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劉備為何從來不用?三國史料用五個字就給出了答案

2022-12-29由 半壺老酒半支菸 發表于 畜牧業

木牛好不好

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現在想來,似乎應該跟軍用“機器大狗”差不多。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在沒有內燃機也沒有蓄電池的後漢三國年間,這些運輸機械是靠什麼驅動的?

木牛流馬動力來源是一個謎,但是我們細看三國史料,還會發現木牛流馬中還藏著更大的問題: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劉備帶兵打仗為何從來不用?這是諸葛亮藏著不肯獻出來,還是劉備認為那玩意兒根本就沒用而不屑使用?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劉備為何從來不用?三國史料用五個字就給出了答案

諸葛亮用木牛流馬運送軍需物資,在《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中是有明確記載的:

“建興九年

(公元231年)

,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

據《漢晉春秋》記載,建興九年的祁山之戰,司馬懿被諸葛亮打得一敗塗地,魏延、高翔、吳班戰後報功,共斬獲甲首三千級,繳獲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

祁山之戰諸葛亮雖然打贏了,但並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就因為糧食吃光而撤軍了:

“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建興十二年的祁山之戰,諸葛亮還是缺糧:

“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劉備為何從來不用?三國史料用五個字就給出了答案

諸葛亮兩次出祁山伐魏,先用木牛,後用流馬,都沒有解決糧草不濟的難題,看來這兩種“神物”並沒有那麼神奇,所以劉備在漢中之戰和夷陵之戰時都沒有采用木牛流馬。

按照正史記載,諸葛亮既沒有參加漢中之戰,也沒有阻止劉備伐吳。劉備和曹操在漢中相持不下,也出現了兵源和補給困難,坐鎮成都的諸葛亮在收到劉備緊急命令後,也有一絲猶豫,最後是蜀部從事楊洪喊出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口號,傾盡西川之力,才支撐到曹操退兵:

“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

(曹軍)

亡者

(逃兵)

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

漢中之戰陷入膠著,連婦女都被徵集其往前線運糧,如果真有木牛流馬,或者木牛流馬真有小說中描寫得那樣神奇,為何在漢中之戰時不用?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劉備為何從來不用?三國史料用五個字就給出了答案

小說中的木牛流馬,跟黃維一直鑽研的永動機有一拼:

“木牛流馬皆造完備,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嶺,各盡其便。牛馬皆不食水,可以輕運,晝夜不絕。”

李漁在評點《三國演義》時還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 今人云:‘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走得好。’想從此得來。”

毛宗崗反駁李漁:

“今有人要便宜著,諺譏之雲:‘又要馬兒不食草,又要馬兒走得好。’惜其未得孔明之法也。”

古人知道馬兒不吃草就跑不動,今人知道汽車不加油充電開不走,但是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卻能打破能量守恆定律,黃維不拜諸葛亮為師那真是太遺憾了。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劉備為何從來不用?三國史料用五個字就給出了答案

木牛流馬並不能解決糧草運輸困難,所以劉備棄而不用,我們細看三國史料,就會在《魏氏春秋》中找到答案,這答案很簡單,只有五個字:

“日行二十里。”

木牛流馬一天只能走二十里,而人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時十里,也就是說木牛流馬從早上晃悠到天黑,也只能走完人兩個小時的路程。這東西用在持久戰上或許可以,要是前線已經糧食緊張,木牛流馬用五十天走完千里路程,劉備已經餓成人乾兒了。

木牛流馬也能走快一點,但那有個先決條件:

“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

特行與獨行,半壺老酒看到了一種比較搞笑的解釋:“特”在古代指的是公牛,“獨特”本意是一頭公牛,後來才衍生出其他含義。這就是說,用牛拉著木牛流馬,一天能走能幾十裡,要是用羊拉,那一天就只能走二十里了——“群”字的本意,是一堆羊:

“羊性好群,故從羊。”

特與群不能完全從字面上解釋,羊拉車也不靠譜,我們只能理解為一頭木牛流馬走得快,一群木牛流馬走得慢,所以大批次運糧,只能多裝慢走。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劉備為何從來不用?三國史料用五個字就給出了答案

《三國演義》關於木牛流馬的描述也不是憑空臆造,而是出自東晉史學家孫盛撰寫的史書《魏氏春秋》:

“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按照孫盛的描述,木牛流馬怎麼看都像造型比較奇特的雙轅雙輪車,這在可能只有獨輪車的古代,也算一種進步了。

兵貴神速,木牛流馬四步才能走六尺,這速度無疑是有點慢了,劉備跟曹操爭奪漢中,跟陸遜戰於夷陵,諸葛亮都沒有用木牛流馬運送軍需,顯然不是藏著好東西不肯拿出來,最大的可能,就是當時還用不著——把天府之土打得民有菜色,那是劉備駕崩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劉備為何從來不用?三國史料用五個字就給出了答案

以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貞不渝,是不可能藏著木牛流馬設計圖秘不示人的,就連一發十矢的連弩,在諸葛亮改進之前的春秋戰國,也有很多人在使用了。《三國演義》說諸葛亮在南征時,也被把守三江城的“朵思大王”用淬毒的十發連弩射殺了不少將士。

現在對木牛流馬的猜測至少有三種:其一,造型獨特的獨輪車;其二,普通獨輪車;其三,人力四輪車。

這三種猜測均見於盛巽昌先生的《三國演義補正》,哪一種猜測更準確,半壺老酒也難以判斷,最後只好請教讀者諸君:諸葛亮發明或改進的木牛流馬以何為動力?如果木牛流馬真是一種方便快捷的運輸工具,為何在建興九年前和建興十二年後均無史料記載曾應用於實戰?