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道德經》夫物芸芸,各歸其根——盤古文化藝術

2021-12-19由 盤古藝術 發表于 畜牧業

芸芸讀音是什麼

各位朋友早上好,非常開心又跟大家來一起聊《道德經》了。我覺得每一天多一點學習、多一點啟發,生活慢慢就開始不一樣了。

《道德經》夫物芸芸,各歸其根——盤古文化藝術

前邊我們聊了,老子告訴我們要保持一種特別清虛的狀態,“致虛極也,守靜篤也”,然後觀察這個世界,只有這種狀態下您才能看清個世界是怎麼變化的。老子認為這個世界是來回往復變化的,老子下邊講了“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兇。”老子講了這一段話,大家一聽怎麼跟繞口令似的,什麼意思?我們一點點來聽。

首先是這句“夫物芸芸,各歸其根”,“夫”是個語氣詞,“夫物芸芸”,像芸芸眾生一樣那麼多,“芸芸”是紛紛芸芸的意思。“夫”字在帛書甲乙本和楚簡裡邊都不是“夫”字,是“天”字,“天物芸芸,各歸其根”,郭店楚簡裡寫的也是“天”,三部古書寫的都是“天”。到底是“天物芸芸”還是“夫物芸芸”?從語氣來講,“夫物芸芸”可能現在聽著更順,因為都是這麼叫的,“夫”是語氣詞,但是“天物芸芸”可能會更合適,指的是天下萬物、天地萬物芸芸,芸芸眾生,天地萬物紛紛擾擾這麼多,這意思可能更合適。“夫”和“天”字就差上邊出不出頭,我們不好推測到底老子寫的是哪個,我分析有可能老子寫的是“天”,“天物芸芸”,指的是天下萬物芸芸的意思。

“各歸其根”的意思就是,當您把心放靜了,把慾望清空以後,客觀的來看這個世界,您會發現原來事物來回往復的發展,沒有什麼事能永遠的發展下去,最後它會又回到根上來。就像樹的樹根長成樹幹、樹枝,然後開花、結果長樹葉,最後葉又會落到根上來,我們會回覆到根上來。

比如說,一代代動物不會一直生長下去,生了1000多年還旺盛的活著,不可能。百十來年,幾十年甚至幾年它就要繁衍後代,它死亡了,把整個世界交給了它的後代,從某種角度講,這都叫歸根,我們又回到了原來的初始狀態,迴圈往復。往大了講,可能樹葉落下去了,它變成新的物質了,分解了,提供養分又給樹根了,歸根了,又重新生長了,或者長成新的,被新的樹給吸收了,但是這都是生命形式的轉化,這叫歸根。

老子一直在告訴我們放下的道理,珍惜這段生命,但是以後不要想永遠的事,因為最後都會歸根,不要去糾結,這是看清生命和世界的實質、本質。不懂這個道理,您帶著慾望,我一定要怎麼樣,我要永遠保有這些錢財,我要永遠成為富翁,我要永遠保持年輕,我要永遠28歲,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會糾結,我們帶著這種妄念去生活,結果當你失去的時候,你就開始痛苦了,因為萬事遲早都會失去的。

可是你執著,我就要擁有,結果一旦失去,你就痛苦了。但凡在這種心態指導下的人,他生活中充滿痛苦,他眼睛就盯著這個失去,因為他慾望特別大,稍微有點不滿意,有點失去就受不了了。怎麼失去了?太痛苦了,生活開始不開心了。這樣的人是不幸福的人,明白了世界運化的規律,明白了我們生命的本質,以後不再糾結了。我幸福度過此生就行了,我幹嘛要糾結呢,這樣的人就會坦然。

我舉個例子,單位裡邊經常發生矛盾,或者家裡邊經常有點矛盾,有人關係不好,比如婆媳關係,老婆婆看兒媳婦就彆扭,或者兒媳婦看婆婆怎麼總整我,這關係大家說是一對天敵,天天這麼鬥,好多家庭鬥到兩敗俱傷,沒有一個人身體好的。婆婆跟媳婦天天這麼鬥,媳婦跟兒子也過不好,他們兩個過不好,對孩子也不好,孩子又受傷等等,一家因為這關係弄的亂七八糟。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沒看透世界的本質,看清就明白了。

世界就這麼短,我們最後都會歸根的,在一起度過這段時光多麼的難得、多麼有緣分,我們可要好好過,歸根之前我們一定要幸福,我對你好,你對我好,我們快快樂樂的這樣過下去。單位裡邊,有些人來整你,有些人看你不慣,嫉妒你,怎麼她比我強?我們在工作中都會碰到這樣的人,這人就是莫名其妙。你覺得由於什麼原因跟你過不去,這時候一種方式是跟她鬥,鬥下去,我一定要鬥過你,把你鬥贏了,你等著受傷去吧。其實沒有贏者,斗的過程中兩個人都受傷。

要這麼想,這人來整我,太不容易了,這真是緣分,我們人生就百年,頂多了,其實說實話,80年就不錯了,就這80年的人生裡,居然你來豐富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本來都是甜蜜、都是糖,這天天吃糖沒意思,我們總要來點糖醋,您的出現給我生活加了點醋味,真棒!這是緣分,我得對你好,我們到最後都會歸根的,您說鬥什麼勁?再過80年,互相問問你哪天歸根?我哪天歸根?約好了差不多,明年你歸、後年我歸。在歸根之前的80來年裡,我們這麼有緣分能聚到一起,還能坐在一個辦公室,了不得,太好了,感謝,你給我添點醋沒關係,我還要對你好點等等。

您用這心態一看沒什麼大不了的,有的人當時氣的要死,現在這種同事關係可能沒事了。在我小的時候,我記得我父母被他們同事鬥,有的時候能把人鬥出大事來,比如說有的互相誣衊,他貪汙了公家兩毛錢,兩毛錢現在值多少錢?可是當時說誰貪汙兩毛錢,那事大了,那人精神受不了,能自殺的,這都是在公司裡邊、單位裡邊想不通。現在一想,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所以,我們有了這種觀點以後再一看,世界萬物紛紛芸芸,可是到最後都歸其根,那麼“各歸其根”這句話,在帛書乙本里寫的是“各復歸於其根”,這是比較完整的說法。

接下來,老子說“歸根曰靜”,這種歸根的狀態叫“靜”,因為萬物發展到最後又回到紛紛擾擾,回到原始狀態的時候又是“靜”,這種“靜”的狀態是萬物最初的狀態,是從無生出有來,從無到有,從靜生出動來的這麼一種狀態。一開始是無名無形的狀態,我們回到無名無形的狀態,再次往外生髮,在下一代就開始生長起來了,這是萬物執行的規律。當萬物執行回到它的原始狀態,這種狀態叫“靜”,叫“歸根曰靜”。

然後老子說“靜曰覆命”,“覆命”就是往復的本性,“命”是本性的意思。生命的這種從無到有的生長,又回到它的原始狀態,又回到這種無的、靜的狀態,這種狀態、往復規律,我們叫它“覆命”,叫往復的這種本性,所有事物都是這麼發展的。

“覆命曰常”,這種來回的狀態是生命本常的狀態,是它的平常狀態,它一直在這麼運轉。老子接著說,“知常明也”,您能知道事物一直是這麼往復運轉的這種常態、這種規律的,這樣的人是真正的“明”,是洞悉了世界本質的人。“明”的意思就是明瞭、洞悉的意思,知道這種常規的、常理的狀態,你這個人是個明瞭世界本質的人。

老子接著說,“不知常,妄”,就是你不知道這種本常世界,來回執行的這種狀態,這種人就會狂妄、妄作,然後老子說“妄作,兇”,帛書甲本寫的是對的,叫“不知常,妄。妄作,兇”,跟通行本有點不一樣,通行本叫“不知常,妄作,兇”,少了一個“妄”字。郭店楚簡沒有這兩句,我們認為帛書甲乙本寫的是對的。

為什麼老子說“不知常,妄。妄作,兇”,我們如果看不清生命本質,我們認為我們會永久的活下去,我們的慾望會越來越大,我們就想永遠擁有什麼東西,你就會妄作妄為的。

比如說我們曾經抓到一個貪官,這貪官家裡房子80多套,一個房子裡現金收出了幾千萬,這是浙江省的一個貪官,我看新聞時就在想,這叫“不知常者,妄”,這人狂妄,妄作會兇,他認為自己會永遠活下去,要擁有。您這輩子就80來年,搞了80多套房子,什麼意思?一年住一套嗎?不可能的。這錢能花光?花不了,一個房子裡幾千萬現金,能怎麼花?這輩子就這麼多時光,這是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結果就妄作妄為,把自己給扔陷阱去了,結果現在想永遠擁有什麼東西,那就是監獄的鐵窗了。所以,人們會妄作,兇。

人類與環境也如此,我們不知道自己就活這麼多年,然後要交給下一代,環境要交給下一代,一代一代我們要歸根的,“曰靜”,下一代再去生長,我們是一代一代要這麼交代下去,我們要把這個東西留給下一代。我們就想擁有,為了多掙錢,我們破壞,工廠排汙進環保裝置要花錢的,半夜把汙水往地下排,結果剛才看的資料,水利部說的,中國80%的地下水用不了了,裡邊全都汙染了,這叫“不知常,妄。妄作,兇。”

在人生裡邊,在公司經營裡邊,但凡這種看不清生命本質的,總是慾望不斷增加,以為我們能永遠的怎麼樣,您做事會狂妄的,妄作就一定會兇的,不但毀了自己,也會毀了後代的環境,毀了後代生活的條件。所以,老子給我們講這些事,諄諄教誨,告訴我們要看清生命的本質。

我們一直在來回往復的,你所擁有的可能就是這短短的一去一回,交給下邊,下邊生命的短來去,這叫往復的發展,萬物萬事都是這樣的。我們如果明白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以後,我們就能夠坦然面對此生,我不管有沒有來世,我們不是講宗教的,我們先不講來世,這輩子你能幸福的度過,坦然的度過,能夠很好的把接力棒接給下一代,您就是一個“明”的人,“知常明也”。

這是老子給我們的啟示,明天我們再來接著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