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小”工坊“大”能量 臨海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

2023-01-13由 中國藍新聞 發表于 畜牧業

食物的能量單位是什麼

為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充分就業,構建共富型高質量就業體系,近年來,臨海市立足本地特色產業,在農村建設以來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為主的6大類“共富工坊”,架起“黨委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這座“致富橋”,有力促進了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目前,臨海全市共建成“共富工坊”126家,帶動6000餘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人均年增收2萬餘元。

0

1

村企共建

實現合作共贏

“小”工坊“大”能量 臨海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

“共富工坊”建設,是臨海市深化強村富民鄉村整合改革的創新探索,透過引導企業將適合的生產加工環節佈局到農村,送專案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有效啟用農村閒置資源,在吸納剩餘勞動力、低收入農戶就地就近就業的同時,降低企業生產用工用地成本,推動實現“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生動局面。

去年3月25日,“永強·共富工坊”在河頭鎮殿前村178號正式揭牌成立,成為全市首家正式投入使用的“共富工坊”。該工坊佔地面積350平方米,設定工位50個,主要承接永強集團休閒椅背的編藤工作。僅1個月時間,永強集團就向工坊提供了16萬件加工訂單,並且每年將提供至少20萬件訂單量,可實現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20萬元,每人每年增加2。2萬元以上收入。

這是臨海市近年來積極探索“企業+村集體+農戶”的“共富工坊”模式的成功實踐。

“小”工坊“大”能量 臨海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

一直以來,由於受到資訊不對稱、業務量不穩定、中間環節太多等因素影響,從事手工業加工的村民真正到手的收入並不多。此次“永強·共富工坊”的建立,能夠使村集體直接對接企業,承接相關的加工業務,減少中間差價,實現了“更多的老百姓在家能賺錢、村集體經濟能壯大、企業生產用工更靈活”的多贏互利目標。

同時,這也標誌著全市鄉村共富工作開啟新徵程,將有越來越多的“共富工坊”建成投用,實現村企共建共享。比如,同年6月,永豐鎮留賢村就聯合臨海亨達工藝製品等企業建成“共富工坊”並投入使用,成功吸納周邊農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就業60餘人,村集體經濟年增收30萬元。

0

2

就近就業

帶動增收致富

“小”工坊“大”能量 臨海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

“要把工坊開到村民家門口”“鄉親們不出村就能賺錢”……隨著全市一家家“共富工坊”的陸續成立,帶動廣大群眾就近就業增收致富,“家門口”的共富效應正在不斷放大,進一步提升了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走進桃渚鎮芙蓉村的“共富工坊”,伴隨著縫紉機的轉動聲,員工們正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著。該工坊以生產塑膠雨衣為主,對員工的技術、體力要求較低,工作時間相對自由靈活,十分適合農村閒散勞動力。“我是芙蓉村村民,在這裡工作收入不錯,離家近還能兼顧家裡老小。”工坊員工黃大姐告訴記者,她現在每月收入能達到5000元左右,非常開心。

“小”工坊“大”能量 臨海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

據悉,去年5月,桃渚鎮芙蓉村村集體的閒置房經改造成為一處約2000平方米的廠房,並配齊了生產裝置及消防設施。“我們將‘共富工坊’辦到村裡,讓周邊留守勞動力和低收入農戶來這裡工作,幫他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願望。”芙蓉村“共富工坊”負責人何賢順介紹,工坊現有員工150人。自成立以來,工坊共承接訂單1。4萬單,成交金額660萬元。忙季時,訂單量增多,雨衣摺疊和包裝的用工不足,跟不上生產進度。鎮裡瞭解情況後,主動與其聯絡,對接村莊低收入戶及在家料理家務、空閒時間多的婦女群體,以委託加工的方式把需要摺疊和包裝的雨衣送到這些村民家裡。目前,芙蓉村的“共富工坊”已帶動附近200餘人再就業。

在上盤鎮水路張村,這裡的“共富工坊”還與鎮級殘疾人之家充分融合,在為殘疾人提供輔助性就業崗位的同時,也增強其自理、適應能力,使他們迅速融入社會。

0

3

要素保障

啟用長效動能

“小”工坊“大”能量 臨海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

“共富工坊”的長效執行,離不開各方強有力的要素支援和服務保障。臨海市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單位的職能優勢,積極引導有關各方主動參與、加強對接,精準融入工坊生產經營、人員管理、資金保障、風險防範、權益保護等日常執行的全過程,推動形成各方共建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圍,進一步增強工坊生命力。

“小”工坊“大”能量 臨海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

彩燈是東塍鎮的特色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東塍鎮以彩燈產業為基礎,因地制宜建設彩燈共富工坊。該工坊面向全鎮338戶低保戶和40戶低保邊緣戶,旨在透過“送崗上門、就近就業”的模式,幫助低收入農戶致富。但是,東塍彩燈也面臨著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趨勢嚴重、整體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這極大制約了彩燈行業的共富效應。

去年9月,臨海市以東塍鎮為創新樣本,啟動“創意共富”工程。工程透過舉辦彩燈創意設計大賽等活動,彙集諸多創意靈感和設計樣式,無償提供給“共富工坊”使用,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同時,工程打造的彩燈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既能夠為全市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搖籃,也可以為企業、工坊發展提供後續人才儲備。此外,工程還將聘請高校專家教授團隊定期到企業、工坊實地跟進指導,實時高效地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為共富之路保駕護航。

“小”工坊“大”能量 臨海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橋”

“共富工坊”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創新之舉,也是連線企業與集體、產業與農民的有效途徑。江南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建立“共富工坊”聯席會議制度,指導“共富工坊”在延長農特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上做文章,持續將組織優勢轉化為共富優勢,同時聯合相關部門進一步做強各工坊的品牌競爭力,開展助農直播、技能指導、食品安全指導等服務,提升產品品質,拓寬銷售渠道,不斷推動“共富工坊”實現標準化建設、體系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和可持續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