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簡平:這是隻石獅子嗎?

2023-01-01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畜牧業

獅子是怎麼傳到中國的

我們還原歷史,是為了尊重歷史,認識歷史——我們是從過去走來的,我們還要向未來走去。

簡平:這是隻石獅子嗎?

明年將在上海開館的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日前正緊鑼密鼓地進入布展階段。作為其中童書館的學術策劃,我覺得理應將新中國第一家以兒童少年為讀者物件的大型綜合性專業少兒出版機構——少年兒童出版社列為重要展出內容。

由宋慶齡題寫社名的少年兒童出版社於1952年12月28日成立,迄今已走過了整整七十年的光榮歷程。出版社組建伊始,就選址在延安西路1538號,那裡有一棟風格典雅的小洋樓,還有一片草坪,一個水池。這棟小樓,這片草坪,這個水池,給幾代少兒社員工以及眾多的作者、讀者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因應市政建設需要,小洋樓被拆除,之後蓋起了一座十多層的少兒出版大樓。

為了呈現歷史的原貌,我很希望能找到小洋樓的照片。我想到了少兒社的《少年文藝》資深編輯單德昌,他是個有心人,精心儲存了許多有關少兒社的資料。果然,他真找到了一張小洋樓的南立面全景照。策展設計方看過後,根據這張照片製作了一幅精緻的素描畫作為展品,當我拿到交融了歷史和藝術的繪畫後,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動。我隨即發給了單德昌。不料,他看後問我:“小洋樓臺階上的石雕是隻石獅子嗎?”這樣的發問,讓我直覺有種不確定感。我和設計方仔細比對原照片,發現那個石雕確實面目不清,只能說看起來像是隻石獅子。

但我認為史實不能模糊,不能似是而非,即便這裡改放過別的石雕,也要能說得出所以然。於是,我將照片給到幾位少兒社年長的老編輯,請他們一一辨認,結果都是模稜兩可的說法。不過,曾在少兒社工作多年,後調任中國中福會出版社的陳蘇給了我一個重要的線索——她發來一篇署名王亞法的回憶文章,寫了他在少兒社度過的那些時光。

簡平:這是隻石獅子嗎?

王亞法是1976年元月進入少兒社工作的,直到1988年才因出國而離開。他在回憶文章中說,少兒社這個地方,原先是古代墓園,二十世紀初,英國籍猶太裔房地產大亨哈同在上海發跡,建造了名聞遐邇的哈同花園,後來,他的養子戴維·哈同買下了這片墓園,並在園中靠馬路一側建造了一幢別墅,這便是以後少兒社使用的小洋樓。當時,戴維·哈同將墓園裡的一對石贔屓放置在別墅南面,也就是號稱陽光房的臺階前。王亞法寫道:“我七十年代進社的時候,那對贔屓還在,但兩塊石碑移到了草地邊,一塊打碎,做了底座,另一塊橫臥其上,上面的字跡已經漫漶了。”而據長寧區文物普查記載,這裡原系明代天啟年間副都御史李同芳的陵園。

我將這條線索告訴了那些老編輯,他們紛紛想起來,說還有石馬、石龜呢,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對草坪和水池重新修整時,更是新建了一座假山、一座亭子,從假山裡面穿進去,可以通往亭子,坐在亭子裡觀賞風景,實在是心曠神怡。單德昌再次從儲存的資料中找到一張珍貴的合影照片,那是1982年戴維·哈同的後人從國外來上海尋訪長輩住過的地方時拍攝的,地點就在小洋樓的陽光房前。我看見合影裡有少兒社的老編輯劉崇善,便讓他辨識,他立刻回想起來,說他曾將那天接待的情況寫成報道,發表在《新民晚報》上。對我來說,這張照片最為重要的價值在於證實了曾置於門前的古代石雕不是石獅子,而是那對贔屓,當然,由於年代久遠,的確面目模糊了。

贔屓者,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之九子之一也,是一種祥獸,也稱龍龜,外形似龜,善馱重物,多用以馱負碑礎,寓意經久不衰,其文化涵義則是象徵長壽吉祥。我請策展設計方將石獅子改為了石贔屓。我想,我們還原歷史,是為了尊重歷史,認識歷史——我們是從過去走來的,我們還要向未來走去。(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