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劉立茂:說起飼料我們好像不應該忘記些什麼

2023-01-06由 養豬派 發表于 畜牧業

五黑雞年產蛋量是多少

前段時間心血來潮去華牧南兩個月,現在回珠海有一段時間了。如果不是這次短暫的工作經歷,我都幾乎忘記了三十多年前,我的飼料學和營養學在全班是第一名結業的,也幾乎忘記雄蜂企業最開始是源自我1993年畢業分配工作的五三農場,也快忘記我們曾經是安佑最大的客戶,也好像被忽略了我在kemin做的飼料線而不是現場服務經理八年。對飼料好壞的評價誰最有發言權?不是客戶也更不是專家。而是我們飼養的動物,比方豬羊牛雞鴨魚等等。說起飼料我們好像已經忘記了些什麼。

劉立茂:說起飼料我們好像不應該忘記些什麼

開始的養殖,無論是小農經濟時代還是產生現代飼料科學的西方,在早期都沒有配方飼料的。都是用農(副)產品直接餵養。在飼餵中人為新增一些什麼源於兩個最原始的驅動,一是“逆境生長”就是讓動物按我們人類安排的環境和目標生產,在很多時間是違背動物的自然生物學特性的,比方我們讓動物在水泥地面生長,豬就失去了拱土的行為獲得礦物質等營養的機會,雞就失去了攝取小石塊和堅硬物品幫助消化的可能,大群的規模飼餵讓飼養的動物維生素需要量顯著增加,而畜禽透過青綠飼料獲得維生素的機會來源越來越少。第二個理由就是遺傳和育種的進展,動物對一些營養元素的需求也很難由傳統的天然飼料滿足,加上人們對飼養動物生產效能越來越高的追求,在傳統的飼料中新增就成為必然。生產需要,缺什麼補什麼,並且飼料作為動物生產的“最大的生態因子”必須符合最基本的生態學原理,這就是“第一限制性原理”“能量最低原理”等在現代飼料生產中作為基本原理的由來。而生態系統最講究“平衡”,作為現代工業化飼料基礎的“配方飼料”也應運而生。

劉立茂:說起飼料我們好像不應該忘記些什麼

配方飼料中的飼料配方首先解決的是新增什麼的問題。而後新增多少和如何“平衡”?是由生產目標,動物遺傳潛力,具體的生產環境和管理水平等綜合決定的。所以好的配方是飼料的“靈魂”。這個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文章不是簡單的詞彙和修飾手法的堆砌,飼料更不是能量原料、蛋白原料、維生素礦物質功能新增劑的混合。關鍵的是配方思想或者思路。我和大部分配方界的大伽一樣,十分鄙視一些人認為的“給飼料廠提供飼料大配方服務”,配方的抉擇源於

大資料的掌握和分析,對原料的資料取捨,對生產現場的變革的把握和對營養學理論的昇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和一個行業呆了幾十年的配方師講給人提供配方服務是要捱打的節奏。好的配方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是資料和經驗的結合。至於什麼“最佳化成本”則是徹頭徹尾的忽悠。我以前講,勞斯萊斯和桑塔納的成本會一樣嗎?

所以飼料成本是一個設計概念

,在勞斯萊斯中換上桑塔納的零件不是最佳化和節約成本而是偷工減料。生長最快的飼料不是最好的飼料,最便宜的飼料也不是。用能利用到的原材料生產出滿足需要的飼料而設計成本符合就是“邊際成本最低”飼料,應該是最優秀飼料的方向。做一個合格的飼料並沒有外行認為的那麼簡單!

千變萬化的飼料配方並不是能隨心所欲的,配方思路和想法必然在營養和飼料學科學原理的基礎上打上時代和地區烙印,也會有配方師的個性和風格

。所以看一些好的配方是會賞心悅目的。

劉立茂:說起飼料我們好像不應該忘記些什麼

我們也不應該忘記經過實驗和生產現場檢驗過的理論。在一次南航的飛機上,看到一篇網易的養豬資料,講一個張姓農大教授講,他們用紅棗飼餵豬,豬肉就有了紅棗的風味和營養。“動物體內的蛋白質不是飼料中的蛋白質”這個最基本的理論都不知道的人講這些就是丟人現眼了。按張教授的認知,在糞便上長的果樹的果實應該有糞便的風味了!以蛋白為例,飼料中的蛋白質會被消化為小分子的蛋白質、多肽、氨基酸等,再被動物吸收和按動物的遺傳密碼裝配成動物體內的蛋白質。測定值相同的蛋白原,分解的時間快慢和在什麼地方分解和吸收就很有意思了。

劉立茂:說起飼料我們好像不應該忘記些什麼

我最先接觸這個理論應該的希格斯大昌的“綠賽”的理論:

從口腔到大腸的設計

。後來國內新農好像也宣傳過一段時間。如果我們新增的氨基酸和飼料原料中的分解的氨基酸不是同一時間到達血液濃度高峰?如果飼餵制度由四餐變為二?我認為這是把營養素的新增由簡單線性的新增量加上了時間和腸道空間的考量,是營養學的時空觀。第二個比較好的理論是帝斯曼的所謂“

優選維生素理論

”對維生素的新增有很好的指導。第三個應該就是“

腸道健康

”理論,基於“結構完整,菌群平衡,免疫健全”的腸道健康理論有很強的生命力。其他的當然也有很多,母子一體、系統營養、低鹼儲日糧、腸道上皮能量來源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論成果。在這一方面,我們當然要吸收一切先進的理論,但也沒有必要妄自菲薄,也沒有必要聽一群洋人和磚家拿著10多年前的資料和自己從幾十年前的書本上得來的所謂“個人見解”來忽悠我們。

劉立茂:說起飼料我們好像不應該忘記些什麼

當然,無論是什麼精妙的飼料設計,最終都是要能生產出來和用來飼養動物的。在專業上應該叫“飼料的實現”。飼料作為專業的產品,即使是最好的產品不按規範使用也會讓產品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養殖的現場已經在不斷的改變。比方自動喂料系統的普及,飼養規模的改變和環保要求已經不可規避,人員缺乏和對健康管理和疾病控制的新的要求,新的技術的運用等等都會影響飼料在現場的實現。我們飼養的動物最有發言權。關於“無抗”我已經發表過很多觀點也不重複。所謂的替代?我只想起了一句話:

生態因子的互補性和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