競爭、價值網路和價值網路之間的競爭。適應以上“假定”變化,任何傳統理論都存在發生“顛覆性”革命的可能性。

7。新架構

沒有架構不叫論文。關於架構,例如,強者生存——智者生存——適者生存,這是人的生存發展架構;專業能力——人際能力——概念能力,這是人的能力發展架構;生產經營——資本經營——虛擬經營,這是企業的經營發展架構。再如,核心能力架構,有學者用“四維度”來界定,包括:技術維度、管理維度、制度維度和文化維度;零度管理架構,有學者用“八個零”來界定,包括:零物質、零時間、零差距、零滯後、零管理、零障礙、零排斥、零技術;社會責任架構,有學者用“三層級”來界定,包括:基本社會責任,即對股東負責,對員工負責;中級社會責任,對消費者負責,對政府負責,對社群負責,對環境負責;高階社會責任,積極慈善捐助,熱心公益事業。這樣一來,把核心能力、零度管理、社會責任的“黑箱”給打開了。

8。新觀點

(1)新安全觀。加入WTO前,社會上不少人認為“入世”會將中國匯入“不安全”的狀態。針對此況,我們提出了“新安全觀”,即“大開放大安全,小開放小安全,不開放沒安全”。這一觀點的提出,為中國全面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2)新公有觀。即“私營企業姓公”,從過去的起始環節轉向終端環節來判別企業的性質。認為私營企業,其終端環節,即產品、就業、稅收、利潤等具有完全社會化的性質。與公有企業具有“內公外私”的屬性相對應,私營企業則具有“內私外公”的性質。

(3)新三次產業劃分法。有學者根據商品形成過程和企業價值流程,將傳統的一、二、三次產業融合並橫向切斷,另劃分為研發產業、製造產業和營銷產業,而且新的三次產業可以分別選擇與其相適應的空間發展。這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要求的一種新的三次產業劃分方法。

(4)新三大地帶劃分法。過去,按縱向同質性切割,將中國大陸劃分為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現在,有學者提出按橫向異質性切割,分別以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三大城市群為中心,以原廣大中西部地區為各自相應的經濟腹地,構建經濟中心帶經濟腹地的泛珠三角、泛長三角和大環渤海“三大塊”新的經濟區域。這是基於構建和諧社會發展要求的一種新的三大地帶劃分方法。

9。新理論

(1)腦體分離理論。現代企業,從價值鏈上可劃分為四個區段:一是研究開發,二是生產製造,三是展覽營銷,四是營運管理。這裡,生產製造是“軀體產業”,研究開發、展覽營銷和營運管理是“腦袋產業”。目前,一些領航企業已經實行腦體分離經營,即只做腦袋不做軀體。不僅如此,一是軀體產業再分離。作為製造環節的軀體產業,包括核心部件製造、一般部件製造和組裝。目前,一類企業專門從事核心部件製造,另一類企業則專門從事一般部件製造和組裝。二是腦袋產業再分離。一類是做研究開發或展覽營銷的“小腦袋”企業,另一類是做營運管理的“大腦袋”企業,即只做“大腦袋”,不做“小腦袋”。研究表明,從全球看,腦袋產業向發達國家轉移,軀體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從國內看,腦袋產業向特大城市轉移,軀體產業向中小城市轉移。

(2)利潤轉移理論。研究表明,利潤在價值鏈各環節的變動大致遵循如下規律:一是從產品的製造環節轉向銷售環節;二是從產品的銷售環節轉向消費環節;三是從價值鏈的中間環節(製造)分別轉向上游環節(研發、融資)和下游環節(服務、營運);四是從產品的內在環節轉向外圍環節;五是從產品的實體環節轉向虛擬環節。鑑此,企業必須:一是從價值創造理論轉向價值實現理論,二是從生產創造價值理論轉向消費創造價值理論;三是從同質化創造價值理論轉向異質化創造價值理論;四是從產品價值理論轉向環境價值理論;五是從靜態價值理論轉向動態價值理論。

(3)新木桶理論。過去,封閉式做企業,即一個企業把某一產品從頭做到尾。此即“木桶理論”。現在,開放式做企業,即每個企業只做自己最擅長的那塊“木板”,你做一段我做一段,然後全球整合。此即“新木桶理論”。“木桶理論”,強調填平補齊,重在經營劣勢,把薄弱環節搞上去,打缺點、打多點;而“新木桶理論”,強調揚長避短,重在經營優勢,把劣勢環節包出去,打優點、打一點。“新木桶理論”是一種基於核心專長的企業發展新理論。

(4)模組化理論。福特時代,少品種、大批次、更新慢、週期長、標準化。適應這一狀況,流水線應運而生;後福特時代,多品種、小批次、更新快、週期短、定製化。適應這一變化,模組化應運而生。這裡,用流水線生產模組,用模組整合產品。模組化包括設計、製造、管理、銷售、服務、消費的模組化,等等。正像股份制解決了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模組化則解決了大規模生產和個性化消費之間的矛盾。

10。新思維

學術創新,從大的方面講,一是方法創新,二是思維創新。筆者認為,方法創新是“術”,思維創新是“道”。這裡,創新思維能力訓練則是走向學術創新的根本途徑。作為學者,一要學知識,即“物品”,但“物品”沒有“可通用性”;二要學方法,即“金子”,但“金子”有用完的時候;三要學思維,即“點金術”,有了它則可把任何東西變成“金子”。可見,“物品”、“金子”、“點金術”,一個比一個重要。研究表明,富人的思維、未來時思維、不等式思維、出世的思維、層級式思維、三分法思維,是極其重要的六大創新思維。總之,透過創新思維能力訓練,儘早完成開心——開竅——開悟——開路這一創新思維流程。

五、其他相關問題

1。論文選題

找到一個好的選題就等於發現了一座“金礦”。然後,從一點切入“縱挖橫挖”,即“縱向打到底,橫向打到邊”。選題,一是興趣所在。這樣,無論“尋礦”還是“挖礦”,都是一種快樂而非痛苦。二是長期積累。不是應景之作,而是厚積薄發、水到渠成、一吐為快。三是定位聚焦。所謂成功,就是把一點做到極致;所謂“小題大做”,亦即:要想做大,首先做小;要想做大,首先做專;要想做大,首先做精。因此,在日常中個人研究定位十分重要。

2。論文語言

學術論文,一定要用學術語言。但是,非學術語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例如,大話、空話、套話、虛話、官話,講得都對,但是都沒有用,即“正確的廢話”。鑑此,力戒檔案語言、報告語言、口號語言、文學語言、舊式語言,等等。以經濟和管理類學術論文而言,要使用規範的經濟學和管理學語言。此外,儘量不要一個廢字,只寫“乾貨”。

3。數學模型

經濟學的數學化是大趨勢,但不能走極端,把經濟學論文變成“數學遊戲”。同時,注意使用數學模型的若干約束因素。這裡,要儘量避免以下三種類型數學模型問題。

(1)“吃糖模式”。即採用高深、優美的數學模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後證明了生活中的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即“糖是甜的”。例如,有作者運用數學模型證明得出:員工收入和企業效益掛鉤是最好的分配製度。並美其名曰:這相當於在數學上證明了1 1為什麼等於2。

(2)“喝水模式”。“喝水是可以解渴的”。但是,透過調查問卷得知,有80%的人同意這一判斷,有15%的人認為喝水和解渴之間沒有必然聯絡,還有5%的人認為喝水以後沒有解渴。於是,就此建立數學模型,並通過了F檢驗和T檢驗。例如,經營者持股和企業績效的關係,就屬此類問題。

(3)“拉郎配模式”。根據事物都是普遍聯絡的原理,在任意兩組資料之間建立數學模型,一併得出結論。例如,有人在基礎設施投資數額和下一年度進出口貿易額之間建立數學模型,其分析結論是:基礎設施投資和進出口貿易之間是正相關的。

4。知識更新

當今時代,學習速度<變化速度=死亡。由於突變取代漸變成為社會主流模式,“知識折舊”取代“物質折舊”成為“第一折舊”。按照知識折舊定律:一個人如果1年不學習,其腦子裡固有的知識存量就會有60%—80%折舊完畢。因此,學術論文創新,必須要以知識加速更新為前提。這裡,真正的學者始終處在知識的前沿領域引領學術方向,與時俱進是遠不夠的。一般而言,過去,學者年齡越大創新思想越多;現在,學者年齡越大創新思想越少。究其原因,知識結構跟不上了,思維正規化跟不上了。於是,出現了著名學者的“名實分離現象”,即:有學術實力的時候沒有學術名氣,有學術名氣的時候沒有學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